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草莓死苗的根源了!重茬地這樣消毒和改良才是上策

2022-05-12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終於找到草莓死苗的根源了!重茬地這樣消毒和改良才是上策

這一季的草莓生產基本都已進入尾聲了(雲南高海拔地區還有部分四季草莓),換茬期進行拉秧清棚,也是做土壤改良消毒的最佳時期,現在很多莓友重視土壤的改良和消毒,每年都進行一次,土傳病蟲害發生機率明顯下降,而且植株生長旺盛,產量也大大提高。

土壤發紅,長青苔

由於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我們棚內的土壤很多都是呈酸性,鹽分超標,最明顯的就是土壤發紅,長青苔,板結不透氣等,後台總有朋友留言問,我的苗子葉子怎麼發黃了,發紫了,苗子種下後不怎麼長了,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歸根到底其實就是土壤出了問題。

土壤偏酸和偏鹼的害處

1、降低土壤養分有效性

磷的有效性明顯受酸鹼性的影響,當pH值超過7.5或低於6時,磷、鐵、鋁形成遲效狀態難以吸收利用。酸性土壤中鈣、鎂、鉀特別容易流失。鈣、鎂在強鹼性土壤中容易固定植株沒法吸收利用,其它一些微量元素在鹼性土壤中一樣不易被植株利用,我們在鹼性土壤中常見植株葉片缺素髮黃。

2、不利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破壞土壤結構。

3、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土壤微生物一般適宜的pH值是6.5~7.5之間的中性範圍。過酸或過鹼都嚴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影響土壤養分的轉化和供應。

那麼今天就來說一說有哪些好的解決方法。

1、酸性土壤怎麼辦?

近年來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棚內土壤酸化嚴重,雖說草莓喜微酸性土壤,但是過低的PH值也不適宜草莓的生長,如果是酸性土壤,施入生石灰既可以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病菌及線蟲,還可以迅速改變土壤PH值。一舉兩得

因石灰是強鹼性,不可施用過量,在使用前應當先測一下土壤PH值,用量一般要根據土壤PH值來決定。如中性至弱酸性土壤40-70公斤即可,輕酸性土壤一般畝施70-90公斤左右即可,重度酸性土壤也不可超過150公斤。防止過量使用使土壤PH值由酸變鹼,影響下茬草莓的生長。

使用方法:清棚破壟後可每平方米土地撒生石灰0.1~0.2公斤左右,然後旋地翻土至少20-30厘米深。隔天可再深翻一次,儘可能使石灰與土壤均勻混合進行,然後澆水,保持土壤水分到60-70%左右(也就是土壤用手握成團,鬆開後就立馬散開)悶棚。

生石灰改良

2、鹼性土壤如何做?

可以用硫磺粉調理一下,每平方米土地用50克硫磺粉,翻一下土,澆水,然後測一下有沒有降低鹼性,沒有就加量,降到6.5左右就行。

在肥料施用方面儘量少用或不施用鹼性肥料,如碳銨、草木灰等。應當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過磷酸鈣、硫酸鉀、磷酸二銨、腐殖酸性肥料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鹼性土壤消毒最好不要用石灰氮或是生石灰。

高溫悶棚

以上是酸鹼土壤的改良法,下面我們在看一下生產上常用的幾種土壤消毒方法:

第一個化學藥物,如棉隆,威百畝等,成本來說威百畝成本低一點,隨水滴進去,破壟,璇地放水悶棚。

第二種是太陽能高溫悶棚,利用夏季高溫密閉棚室,保持棚內高溫高濕狀態25-30天。用高溫殺死病原微生物。

第三種休耕輪作,和玉米,高粱,水稻等秸稈作物輪作。

以上三種消毒方法無論是酸性土壤還是鹼性土壤都適用。

最後無論時鹼性土壤還是酸性土壤,在消毒處理後都應增加有機肥的用量,每畝2000-4000公斤,同時要注意補充有益微生物菌,可在定植前撒施或定植後隨水沖施來補充有益菌。

有機肥能夠補充土壤中的各類養分元素,改善根際環境,能減少養分固定,提高養分的有效性 有機肥含有許多有機酸、腐植質酸及其他羥基類物質,它們都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能與許多金屬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可防止土壤對這些營養元素的固定而失效,可防止植株生長過程中發生缺素。

豐富的有機質還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增加土壤團粒結構,從而使土壤疏鬆,減少土壤板結,有利於保水、保肥、通氣和促進根系發育,有機肥腐解後,為土壤微生物活動提供能量和養料,促進微生物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產生活性物質能促進植株的生長發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483717c97854675a68d799c2a49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