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設計總執行劉平云:為了胖胖的「冰墩墩」,我瘦了十幾斤

2022-02-08     中國網

原標題:「冰墩墩」設計總執行劉平云:為了胖胖的「冰墩墩」,我瘦了十幾斤

中國網2月8日訊(記者王冉)「真沒想到『冰墩墩』會這麼火。最近很多親友都問我還有沒有『冰墩墩』,還有人請我給他們買到的『冰墩墩』簽名。」2月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設計總執行、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劉平雲副教授在接受中國網專訪時感慨。

隨著冬奧會的開幕,「冰墩墩」備受追捧,導致線上線下都一「墩」難求。對此,劉平雲笑稱:「現在連我們也沒有存貨了,早知道該多買一些!」

親善大使「冰墩墩」寓意三種「溫暖」

自2019年9月17日正式亮相以來,「冰墩墩」就受到了各界關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認為「冰墩墩」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特色,將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親善大使。

劉平雲認為,「冰墩墩」的形象之所以能引起全球共鳴,是因為它寓意著三種「溫暖」。一是以冰糖葫蘆的糖衣為原型的冰晶外殼象徵著甜甜的溫暖;二是彩色的冰絲帶在視覺上打破了傳統熊貓所呈現的較為單一的黑白效果,帶來了色彩上的溫暖;三是「冰墩墩」手掌心裡的愛心寓意和平、希望,是中國向世界傳遞的充滿和平希望的溫暖。

2月5日晚,中國短道速滑隊勇奪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首金。獲獎運動員獲得專屬定製「冰墩墩」再次掀起全民求購「冰墩墩」的熱潮。劉平雲告訴記者,獲獎運動員專屬定製「冰墩墩」花環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歲寒三友」,因為『歲寒三友』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底蘊和冬奧會所倡導的精神相吻合。「最終冬奧組委決定將松、竹、梅三種元素同時融合在一個造型花環上,象徵著運動員堅韌、頑強和富有生命力。」

從「盼盼」「晶晶」到「冰墩墩」:在傳承中創新

從1990年亞運會的「盼盼」,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福娃「晶晶」,再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冰墩墩」,中國主辦的這三大國際賽事吉祥物都使用了熊貓形象。劉平雲解釋說,有研究表明,相比長城、絲綢等中國元素,熊貓的國際認知度更高。「熊貓是一個文化符號,如何將歷史符碼和當下符碼相結合,在傳承中創新,設計出面向未來、與眾不同的熊貓是我們創作的難點。」最終,劉平雲團隊創新設計出了科技感滿滿的「冰墩墩」。

據劉平雲介紹,「冰墩墩」設計創新性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他們摒棄了手繪、水墨等傳統方式,運用三維技術進行創作,藉助科技的創作手法呈現出新的視覺感受。其次,他們把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扣到了「冰墩墩」的頭盔上,流動的色彩線條象徵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此外,「冰墩墩」整體造型像航天員,航天事業是一個現代科技事業,也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太空是無國界的,奧運會的理念也是想要打破國界,」劉平雲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積極從事航天事業也是在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團隊合作成就「冰墩墩」

在「冰墩墩」之前,劉平雲多次參與吉祥物的創作,比如,2010年為廣州亞運會創作的吉祥物「吉祥三寶」入圍十強,2019年為廣州亞洲美食節成功設計吉祥物「亞美」。「之前的創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的,而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是我們廣州美術學院14位老師和同學在曹雪教授的帶領下,經歷無數次修改之後的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劉平雲說,「我們的團隊合作體現了北京冬奧會『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口號。」

據劉平雲回憶,2018年10月組隊之初,團隊就在19天時間內設計出16件作品,其中3件作品從來自全球36個國家的5816件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十強,包括劉平雲的「冰糖葫蘆」創意,也就是「冰墩墩」的原型。這一設計的靈感來自劉平雲兒時的符號記憶,「我是江西新餘人,小時候對北方的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冰糖葫蘆。」隨後在北京冬奧組委的建議下,為了更好地體現中國形象,團隊將糖葫蘆替換為國際友人認同度更高的大熊貓,保留了「冰糖外殼」,從而完成了冰糖葫蘆到「冰糖熊貓」的轉變。

說起「冰墩墩」的創作過程,劉平雲感慨萬千:「冬奧會級別高,我們高度重視,每位成員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超負荷的工作強度。從一開始我們就和其他團隊一起競爭,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能否成功。每次送審,我們都擔心奧組委說,你們被淘汰了。」

創作期間,劉平雲還在澳門讀博。作為設計總執行,他有一段時間不得不在澳門和廣州之間穿梭。每天晚上10點從澳門下課回廣州,工作到凌晨2點再回家睡覺。第二天白天繼續工作,下午再返回澳門,周而復始。「為了這個胖胖的吉祥物,我當時瘦了十幾斤!」劉平雲調侃道。

最終,歷時10個月,經歷21次大的修改和無數次小的修改,以及多次在京封閉創作之後,「冰墩墩」正式成為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劉平雲說:「有無數次,我們都覺得到了絕望的邊緣,但又想,再堅持一下,萬一就成了呢。沒想到還真的成功了!」

「冰墩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一排中)、設計總執行劉平雲(一排左一)與其他設計團隊成員合影。

「冰墩墩」設計團隊工作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1d9ec99cec17746611774673e802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