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豬價暴跌後,農村3樣東西價格也恐下降,農民囤著的趕快出手

2020-04-25     果然悠

自從生豬價格在2月份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幅上漲後,豬價就進入了下跌通道,這一跌就是一個半月,而目前生豬價格最低價已經跌破15元,相比此前19元甚至20元的高價,養豬戶出欄一頭肥豬利潤直接縮水上千元。對於後市生豬價格,專家也明確表示當前生豬產能在不斷恢復,豬肉消費也相對疲軟,短時間生豬價格難以上漲,建議手裡有豬的朋友早日出手。

繼生豬價格暴跌之後,農村又有3樣東西恐降價,農民家裡屯著的要趕快出手:

  • 1、玉米價格

玉米作為我國農民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其價格的高低對農民尤其是北方農民的經濟收入影響很大,此前受國際糧食價格波動的影響,我國玉米價格也迎來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從不足2000元/噸上漲到了2050元/噸,每噸漲幅超過50元,不知農民朋友有沒有趁機出手手裡的玉米。

如果沒有可以出手了,後期的玉米價格恐會迎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為近期有媒體報道我國可能從國外進口2000萬噸玉米進行收儲,如果情況屬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國內的玉米需求,再考慮到玉米的消耗大戶——養豬行業,暫時存欄量的不足,對玉米的需求量整體偏弱的因素,筆者認為這次收儲將會對當前上漲的玉米價格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玉米價格的下降,所以建議手裡囤積玉米的農民考慮適時出手。

  • 2、毛雞價格

其實從年前部分地區關閉活禽交易市場開始,毛雞的價格就一直不景氣,但是近期毛雞價格有所上浮,雖然幅度不大,但是每斤也已經上漲了0.2-0.3元,有些地區的毛雞價格暫時已經可以保本了。但需要提醒養雞朋友的是,筆者認為毛雞價格的上漲恐怕難以上漲。

首先受去年毛雞價格大幅上漲以及為了滿足肉類供應,國家鼓勵擴大養殖量的影響,我國毛雞存欄量也快速增加,而隨著現在豬肉價格的下降,消費者對雞肉的需求也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供應量大幅上升,而需求量卻在衰減,所以後期毛雞價格恐會再次降價,提醒養雞的農民若是毛雞到了出欄體重也應該逢高出手。

  • 3、小麥價格

同樣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小麥的價格也是持續上漲,甚至山東儲備庫拍出了天價小麥,不僅讓糧商興奮不已,種植小麥的農民也是異常高興,希望小麥的價格能再上漲一點。

但筆者想說的是那只是特殊情況下的產物,並不是大的趨勢,後期隨著國庫小麥投放量的增加,以及大型麵粉企業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更何況我國病不缺糧,現在拍賣的多是2017年以前的陳糧,2018奶奶和2019年的新糧暫時都未動,所以後期小麥價格終歸還是會回歸理智,也建議有賣小麥打算的農民不要輕易囤積以免遭受損失。

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賺錢都不容易,農民更是只能靠著農作物和畜禽產品,賺錢那就更不容易了,暫時各種農產品的價格都還比較理想,如果有囤積的農民還是應該考慮適時出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lpYsXEBfwtFQPkdxz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