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高,需求大:「冷門農林專業」悄悄火了

2019-12-25     農視網


就業是人生大事。農林專業通常被視為「冷門」,但現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

浙江湖州一家生物種業公司負責人周經理,已經連續多年在農林水利類招聘會尋覓人才。

近日,浙江省2020屆高校畢業生農林水利類專場招聘會在浙江農林大學舉行,周經理髮現,除了傳統的農林企業外,這次還多了不少環境工程、寵物醫療和生物醫藥領域企業的身影。

不少企業給出了具有吸引力的薪資和待遇:

「6000月薪+年終績效+出國培訓」

「一年發16個月薪水」

「基本工資+車貼+房貼」……

企業在找什麼人?

企業開高薪

這類人才 搶著招聘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生物製藥、寵物醫療、鄉村旅遊等行業的興起,對新農科人才求賢若渴。

  • 招聘會上,多家企業表示,他們迫切需要具有農林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為了招到優秀的學生,不少企業給出了具有吸引力的薪資和待遇。

「只要專業水平過硬,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人才,工資待遇都不是問題。現在寵物行業發展形勢很好,對於優秀的獸醫人才,年薪20萬以上也很正常。」上海一家寵物公司經理表示,人才的供給跟不上快速發展的寵物業需求,現在做一個寵物醫生,很可能收入比給人看病的醫生還要高。

  • 也有的招聘人員表示,他們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農林專業知識,更希望他們還具有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同時會運營微信、會發抖音。

如何成為人才?

指路「新農科」

2019年4月,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13個部門在天津聯合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

這一計劃將於2019年至2021年間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提高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新農科」人才,培養方式有什麼不同?

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小龍蝦在餐飲行業風頭正勁。在有「稻蝦共作」傳統的湖北省,小龍蝦養殖成「井噴式」,席捲水田和池塘。那麼,種什麼品種的水稻更適宜小龍蝦生長,怎麼養殖小龍蝦會讓水稻品質更優?

以前,農學的研究者要麼專門研究水產,要麼專門研究水稻種植,較少研究這種涉及多個領域甚至跨界知識的市場需求。

2018年3月,華中農業大學成立「雙水雙綠」研究院,將水稻、水產;綠色稻米、綠色小龍蝦作為研究對象。師生會一同到基地現場研究小龍蝦生物學習性,進行科學選址和田間改造,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水質情況來定製專門的小龍蝦養殖方案。

今年是浙江農林大學開設新農科的第二年。以前,學植物保護的學生,不會接觸到動物專業的課程,但是新農科會學習農科的主要基礎課,同時強化了外語、數學、物理等課程學習。今年暑假,學生們赴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交流,在為期一個月的國際訪學中,除了語言和專業學習外,他們還參觀了加拿大現代化農場和林場,進行了先進機械的操作和培訓。

世界在變,社會在變,農業在變,高等農業教育也在變。

政策支持

投身現代農林業

隨著農業的天地越來越廣闊,現代農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很多學生的觀念也開始逐步轉變,有志於從事農林行業的學生不斷增加。

近年來,為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去創業,針對從事農林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經營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浙江省專門出台了省財政補助、優先安排扶持項目、優先申報職稱、免費保存人事檔案等各種形式的支持政策。

「從事新型農業,並不用天天下地幹活,主要做的還是新品種研究、現代農業管理、農業品牌建設等工作。」老家在貴州的應屆畢業生胡貝貝感慨,在浙江從事現代農業,可以領就業補貼,年收入可能比在城裡工作的同學還要高。


涉農高校是強農興農的「國之重器」,建設新農科是振興高等農林教育的重大戰略。

2019年,新農科建設已奏響「三部曲」:「安吉共識」從宏觀層面提出了要面向新農業、新鄉村、新農民、新生態發展新農科的「四個面向」新理念;「北大倉行動」從中觀層面推出了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動」新舉措;「北京指南」將從微觀層面實施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的「百校千項」新項目。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掌握科技的新農科人才肯定也會越來越受尊敬。

來源:新華社、科技日報、央廣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vN0PG8BMH2_cNUgxd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