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小孩子的父母可能聽過這樣的提問:「世界地圖上的蒙古國和我們的內蒙古有什麼關係呀?」甚至很多孩子以為蒙古國也是內蒙古的一部分。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蒙古國」的存在感確實有點低,被中國和俄羅斯兩個超級大國「夾」在中間,確實「尷尬」。
這不,蒙古國為了自保想要申請成為永久中立國,經過查閱資料,筆者看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永久中立國。
「永久中立國」,是指根據國際條約或被國際承認,在對外關係中承擔永久中立義務的國家,它起源於19世紀初,世界上第1個被認可的永久中立國是瑞士。截止到今天,世界近200多個國家裡,只有7個國家宣布為永久中立國,其中有些並沒有得到國際認可。
為啥要成為「永久中立國」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參與到他國的戰爭、經濟等糾紛中,比如當年拿破崙帝國覆滅後,歐洲戰勝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就把瑞士定為「永久中立國」。因為瑞士在法、奧、德、意等國家的中間,作為緩衝地帶最合適。
隨著時代的發展,瑞士作為中立國有了更多的保障,比如它的國土不受到任何國家侵犯;在國際戰爭中保持中立,誰也不幫誰也不害;當其他國家「吵架」,瑞士進行調解最合適。這也是其他國家拚命申請「永久中立國」的原因之一。
我們再來看「蒙古國」,它是一個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的內陸國家,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排世界國土面積第19名,但是蒙古人口很少,約320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經濟也比較落後,是亞洲貧困國家之一。
追溯蒙古國的起源,要回到公元前7世紀左右,蒙古族先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隨著時間流逝,他們不斷遷移,在蒙古人崛起之前,這片大地曾經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統治,公元11世紀,才形成了以塔塔爾為首的聯盟。
公元13世紀,出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他統一了蒙古諸部,把他們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才真正意義上變成了民族的稱呼。
後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368年又被明太祖朱元璋滅了,自此以後,蒙古又分裂成了多個部落,逐漸形成了3大部分: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東北三省的蒙古人稱為漠南蒙古,亦即科爾沁部;分布在今蒙古國境內的蒙古稱為漠北蒙古,亦即喀爾喀部,喀爾喀蒙古;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肅一帶的蒙古稱為漠西蒙古,亦即衛拉特部。
所以蒙古國和中國確實有分不開的關係,蒙古國一直擔心未來的某一天會被我國收回,或者被「樓上的」俄羅斯吞併,所以他們幾十年來為自保,要求成為永久中立國。但這基本是沒戲的。
第1個原因,蒙古國的實力太弱。就拿瑞士來說,它之所以能成為被國際認可的永久中立國,因為它的國力強大、經濟富裕,誰要是敢動他們,瑞士是不會客氣的。反觀蒙古國,2018年的GDP總計130.1億美元,2018年我國廣東省的GDP是9.73萬億元,大家自己感受一下。論國家實力,蒙古國是不會被國際認可的。
第2個原因,多個大國反對。比如遠在西方的美國,就不會同意,因為蒙古國是他們影響中俄關係最好的棋子,美國經常給蒙古國「送錢」,表示對蒙古國的支持。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不會白白對蒙古國那麼好。
綜上所述,蒙古國想成為永久中立國,基本是不可能的。
參考資料:《中國同蒙古國的關係》《蒙古民族的起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16b7d70280871286b948e7eaaa82c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