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暖心故事 | 高陵區:困難群眾志不窮 勠力同心抗疫情

2020-02-02     國際在線陝西頻道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困難群眾成了不少人最放心不下的掛牽,大家贈送物資、消殺病毒、噓寒問暖……讓其倍感溫暖不覺孤單,心懷感恩,他們選擇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1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高陵區通遠街道東張市村,村支部書記岳敏正在指導對困難群眾庭院進行消毒清潔,這已經成了岳敏每日的規定動作。"為了做好睏難群眾的防疫工作,村上除了做好日常清潔消殺,還給貧困戶配發了口罩、消毒液、手套等防疫物資。"岳敏說"幫扶幹部也會堅持每天給貧困戶打電話宣傳政策,詢問需求,解決問題。"這樣的關懷在高陵不勝枚舉。

"真的非常感動,大家給我們送這送那、噓寒問暖,讓我很暖心。"東張市村貧困戶張希罕激動地表達著心情。張希罕因家庭貧困被安排到村上做保潔,維持生計,儘管生活困難,卻是個熱心人、勤快人,也是個犟人,得知村上招募防疫員,就立馬找到岳敏:"書記,多少給我安排個事讓我干,看大家都在忙,我也想出分力!""希罕特別執拗,有時候她感冒讓她回家休息,轉個身就上路上做保潔消殺,罵都罵不回去。"岳敏告訴記者。

說到主動請纓的困難群眾,岳敏還向記者提到了一個人羅成,羅成是高陵灣子衛生院收費室的一名公益專崗人員,因母親生前身患重病,導致家庭陷入貧困。疫情發生後,聽說村裡要入戶監測外來人員體溫,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只要一下班,就立即投身監測隊伍。"看著大家都在忙,我不能閒著,大家幫了我們太多,就想多做點事報答。"羅成說。

對於羅成的做法,父親羅奎聖覺得應該但還不夠,羅奎聖妻子去世後,為維持生計,在馬家灣一洗滌廠上班打工。31日下午,他來到東張市村村委會,從口袋掏出準備好的200元現金,交到村會計手中:"你也知道我這日子緊,這200塊錢,算我的一點心意,別嫌少。"話音未落已走出了村委會。

文奇娃是高陵區鹿苑街道銀王村的貧困戶,平時生活拮据,靠著扶貧小額貸款,承包土地種糧維持生計。疫情發生後,他毫不猶豫地貢獻出了自己的三輪車和消殺器械,並主動請纓加入消殺一線工作隊。"讓我來,我有工具,也能幹。"文奇娃態度非常堅定。一開始他主動承擔了全村的消殺工作,村上後來考慮到他任務太重,就進行了工作調整。"事實上,調整後奇娃只負責1個自然村的消殺工作,但只要忙完自己的活,就主動幫助其他人消殺"。村支部副書記程建峰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到村裡群眾自發籌款助力疫情防控時,文奇娃主動攜妻子為抗擊疫情捐款220元,表達著"被關懷者"的關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2iSA3ABjYh_GJGVsK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