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生津麥冬驗方
麥冬又名麥門冬,為百合科植物麥門冬的乾燥塊根,草根有須,葉似韭菜葉,冬天並不焦枯,故名麥冬。一般以表面淡黃白色、肥大、質軟、氣香、味甜者為佳。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麥冬性微寒,味微苦,入心、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作用。常用於陰虛內熱、津枯煩渴、肺熱燥咳、痰稠氣逆、便秘等病症。現代研究認為,麥冬能改善老年人心臟功能,有強心、強壯身體之效;對胰島細胞和血管中樞功能有改善作用,還有消炎、鎮咳、祛痰、平喘、利尿功能。
腸燥便秘
麥冬、生地、玄參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冠心病心絞痛
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早晚2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及改善心功能均有一定作用。
鼻出血
麥冬、生地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鼻出血血色鮮紅者有治療作用。
尿路感染
麥冬15克,牛奶200克,白糖30克。將麥冬洗凈,入鍋內,加水1 000毫升,武火燒沸後,文火煎熬20分鐘,用紗布濾汁。將牛奶燒沸,同麥冬藥液混勻,加入白糖燒沸即成。每日2次服用,每次100毫升,具有滋陰清熱、利尿消腫的功效,對尿路感染有療效。
慢性胃炎
麥冬、黃芪各9克,黨參、玉竹、黃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糖尿病
蘆根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煎液,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用於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飲、心煩不寧,或見低熱,舌紅,脈細數。
急、慢性支氣管炎
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陰虛燥咳者。
文/王海亭 教授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03d93ffc5a435859744362cdea25e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