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我的上司是「馬屁精」,因我耿直的性格,最終只能選擇辭職

2022-03-15     老叄說娛樂啊

原標題:職場:我的上司是「馬屁精」,因我耿直的性格,最終只能選擇辭職

這算是我中年的第一次職場生涯自傳,進入這個公司,前後兩次。我以為會在這個公司工作到退休,最終,還是被「馬屁精」上司逼著辭職,一走了之!

一、就近進了本市最大的連鎖超市

我進的那家超市很大,有兩層樓,樓上樓下大概有2000多平方米。超市是屬於當地最大的一家連鎖超市的分店,因為地理位置算是在市中心,生意當時很紅火。

那個超市當時在當地有30多家大小不等的分店,分店還輻射到城市的下面縣城,和一些比較繁華的小鎮。那些年,超市生意很好做。老闆也是當地很有名的企業家,所以,公司的福利跟一些小的單位比起來,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但是,外面的人看著干超市工作,肯定是光鮮乾淨。其實,真的做起來,超市的工作比一般的工廠要累多了。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干超市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解讀,做超市的都是一些什麼人?

「大姐,你從今天開始,負責乾貨部吧!」

上班第一天,我被樓下的生鮮處長小張安排在

「乾貨部」(就是所有的散稱糕點零食和雜糧等等)。

我記得入職的日子是陽曆二月一號,是個很好記的日子。從那一天開始,我就跟著乾貨部的另外三個大姐一起,開始了超市上班的生涯。

二,入職滿了三個月,我就做了公司最小的領導

我本人為人性格耿直,喜歡打抱不平。脾氣急躁,跟人相處,就像一頭暴獅子一樣。恰好,我的星座也是

「獅子座」。

「刺頭。」

我的工作能力沒有人懷疑,這也是我入職三個月,就升了一級小領導的原因。

當時我那個直接上司,門店的生鮮處長小張,是我老家隔壁縣城的,是個比我小十來歲的年輕人。因為我做事認真,又喜歡動腦子,學習能力也算是比較強的。所以,在幾個同部門裡,我就被他提了做了乾貨部的小領導。

當年我那個領導,工作也是非常認真,是個眼裡只有工作,可以說是個有野心的年輕人吧!恰好,我也是差不多類型的人。所以,我在他下面做了整整三年的下屬。

當然,想把工作做好,也沒有那麼容易。大超市的各種部類商品的陳列,不是你想怎麼放,就怎麼放的。首先,整個超市的布局,有總部高層的專業人士設計。他們會根據商場的地理位置,內部的大小,以及商品部類占了商場多少份額為參考數據,再結合顧客購物的實際情況。最後,就會指定一個位置,這個地方給你賣肉,那個地方賣魚等等。

位置安排好,接下來就是要你作為一個領導,具體到一個商品應該放哪裡,位置大小,上貨要上什麼形狀,需不需要做些

三個月下來,我把超市裡基本的東西都學會了。比如怎麼訂貨,陳列,控制損耗等等。但是,雖然說學會了一些東西,但是想要做好,靠自己一個人肯定不行。

所有的這些都不怕,我們最怕的就是損耗。因為,我們補類很多東西都是小零嘴。很多顧客趁你不注意,偷吃一些東西,我們根本不知道。

記得我們每個月一次的盤點,損耗最大的都是賣得最貴的幾樣零食:散稱鴨舌,豬蹄,德芙巧克力,以及小雞腿等等。

我們每個月發工資,大部分都是按照你的銷售和損耗來發工資的。比如:你上個月的毛利潤太低,那工資不用說,肯定是門店工資最低的部門。銷售額倒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我在那裡第一次上班的三年中,生意一直都還不錯呢。

三,因私事辭職,後面第二次又進了原來的公司

因為,我們那個商場的銷售額,是那個連鎖超市裡,生意最好的一家。所以,平時我們基層的小領導工作表現 ,總公司那裡都有存檔的。

「大姐,你這次回來上班,就不要輕易辭職了。這次你回來,我把你調到蔬果課做領導。這個課的工作要累一點,也麻煩一點,但是工資高。真的搞不定,我會幫你的。」 小張對著來上班的我說。

就這樣,我就從原來的乾貨部調到了蔬果部。

所有做超市的人都知道,超市賺錢的是蔬果部,虧錢的也是蔬果部,吸引顧客進來的:更是蔬果部!所以,一個大的超市,蔬果部的毛利潤,可以占到整個超市的三分之一還多。但是,不會管理的話,虧起錢來,也是非常容易的。

雖然,在平時的工作中,處長小張會幫助我。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是我自己處理的。除非有的事情確實很棘手,或者我第一次碰見,無法解決。

記得有一次,那是我剛接手蔬果部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我在電腦上訂貨,不小心把當時比較貴的黃瓜多訂了十倍。就是不小心,把60公斤的數字,多輸了一個零,就是600公斤的黃瓜。

第二天,看著滿滿一個貨板的黃瓜泡沫箱,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因為,我們那個超市,所有的部類訂貨,都是一線的小領導自己訂。假如你訂多了,為了減低損耗,我們自己就要想辦法把多來的商品銷售出去。權利是大了,但是相對應的責任心也大了。

後來,我把一部分黃瓜放入了保鮮庫。一部分拉進賣場,降了一點價格,做大促銷處理!結果是:黃瓜的毛利降了不少,但是我們蔬果部那個月的銷售額增加了不少。兩項對沖,也算是持平。

那件事,給我在接下來管理蔬果部的工作上,帶去了很大的幫助。因為那件事,後來我訂貨都是電腦輸完,再仔細地審核。

蔬菜水果,每天的價格波動大,不小心,損耗也大。為了減少損耗,更是為了同事的工資有個大的提升,我是想盡了一切辦法。當然,效果也是非常的好。幾乎每個月,我們部門的工資是整個商場裡最高的。我的工資,除了店長和我的上司,整個商場我的工資算是最高的了。也因此,讓一些同事生了羨慕,嫉妒之心。

四,商場因為外部環境整改,人事大變動

2016年的秋天,離我們超市不到2公里的地方,也開了一家大的連鎖超市。不過,那個超市不是在地面,而是在公園的地下。

有了那個超市的衝擊,我們商場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差。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大環境的影響,我們連鎖超市的好幾個分店,都關閉了。因此,老闆也對總部的一些高層,做了大面積的人事調整。

門店開始整改後,我那個上司被調到總部,升職了。而門店的店長,卻因為為人比較老實,不會拍馬屁,也被調到城市的一個郊縣門店,做了店長。

在開張前,門店就調進來一個新的店長,而門店處長一職卻被撤銷了。那個新來的店長叫周正康,大概35歲左右,男性,初中文化。說話有點粗鄙,有點像小混混,跟新來的總經理是曾經的同事。也就是說:新來的總經理帶來了他自己的一個管理團隊。

從我見到那個新店長的第一眼開始,我感覺自己跟他就不得溜,好像兩個人前世有仇一樣。實際上不是,大家都是第一次見面而已。

那個店長為人囂張,門店一天到晚看不見人影。但是,那個人有個最厲害的地方,聽說最會拍馬屁。不然,總部那麼多大學生,都沒有調來一個來我們門店做店長的。

其實,開始我跟他根本沒有什麼衝突。因為,新店開張後,我還是做原來的職位。而那個新店長,對超市生鮮的很多工作根本不了解。所以,他也不敢隨便地在現場指手畫腳。但是,後來估計有兩次現場的員工反駁了他的指導工作。所以,那個新來的店長,就開始看我不順眼了。

「大姐,你的那些手下很厲害啊。只聽你的話,不聽我這個店長的話。」周正康看見我進了辦公室,冷著臉對我說道。

「店長,咋得了?誰惹你生氣了?」我一邊笑著回答,一邊坐到電腦桌前。

然後,周正康就把他碰到的事情告訴我,還說我管理有問題,員工的脾氣那麼大,為什麼門店員工只聽我的話,不聽他的話什麼的。

「哦,這樣啊,店長,現場的很多事情我們得要現場去處理。員工他們不了解的,要不我們現在就去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算了,我不管了,我只要你把現場管好就好了」。

就這樣,我跟那個新來的店長,估計就因為員工的回答,把我跟他的關係鬧得不怎麼愉快。但是,也是因為我這個人太自信了。總是以為,自己的能力在那裡,公司不會隨便開除我的。但是,還有一種方式,公司根本不會隨便開除人。他們那些比你高的管理人員,他們會用一種更隱蔽的手段,逼著你辭職。

收到這樣的電話,我第一時間就趕緊給我們的店長打了電話,發了微信。而在那時候,那個店長竟然從頭到尾不給我回信息,也不回電話。

我雖然在家裡隔離,但是每天門店的蔬菜水果訂貨都是我在訂。到十天以後,總部派了一個專門的人員,接替我的工作。

在這中間,我的幾個下屬,也因為住在小區里,為了隔離的事情跟我溝通。其中一個,現在已經接替了我職位的員工。估計從開始,她就挖了一個坑讓我跳進去吧!

那個員工比我小一歲,進超市不到兩年。但是,此人跟那個新來的店長是一個類型,就是很會做人,很會拍馬屁。她的成長,是我一手培養起來的。因為,我個人認為,拿著老闆的工資,就要為老闆幹活。我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不給公司培養人才。

就這樣,我前後培養了三個徒弟,就那個接了我職位的同事,最後逼著我辭職。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我在隔離期間,我那個店長對我不聞不問。而我那個徒弟問我:

「大姐,我們小區今天也要我們明天不要出來,要隔離,怎麼辦?」

那個同事說:「大姐,剛才我問了店長,說想要上班,明天就住在公司的宿舍。你說,我應該怎麼辦?我老公叫我不要上班,說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

最後,我把當月的工時做滿,就辭職了!

總經理說:「大姐,你的工作能力和為人我都了解了,大家對你的印象都很好。不好的話,我們生意最好的門店,不可能讓你做了這麼久的蔬果部領導。但是,你想要恢復領導的職位也可以,但是必須要調離這個門店,去另外一個門店。這個店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周正康是我的得力幹將,他的作用肯定比你的大。我肯定是調你走,而不是調他走。」

就這樣,我拒絕了總經理的挽留,辭職了。因為,假如不辭職,心裡的那口氣怎麼也咽不下去。何況,干超市好幾年,我也有點膩味了。不僅忙還累,生意越好,每天都要幫忙拉貨,卸貨,累得要死。

那時候,我兒子正好也在談戀愛。我心想,不到兩年,我也要帶孫子了。

現在寫這篇文章下來,心裡基本上沒有一點波瀾。估計是因為:人到中年了吧!假如我在辭職的時候,再年輕幾歲,我想,我不會輕易的下了辭職的決定。因為,年輕時候的我們,就是要吃苦,受氣。而已經卸下了養家重擔的我,那時候好像是真的不想受氣了。只想著怎麼讓自己,不要再去受氣。

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也就是:希望辭職的年輕人,多考慮一下後果。有時候一時的忍讓,能給你帶來更大的收益。

最後,希望友友們點贊,評論加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0d634a1dcc26c19608f6134e0e7de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