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分」確定了,煩惱也來了
4月起,電子煙監管試點工作正式在廣東惠州、福建廈門鋪開。4月3日,有部分惠州的電子煙商家收到了煙草公司運送的第一批貨,並拍照記錄下這一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
相關資料顯示,電子煙監管試點工作將一直持續到6月底,換句話說:6月份之後,電子煙相關監管新政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留給行業的「緩衝期」很短暫。
近期,很多非試點城市的電子煙商家也都想了解,監管試點、試行規定對於商家經營的真實影響。至於廣大的電子煙民,則更關心「口糧」的供應及價格走勢。
目前,惠州與廈門的電子煙監管試點工作已經步入第三周,參與試點的商家經營情況如何,是否給其他城市打了一個「樣板」?在商家眼裡,未來電子煙行業的前景又將出現哪些變化?
電子煙有「名分」了,商家卻喜憂參半?
「已經跟煙草公司拿了兩次貨,價格和之前是一樣的。」
璐璐是惠州大亞灣一家「悅刻」電子煙的加盟商。從四月開始,作為第一批電子煙監管試點的商家,她開始向煙草公司下單、拿貨。發現貨源「銜接」順利,拿貨價格穩定之後,她也打消了此前的一部分顧慮。
兩年前電子煙「斷網」後,幾乎所有品牌都開始布局線下實體門店。與不少線下的加盟商一樣,璐璐也是在一年多前涉足電子煙線下零售業務,「電子煙這東西是很難戒的,加上電商不能賣,當時我以為開店會很賺錢。」
但在之後的日子,她見證了電子煙監管的逐年收緊。尤其在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正式將電子煙納入煙草管理範圍之後,有不少電子煙商家都認為,這個行業快黃了。
從今年開始,她周圍有一部分看不到前景的加盟商,都陸續退出了行業。而像璐璐一樣繼續經營的商家,似乎也心裡沒底,「直到試點的消息發布,煙草公司開始摸底了,我心裡才踏實了點。」
她向懂懂筆記透露,目前正式由煙草公司統一供貨,意味著電子煙的身份將不再模稜兩可,而是作為一類正規煙草產品,得到了國家煙草監管部門的充分認可。「之前有行業解讀,說電子煙要取締和消失,真的好嚇人。」如今,煙草公司統一向加盟商提供產品,一些過度的解讀、傳聞自然也不攻自破。
璐璐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在電子煙行業的至暗時刻撤櫃離場。如今,她也算見證電子煙得到正式認可的重要時刻,成為了監管試點中的一員,「跟煙草公司拿貨,按需下單、簡單扼要,沒有以前經銷商的套路了。」
只不過,和許多加盟商一樣,璐璐一方面希望行業監管試點成功,還電子煙一個「名分」,有利行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試點太順利,害怕新的經營授權、供貨模式會全面鋪開。
「你知道嗎,很多傳統煙酒行已經在觀望,要分電子煙一杯羹呢。」
璐璐無奈地說道,以往電子煙屬於電子產品,煙酒行要銷售電子煙,需增加營業執照許可經營範圍。可如今,電子煙屬於煙草製品,煙酒行理論上是可以拿貨銷售。
一旦打破了電子煙、傳統香煙間的授權邊界,行業競爭或將變得激烈,她覺得這對於電子煙加盟商、專營店顯得很不公平。
「畢竟相比電子煙商家,傳統的社區煙酒行擁有大量存量煙民,轉化電子煙消費似乎更容易嘛。」璐璐甚至擔心,煙酒店鋪會利用距離優勢,搶走專營店的客戶,「我建議電子煙、香煙兩張證,分開授權分開經營,才能良性發展。」
可見,電子煙監管試點為電子煙「正名」,讓電子煙商家有了經營下去的希望。但與此同時,商家也開始擔心要面臨著新的行業競爭、新的挑戰。
那麼,這些擔心是否是杞人憂天?
試點打破了品牌「排他」限制
「現在試點期間,悅刻、柚子、小野品牌的電子煙都能拿了,我覺得是好事。」
阿沁在惠州惠城經營著一家「YOOZ(柚子)」體驗店。她告訴懂懂筆記,目前監管試點的電子煙品牌有三家,分別是悅刻、YOOZ、小野,商家可以自主、自由地選擇拿貨的品牌。
因此,自從監管試點開始之後,她除了訂購YOOZ的產品之外,還搭配了一部分悅刻的產品嘗試著銷售。在她看來,相比另外兩家電子煙品牌,悅刻的市場占有率最高,不妨試著賣賣看。
「因為拿了悅刻的貨,最近這兩周生意確實比之前要好一些。」阿沁坦言,由於店裡同時供應YOOZ以及悅刻的產品,因此除了原有YOOZ的顧客光顧,也吸引了一些悅刻的顧客就近購買。
相比經營單一品牌電子煙的時期,目前店裡單日的營業收入,大約有 20% 左右的增長。同時,由於監管試點允許商家拿貨時混搭品牌,企業也不能以「排他」原則,限制商家去「遵守」加盟的規定。
可見,對於加盟小眾電子煙品牌,以及銷量有限、顧客有限的商家而言,拿貨時可選擇搭配主流品牌產品,無異乎是「雪中送炭」。此舉提振了店鋪低迷的經營收入,擴張了新用戶群體。
同樣,拿貨時混搭品牌的也不只是經營小眾品牌的商家。在廈門集美經營一家「悅刻」電子煙體驗店的Joe告訴懂懂筆記,他最近也拿了一些YOOZ、小野的電子煙產品,搭配著銷售。
「誰會嫌錢賺得多嘛,我也想看看能不能開拓下柚子、小野的顧客咯。」自從他將「店內有售YOOZ、小野」的手寫燈牌掛在體驗店外,每天也都會有YOOZ、小野的用戶上門光顧。習慣購買單一品牌電子煙的顧客,甚至會購入店裡其它品牌的小煙嘗鮮。
這對於加盟頭部品牌且銷量不錯的電子煙體驗店而言,也是一筆意外的小收入,監管試點打破了拿貨的「排他性」,可謂是「錦上添花」。
Joe向懂懂筆記透露,一開始他認為電子煙行業監管政策收緊,勢必會影響到零售終端的經營。但從目前試點的情況看,新政對於商家、終端體驗店的實際影響並不大。「混搭拿貨」打破了品牌壟斷,相關生產企業或將面臨新的競爭與洗牌。
與此同時,隨著監管試點深入,加上電子煙國家標準將於 10月落地,試點城市的電子煙體驗店也開始「未雨綢繆」了。
漲價疑團再起,商家滿倉囤貨
「傳聞電子煙要漲價,應該是空穴來風哦。」
廈門湖裡一家電子煙門店的經營者小鍾告訴懂懂筆記,去年底,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正式將電子煙納入煙草管理範圍之後,周圍的不少商家、經銷商便開始猜測,條例一旦實施,電子煙將會迎來漲價潮。
他認為:納入煙草管理範圍之後,電子煙極大可能將會由煙草公司向終端零售商家供貨,取代每個區域、城市,各級品牌的代理商,但是其中的管理費用、分銷成本並不會因此減少。
「而且納入煙草監管範圍,電子煙還面臨著一個稅收的問題呢。」小鐘錶示,電子煙原本屬於一般電子消費品,徵收的稅率也相對較低,若開徵煙草消費稅的話,稅率很可能會達到40~45%。
換言之,電子煙商家向煙草公司拿貨的價格,可能會隨之上漲。畢竟,國內煙草消費稅的徵收主要在香煙製品的生產、批發環節,「我覺得電子煙拿貨價、零售價上漲,估計只是時間問題。」
小鍾透露,儘管目前試點城市煙草公司供貨的價格仍未上漲,但商家都有共識,若試點成功、監管全國鋪開,電子煙開徵消費稅後引起的漲價,也在所難免。
因此,包括小鍾在內的不少商家都趁著目前煙草公司供貨價格平穩,開始大量囤電子煙及煙彈產品。小鍾甚至為了大量囤貨,還四處去籌措資金,「現在大家都是滿倉拿貨,一旦漲價了,就能小賺一筆。」
除此之外,10月1日實施的電子煙強制性國標,規定電子煙不得有煙草以外的口味,也使得很多商家趁機囤積煙彈,尤其是具有「果味」的煙彈產品。
有試點城市的電子煙商家向懂懂筆記透露,由於目前試點的規則,只規定關閉試點城市品牌經銷商的供貨渠道,並不回收商家的庫存,因此商家之前囤積的口味煙彈也開始惜售。
更有甚者,由於目前訂貨量限制的原因(據悉惠州煙彈訂貨量最高為1000盒,每款口味最多20盒;廈門訂貨量最低為每款5盒,悅刻、小野最高20盒,YOOZ最高30盒),因此部分商家在囤積口味煙彈時,都是以個人的名義,從周邊未試點的城市經銷商那裡去拿貨、串貨。
這種現象,導致手握大量現貨的經銷商在全國監管鋪開之前,出現了出貨量加大,庫存壓力驟降的現象,也使得更多「果味」煙彈產品呈現出囤積、囤貨問題。
【結束語】
可以說,目前電子煙行業啟動監管試點,對行業內的商家而言反而是件好事。監管政策落地,意味著電子煙的「身份」塵埃落定——只要符合強制性國標的產品,均可在煙草監管範圍內合法銷售。只是在試點推動時期,行業內的一些問題甚至亂象需要各方警醒,不要因為一些「短見」影響電子煙行業步入良性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