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高達的劇場版動畫,是導演對曾經的自己的告別

2022-06-15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這部高達的劇場版動畫,是導演對曾經的自己的告別

這部高達的劇場版動畫,是導演對曾經的自己的告別

最近,《機動戰士高達:庫庫魯斯·多安的島》上映了,與其他動畫電影不同的是,這部動畫電影在日本上映的同時就出了藍光碟。

國內的觀眾終於不用盼星星盼月亮,從各路海外社交媒體上隻言片語中「雲觀影」。

然而,《多安的島》卻並沒有像去年的《閃光的哈薩維》那樣讓粉絲們直呼「爺青回」。

目前,《多安的島》在豆瓣上僅有447人評分,評分也僅有7.8——許多短評明確表示,看在情懷的份上加了2星。

而在更加嚴格的bangumi上,《多安的島》僅僅只有6.4分,簡單地翻了翻吐槽區,比起豆瓣用戶,bangumi用戶的評論更加不留情面。

這部「高清重製版《0079》」為什麼沒能讓粉絲們買帳?我想,這主要是因為,這部動畫的製作者,從一開始就沒想討好任何人。

《多安的島》這部劇場版動畫是由《0079》TV動畫中的同名單集改編而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算是《0079》的「高清重製」。

不過,執導這部劇場版的並不是「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而是和富野由悠季合作的安彥良和。

而安彥執導的《0079》衍生動畫——從前幾年前傳性質的《GTO》,到本文提到的《多安的島》,本來就不為一部分《0079》粉絲所接受。

安彥的《GTO》系列漫畫,本質上是在為《0079》填坑,《0079》的設定鋪得太宏大,受制於當時的技術和工期,許多東西都沒能展現出來。

然而創作者的思路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畫《GTO》的安彥和做《0079》的安彥已經不是同一個人,《GTO》與《0079》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設定差異。

本文要討論的《多安的島》也是一樣的,就算只是為了將20多分鐘的動畫單集擴寫成100分鐘的劇場版,都得額外塞不少東西。

對於「原教旨主義」粉絲來說,這種破壞了《0079》原汁原味的改編本身就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我個人並非完全不能接受改編,《GTO》和《0079》對我來說是相輔相成的兩部作品,不存在高低之分。

然而,即使對於非原教旨主義粉絲來說,《多安的島》也有許多槽點。

在這麼多槽點中,要我選一個最想吐槽的,那肯定是這部劇場版中的戰鬥演出。

最開始,阿姆羅一行人接到偵查的任務後駕駛MS登島,此時,這些18米高的戰爭兵器的巨物感和機械感還很強。

沉重的腳步、略顯遲滯的動作、巨大的腳印,還有坐在駕駛艙里上下晃動的視角。

從多安偷襲阿姆羅開始,違和感就出現了。

我很難想像,一台和高達同樣巨大的扎古,怎麼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高達身後,阿姆羅沒察覺到就算了,高達身上那麼多傳感器全都失靈了嗎?

這種背後偷襲的戰術,完全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

此處尚且可以說,阿姆羅因為專心查看扎古的腳印,所以沒能注意到後背受敵,被多安偷襲成功。

那之後展現的一段吉翁與聯邦間的城市戰,則將這部劇場版中MS的重物感與機械感徹底拋到九霄雲外了。

首先我想吐槽的,就是這個被「爆頭」的吉姆。

除了極少數把駕駛艙裝頭上的MS,對於大多數MS來說,被爆頭只是主監視器炸了而已。

但這台吉姆被爆頭之後卻立馬脫力,好像全身能源都被切斷了,旋即爆炸。

《0079》阿姆羅駕駛的高達,最後在頭被打爆的情況下按照阿姆羅設好的程序,走到固定位置向天開槍,這才是MS應該表現出的性能。

這場戰鬥值得吐槽的地方還不止於此,不知為什麼,在這場戰鬥中,扎古的熱能斧似乎遠比各種遠程武器好使。

吉翁軍的精英小隊可以手持雙斧迎著吉姆的射擊,左右橫跳躲子彈,最後一斧頭給它拿下。

甚至還能把斧頭當投擲武器丟出去,同樣是命中腦袋就能讓對方的MS失去動力。

從觀感上來說,這場戰鬥根本就不像是正規軍MS小隊之間的巷戰,因為它既沒有MS的機械感,也沒有正規軍作戰的秩序感。

這更像是一群身穿吉姆和扎古皮套的斧頭幫成員間的街頭互毆,七步之外丟斧頭,七步之內斧頭又快又准。

而多安與曾經的隊友間的最後一戰更是完全不演了——這三個吉翁精英開著滿裝備的扎古,對上多安那一台缺乏整備、只有一把斧頭的綠扎古。

結果這三個嗯是要一個個地上來單挑,還把筒子炮和槍都丟了,點名要跟多安快樂近戰。

看到下面這個分鏡,你會聯想到什麼?這明顯就是兩個拿著武士刀互相換招之後的武士,這副畫面只不過是把武士換成了扎古,把武士刀換成了熱能斧。

這些精英一個個地送,最後好歹是用車輪戰磨垮了多安,多安的扎古握斧子的右手被削了,然後我們喜聞樂見地看到扎古用左手捂住斷掉的右臂。

接下來當然是阿姆羅開高達過來救場,這個登場方式——伴隨著激昂的bgm,隨著燈塔的燈光一閃,高達閃亮登場。

這登場方式不像是聯邦的白色惡魔,而像是奧特曼片場的巨大特攝英雄。

如果非要把這些MS擬人化、把高達超級英雄化也不是不行,至少「從一而終」,不要在一部片子裡雜糅兩種不同的風格。

在《0079》中的多安扎古的「丟石頭」、「馬步沖拳」等經典擬人化動作沒了,而以超級英雄姿態登場的高達,其實就在不久前還一腳踩死了一個吉翁士兵。

這種反常感,才是最讓觀眾繃不住的地方。

整部《多安的島》看下來,唯一讓我覺得對味的戰鬥演出,就是以吉翁士兵視角展現RX-78高達的這部分。

這一段真的是恐怖片的感覺了,被幕布蒙起的機庫里藏著一台機體,下面露出一雙紅色的腳。

掀開幕布的瞬間,高達的光束軍刀直衝駕駛艙而來,這段新奇的吉翁士兵第一人稱視角體驗,算是坐實了高達「白色惡魔」的名號。

相比本劇堪稱災難的戰鬥演出,我對它在劇情改編的意見倒沒有太多。

《0079》中的多安的島,是多安這個吉翁老兵帶著3個戰爭孤兒隱居在島上,結果因為還保留著扎古、被聯邦當成了吉翁留在後方的間諜。

劇場版為了充實劇情,把原本的「3個孩子」擴編成一個班級的人數,還給這座島加了戲——島上藏著吉翁的核彈。

《多安的島》中補全了阿姆羅在島上的日常生活——干農活、修水井、修電機……島上的孩子們也逐漸接受了他這個聯邦軍人。

由於核彈的存在,吉翁軍來這個島的理由也更加充分了——由於多安的妨害,他們失去了遠程控制這枚核彈的能力。

對他這個叛徒,他原本所在的小隊的隊員也和他有著私人恩怨,需要和他決一死戰。

《多安的島》將鏡頭更多地對準了這些島上的孩子,這些在戰爭中真正手無寸鐵的人。

在多安的保護下,這些孩子還能為了打翻羊奶而沮喪、還能期盼自己的生日。

他們甚至會在多安戰鬥的時候吶喊助威,多安的扎古在他們的眼中不是戰爭兵器,而是名副其實的超級英雄。

關於核彈危機,《多安的島》的解決方式也很浪漫:雖然吉翁成功將核彈發射了出去,但是引爆裝置已經被多安做了手腳。

核彈升空分離後,在大氣層外就爆炸了,遠處絢麗的核火花並沒有化為毀滅巴黎的火焰,反而成了慶祝孩子生日的焰火。

這一幕頗有點《倒A高達》中用高達干農活、甩乾衣服的鑄劍為犁感,比起《0079》本傳來說要溫柔太多了。

就連吉翁下令發射核彈的馬克貝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也大笑了幾聲。

由於這位將軍是出了名地熱愛地球文化歷史,恐怕他也是因為扎比家的命令才被迫來背這個發射核彈的黑鍋。

當他知道核彈發射計劃被破壞之後,這幾聲仰天長笑估計也是出自真心的欣慰之笑吧。

從表現形式來看,《多安的島》應該算是一部粉絲向作品——它沒有任何的背景介紹、人物介紹,相當於默認觀眾至少看過了《0079》或《GTO》。

但它為什麼沒能像一般的粉絲向作品一樣收穫粉絲們的認同呢?我想,這是因為安彥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討好任何人,包括粉絲。

這部《多安的島》,純屬是一部彌補他自己心中遺憾的作品。

《多安的島》原本是《0079》中的「外包回」,受限於工期原因,《0079》的主創們不得不將這一集交給外包公司製作。

即使在《0079》中橫向比較,這一集的製作水平也屬於欠費的。

安彥很喜歡這個獨立的故事,將其重製為劇場版多少有些彌補當年遺憾的意思。

根據安彥的訪談,「高達像英雄一樣登場,懲惡揚善」的畫面也是他一直想要做出來的。

所以,《多安的島》中許多被我,還有其他許多高達粉絲吐槽的戰鬥演出,並不是安彥不懂高達,而是他有意為之。

《多安的島》是安彥的《GTO》系列動畫的最後一部了,用這樣一部劇場版補全他內心中關於高達的所有遺憾,倒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觀眾也能看到高清重製版「我爸爸都沒打過我」,再拿這個梗笑阿姆羅50年。

也許最後受傷的,只有Sunrise的預算,但我們高達觀眾,向來是不在乎讓Sunrise和財團B虧錢的(笑)

或許正如一些評論所說,安彥的這部《多安的島》,證明了開創新時代的不會是老人,而安彥自己也步入了老人的行列。

不過,即使老人已經無法開創新的時代,我依然敬佩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為了年輕時的遺憾再度燃燒的這份「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