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源數據和演唱會成績不匹配,張傑的成功,無非有著三點原因

2023-08-09   論音娛

原標題:音源數據和演唱會成績不匹配,張傑的成功,無非有著三點原因

看了一個帖子,聊了當前華語樂壇的男歌手和女歌手的數據。

筆者反而注意到的是,張傑的音源數據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而答主自己也說了,張傑、五月天收聽數據只有300W,但是演唱會的成績卻遠比排名靠前的部分歌手高很多。

這裡其實就可以看出,當前演唱會市場,歌手的音源數據和演唱會成績很多時候並不一定是匹配的。

比如說張傑,目前的張傑在內地演唱會市場處於頭部位置,但是他的音源成績卻稱不上是頭部,只能說是比較靠前。

而張傑的成功,在我看來其實有著以下三點原因

01.音源數據穩定分布

音源數據在更多時候其實只起到了輔助作用而非絕對,一個歌手的音源數據應該是較高的,但是同時,歌曲的出圈度也應該非常高才行。

張傑如今的很多老歌音源數據其實並沒有各位想像中那麼好。

比如《天下》,大家認知里這首歌曲應該是大爆款,但實際收聽目前只有7004人。

歌曲收聽人數並未突破2W+,但是其實際影響力卻極高,我們在演唱會現場往往能夠看到萬人合唱。

再說《逆戰》,歌曲的數據只有1354人,然而歌曲的實際影響力是多少呢?我想但凡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朋友或多或少應該都會唱這首歌曲。

張傑的音源數據目前並未集中分布在一首歌曲上,而是大多數歌曲都有著足夠量的聽眾在聆聽,同時歌曲本身在曾經已經爆紅過。

體育場演唱會,本質上還是靠著路人支撐,即使歌曲現如今收聽不算誇張,但是路人是樂意買單的。

02.唱功穩定

唱功是演唱會營銷中被很多人忽略的一點。

如果歌手的唱功不夠出色,那麼就意味著飯拍視頻的可營銷點減少,而當前部分歌手由於缺乏唱功,演唱會熱搜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飯拍視頻的影響是較大的,分享式傳播可以讓一個短視頻實現數據爆炸。

無論林俊傑還是張傑,兩位歌手的唱功都讓他們的演唱會成績提高了非常多,當然這裡說一個個人觀點:唱功屬於錦上添花,在沒有足夠多的作品支撐的情況下,即使擁有了高超的唱功,也很難有好成績。

03.早期積累

2018年張傑才開始正式全面邁入體育場,2016-2017都屬於體育館選手。

但是各位或許不知道,張傑從2008年到現在,基本上差不多隔一段時間就會開始舉辦演唱會,這個策略不知道是誰為他定的,但是轉變確實是從2016-2017開始的。

那兩年,張傑「我想」世界巡迴演唱會總共開了25場,遠遠超過了之前的場次。

之後的2018-2019則是足足開了17場,這一年是全面體育場。

現如今的張傑,是最有希望突破自己的,唱功正是巔峰,當下路人好感度也足夠高,能夠在大城市連開。

所以其實觀察很多歌手後就會發現,只要歌手一直在進步,那麼慢慢從體育館一步步走到體育場並非不可能。

最後,大家可以猜一下,今年張傑會舉辦多少場演唱會。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並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