《大江大河3》:看懂宋運輝的兩個選擇,才明白楊巡被卸磨殺驢

2024-01-12     小雲晴朗

原標題:《大江大河3》:看懂宋運輝的兩個選擇,才明白楊巡被卸磨殺驢

宋運輝和小楊巡,都是從小山村裡走出來的。

宋運輝上過大學,而楊巡沒有,但他們在社會大學裡,需要交的學費,卻是一樣的。

宋玉輝改變了主意,決定不去國昊廠,而是留在彭陽廠,只要能夠完成竹胺的研究,就可以讓廠子起死回生。

宋運輝有自己的私心,他不想當一個逃兵,他要爭一口氣,證明自己就是有能力,把一個落後的小廠子做大做強。

沒有他宋運輝,就沒有東海化工廠的今天。他的貢獻,不應該只是馬保平的一句「功不可沒」。

宋運輝的「出爾反爾」讓路小第很生氣。但最後,他還是作為朋友,幫宋運輝向部里做了申請。

路小第給宋運輝帶回來了兩個選擇。第一是帶著科研團隊,到另外的企業繼續研發,會有投入的保障。

第二是給他一年的時間自行研發,不提供任何資源投入,所有問題自己解決,包括廠子的日常經營所需。

宋運輝毫不猶豫選擇了第二個,但是他不知道,兩個選擇對於路小第來說,其實是一樣的。

宋玉輝請求路小第幫忙的時候,說過自己需要兩年的時間,但是最後路小第,只要到一年。

這是一個很微妙的時間,大機率最終成果還沒有出來,但能不能成功,已經能有個準確的結論。

所以,這兩個選擇,真正的意思是,第一現在帶著你的研發團隊,到國昊化工廠來,給你投入經費。

第二,你自己先折騰一年,一年後有個大概的成果,廠子也基本掏空了,等著被國昊廠收購合併。

反過來,如果一年後研發徹底失敗了,那你就別再心有不甘,踏踏實實地到國昊廠來上班。

宋運輝的命運前程,早就被路小第,安排得明明白白。他很清楚宋運輝的能力,沒有把握不會隨便說出口。

他也清楚沒有資金支持,宋運輝只能變賣彭陽廠的設備,沒有了生產設備,即便產品成功,也只有被收購一條路。

宋運輝註定逃不出路小第的手掌心。只是路小第雖然算計了宋運輝,卻沒有對不起宋運輝,因為這對於宋運輝是最好的結果。

宋運輝做決定的時候,路小第就嚴肅提醒過他,彭陽廠只是一個縣級的小廠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人是這樣的,廠子也一樣。一旦彭陽廠真的做出了好東西,會被很多人盯上,首先就是縣裡。

到那個時候,宋運輝大機率是要重蹈東海廠的覆轍,在設備處置和工人安置問題上,落一個「功不可沒」。

然後被一腳踢去不知道哪個小破地方的廠子,繼續發揮自己,把一個小廠子做大做強的本事。

所以,與其便宜其它人,不如便宜路小第,至少路小第不會虧待宋運輝。

宋運輝是無奈的,卻也是幸運的。至少他遇見的是路小第,小拉有自己的私心,但對宋運輝並不壞,而楊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和梁思申合作之後,因為外資光環的加持,楊巡做事情比以前便利了許多,這讓他格外重視這層關係。

所以,當梁思申的堂哥梁凡,向他伸出合作的橄欖枝的時候,楊巡急不可耐地抓住了機會,成為了安置工人的顧問。

只是他沒有想到,梁凡一開始承諾的五十萬安置費,只剩下不到一半。楊巡成了工人眼裡的吸血鬼,梁凡在領導面前的擋箭牌,里外不是人。

梁凡要的從來不是楊巡的能力,他是上流社會的體面人,要注重社會形象,有些不體面的事情,就需要有人替他們去做。

楊巡心有不甘,但也確實得到了些好處,只能是硬著頭皮撐下去,只是他沒有想到,梁家的手段還沒有結束。

轉眼間,梁思申和楊巡合作的購物中心,已經建設了大半,一切都已經步入了正軌。這個時候梁父卻忽然提出查看帳本,一查果然有問題。

梁父要抽走投資,還要對楊巡嚴肅處理,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直到楊巡快要崩潰了,他才終於鬆口,提出收購楊巡的股份,楊巡退出項目。這哪裡是大發慈悲,分明是圖窮匕見!

楊巡有錯嗎?楊巡當然有錯,但這個事情,真的需要這樣子處理嗎?楊巡其實並沒有真正損害到梁思申的利益,他只是習慣了以前,不規範做事情的方式。

梁父是有社會閱歷的人,他不知道楊巡是這樣的人嗎?他當然知道,不然也不會那麼有把握,直奔財務室查帳,他是有備而來。

既然知道,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阻止梁思申和楊巡合作呢?原因和梁凡選擇楊巡合作是一樣的。

前期的籌備,可能需要一些非常規,或者說不體面的手段,也可能不需要,總之先讓楊巡頂上去,而現在到了可以卸磨殺驢的時候了。

梁父早就盤算好了,否則也不會在幫宋運輝解決貸款的時候,忽然說一番莫名其妙的話,讓宋運輝多教教梁思申,不要被人欺瞞了。

這其實就是在為後面動楊巡做鋪墊,讓宋運輝不好開口,替楊巡求情。

楊巡也好,宋運輝也好,本事再大,依舊是「小人物」,不同的是宋運輝稍微幸運一些,路小第還是拿他當朋友的,而楊巡在梁家人眼裡還不夠資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4eb9c0da6bfc307cadfd357676e0b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