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式雙35自行高炮該車研製始於1979年(當時暫稱AWX),1982年完成部件試製,1984年初製成第一輛樣車,研製廠商是三菱重工業公司和三菱電機公司。1984~1986年度進行各種試驗,1987年正式定型,命名為87式35mm自行高炮。同年採購4輛,每輛16億日元。該車裝備機械化防空部隊,用以替換美製M15A1、M42自行高炮。該車最初考慮採用61式坦克底盤,因機動性不足,採用了74式坦克底盤。
該車裝有新型炮塔,炮塔上裝備兩瑞士厄利空-比爾勒(Oerlikon-Buehrle)公司的KDA式35mm機關炮,射速為550發/min。攜帶300多發榴彈,20發穿甲彈,配用由雷射測距儀、數字式計算機、光學跟蹤儀、雷射夜視儀等組成的新型火控系統。在炮塔後頂部裝有全天候搜索和跟蹤雷達系統,跟蹤雷達上並列裝有電視攝像機。車體內裝有輔助發動機,用以驅動液壓裝置和發電機。乘員有車長、炮手和駕駛員共3人,車長和炮手位於炮塔前半部,並有1個向後開啟的鉸接式艙蓋。炮塔內裝有朝前的瞄準鏡,它的兩側各裝有2個固定式觀察潛望鏡,炮塔前部兩側各裝有電操縱的3具一組的煙幕彈發射器。
機動能力強。採用74式主戰坦克底盤,有較強的越野能力和較快的機動速度,能夠對機械化部隊作戰提供有效掩護。
自動化水平高。實現了跟蹤、搜索、處理、射擊、保障一體化,有單車作戰能力,火力反應速度快,對於 2M速度的空中目標,從發現到開火僅4秒。採用了雷達跟蹤與光學跟蹤重複配置,可在多種條件下招待火力掩護任務
射速高,精度高。火炮配備有初速測量裝置,殲毀率較高
炮管外置,射手受影響小。
採用瑞士KDA35毫米口徑機關炮,身管有縱向散熱槽,炮口配備炮口初速測量裝置。
兩身管位於炮塔兩側,炮塔前部呈方形,位於車體中前部,炮塔後端依次配置了圓形跟蹤雷達和棒狀搜索雷達,搜索雷達支臂向後上方托舉跟蹤雷達。而德國雙35獵豹高炮的圓形跟蹤雷達位於炮塔前部,這是兩種火炮外形最大的區別。
採用74式坦克底盤,兩側配置了5對大直徑負重輪,無托帶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3a6aec4f5478223fcdeb9099a23d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