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軍工、醫藥被套,怎麼辦?

2023-04-06     錢耳朵

原標題:新能源、軍工、醫藥被套,怎麼辦?

今年的「A股三傻」已經變成了「新能源、軍工、醫藥」,每天不是大跌就是小跌,令人絕望。

而隔壁的TMT輪流發力,今年以來計算機板塊大漲了46%,傳媒板塊大漲了47%,一片牛市氣象。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而「自己的樓(基金)」卻塌(虧)了。

怎麼辦?

  • 打不過就加入,追半導體、通信?

  • 堅守初心,低位加倉新能源、軍工、醫藥?

打不過就加入,追半導體、通信?

堅守初心,低位加倉新能源、軍工、醫藥?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今天聊聊。

1、買入的合理性

現在「新能源車、光伏、軍工、醫藥」跌跌不休,一般人很容易陷入「 自我否定」:

「我當初怎麼這麼傻,為什麼要買『新能源車、光伏、軍工、醫藥』?」

然而,站在當時,買入有其合理性。

1)估值

2023年1月1日,「光伏產業」的PE位於近5年1.11%百分位,「空天軍工」位於近5年7.00%的百分位,估值極低;

「新能源車」和「800醫藥」的估值也不高。

2)基本面

2023年,「新能源車」的預期盈利增速為37.84%;「空天軍工」的預期盈利增速為34.87%。今年有多少板塊的增速能達到30%以上?很少。

「光伏產業」的預期盈利增速也有21.59%,相當不錯。

3)政策

2023年是「經濟復甦」之年,要促銷費;促銷費只能「促進新能源車的消費」,新能源車板塊(預計)有政策支持。

光伏行業上游矽料、矽片大降價,(預期)各省市將紛紛出台政策支持「裝機放量」。

2023年各國紛紛大幅增加軍費,(預計)我們的軍費也不會低。

今年「集采」慢慢進入尾聲,(預計)「政策的拐點」將至。

估值、基本面、政策兼備,所以,年初配置「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軍工」在邏輯上沒問題。

只是沒料到, AI異軍突起,搶了「原本屬於新能源車、光伏、軍工」的資金。所以,它們趨勢向下,跌跌不休。

當基金虧損時,基民經常本能地「自責」,進而慢慢「全盤否定」自己。但冷靜地復盤可知,其實當時買「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軍工」都有理性的依據,只是後來出了「意外事件」。這就是說,別一味地「自我否定」,當時的決策沒毛病

不管怎樣,「浮虧」已經發生了,自責無濟於事。真正重要的是,弄清楚:

「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軍工、醫藥」基金還能漲嗎?

2、什麼時候漲?

「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軍工、醫藥」當然能漲。問題只是, 什麼時候漲?

先聊聊「流動性」。

新能源車、光伏、軍工都屬於成長板塊,漲跌取決於兩個方面: 板塊自身的基本面,流動性。

其中,流動性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是「整體流動性」,這取決於美聯儲何時停止加息;一個是「結構流動性」,這取決於AI何時退潮

1)美聯儲停止加息,預計外資將流入,利好股市的整體流動性。

昨晚美國公布了3月ADP就業數據,為14.5萬,大幅低於預期的20萬人的水平。而且根據CME美聯儲利率觀察工具, 截止到4月1月,5月美聯儲停止加息的機率為51.6%;加息25個基點的機率為48.4%。

幾乎可以肯定,今年5月,至多是美聯儲最後一次加息。

2)AI如果退潮了,資金就轉投別的板塊,利好「新能源車、光伏產業、軍工」的流動性。

預計,AI的第一波快結束了,今天半導體板塊沖高回落,計算機板塊跌了1.96;相反,光伏板塊翻紅了,軍工板塊漲了2.02%。說明,資金慢慢退出AI。

總而言之,成長板塊的流動性,在慢慢好轉。

再聊聊「基本面」。

(1)新能源車

新能源車板塊的基本面取決於, 「碳酸鋰」的價格何時企穩。

這是因為,「新能源車」指數的成分股多數是上游鋰礦、電力電池材料公司。「碳酸鋰」的價格企穩了,新能源車板塊的盈利情況就到了最差的時候,未來只會更好。

目前「碳酸鋰」的價格依然處於下跌的趨勢中,據上海有色網最新報價顯示,4月6日,碳酸鋰(99.5% 電池級/國產)跌4000.0元報21.5萬元。

(2)光伏

光伏板塊的基本面取決於, 「矽料、矽片、光伏組件」的價格何時企穩。它們企穩了,就說明光伏板塊的「庫存」去的差不多了,盈利拐點就到了。

目前 光伏組件的價格企穩了,矽片的價格有所上揚,只是矽料的價格在跌。

光伏產業的生產過程是「矽料多晶矽矽片組件電站」。矽片價格上揚,組件價格企穩,說明, 裝機正在放量,基本面的拐點快了

(3)軍工

軍工板塊的基本面取決於, 一季報何時出完,以及「國產大飛機」的進展情況。

一季度是軍工的淡季,軍工板塊的業績預計一般,所以「交易型資金」不願意配置;一季報出完了,預計就會有資金慢慢進來。

軍工板塊的成分股多數在「主板上市」,不強制預披露一季報,大概4月中下旬一季報才能披露結束。

「空天軍工」指數有很多成分股是「航空航天」公司,這些公司的業績受「大飛機的國產替代」的影響。不過不幸, 今年2月「大飛機試飛失敗」,這打壓了「航空航天」板塊的投資熱情,所以「空天軍工」大幅回調。

但是注意,「大飛機試飛」並非完全失敗,只是「左引擎反推」出了點故障,不算嚴重,發動機反推系統只是飛機降落的方案之一,還可以用機輪剎車、減速板,其中 起到主要作用的還是機輪剎車,反推占比不足5%

再優化一下,大飛機有望捲土重來。

(4)醫藥

醫藥板塊的機會是「中性偏好」。

3月29日,「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結果出爐,平均降價56%。跟前7次比差不多,說明, 「靈魂砍價」的時期過去了;現在是常態化集采,「溫和砍價」。

並且,3月3 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等聯合發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冠患者醫療費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冠患者醫療費用臨時特殊保障政策執行至3月31日止。說明, 醫藥一季度的業績大機率是有保證的

某些醫藥細分板塊,確定性可能更高。

比如, 某些板塊「集采已經結束」,今年有望迎來困境反轉;有些板塊「對集采免疫」。

做投資,既要掌握科學的「分析框架」,又要掌握大量「細節」,兩者缺一不可。

相信不少人有以下感受:

「我知道很多消息,但就是做不好投資。」這是因為你沒有掌握科學的「分析框架」,你知道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無法變成投資決策;

「我明白很多價值投資的道理,但做不好擇時。」這是因為你只知道「分析框架」,卻沒有足夠的「細節」來支撐你的分析,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我知道很多消息,但就是做不好投資。」這是因為你沒有掌握科學的「分析框架」,你知道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無法變成投資決策;

「我明白很多價值投資的道理,但做不好擇時。」這是因為你只知道「分析框架」,卻沒有足夠的「細節」來支撐你的分析,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這篇文章講了「新能源車、光伏、軍工、醫藥」的分析框架,和一些核心的「細節」。但文章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例如,文章沒辦法長篇大論地討論:

  • 碳酸鋰的價格大約什麼時候企穩?

  • 大飛機大約什麼時候量產?

  • 矽片價格上揚,為何矽料價格一直跌?

  • 醫藥哪些細分板塊有大機會?等等。

碳酸鋰的價格大約什麼時候企穩?

大飛機大約什麼時候量產?

矽片價格上揚,為何矽料價格一直跌?

醫藥哪些細分板塊有大機會?等等。

為了更好地解答大家的種種疑問,今天我開了一場直播,聊聊文章中不方便細說、但大家又很感興趣的內容。今晚8點,不見不散。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f109aaa1e7490c2e4a9d73d6774ca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