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神藥」二甲雙胍被認為除了可治療糖尿病外還可能有抗癌、抗衰老等潛在功效,然而二甲雙胍抗癌的各項臨床研究結果互相矛盾,二甲雙胍到底有沒有效呢?
今年ESMO大會報道了一項薈萃分析,匯總了6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納入418例晚期患者,包含了胰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和乳腺癌三個癌種,結果顯示:
二甲雙胍聯合全身性抗癌治療並不能提高客觀緩解率,也不能改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
最近知名學術期刊JAMA刊載了墨西哥的一項二甲雙胍聯合EGFR靶向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對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二甲雙胍+EGFR靶向藥可提高療效,國內媒體轉載又引起一陣熱潮,其實該項研究早在2018年ASCO大會已有報道,冷飯熱炒,是不是」真香」呢?
今年ASCO大會又報道了我國一項II期臨床研究,這是一項嚴格的安慰劑對照研究,結果二甲雙胍+EGFR靶向藥不但沒提高療效,反而增加腹瀉。這些互相矛盾的研究讓人迷惑,有辦法搞清楚二甲雙胍的療效嗎?
統計學上有一種方法叫薈萃分析,可以將不同的臨床研究匯總起來分析,得出的結論因為樣本量擴大更有說服力。今年ESMO大會就報道了一項對二甲雙胍聯合全身性抗癌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
這項薈萃分析從PubMed, PMC, EMBAS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 databases這些資料庫搜集二甲雙胍聯合全身性抗癌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數據截止到2019年3月。
結果搜集到6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納入418例晚期患者,包含了胰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和乳腺癌三個癌種,二甲雙胍劑量由500mg/天到2000mg/天。
這些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的Jadad評分都超過3,說明這些研究的質量都很好,隨機化也是靠譜的。
薈萃分析結果顯示二甲雙胍聯合全身性抗癌治療,相比單純全身性抗癌治療,沒有提高客觀緩解率,匯總的客觀緩解率的比值比(OR)為1.20,沒有統計學差異。
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方面,二甲雙胍聯合全身性抗癌治療,相比單純全身性抗癌治療同樣沒有改善,相對風險HR分別為0.98和0.95,沒統計學差異。看來二甲雙胍抗癌還不行。
跨界「神藥」年年有,二甲雙胍這樣的老牌「神藥」今年還不算最火,今年火的是狗藥治癌,「偉哥」治癌。
「神藥」靠不靠譜,最終還是要看有沒有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作為證據。隨機化保證兩組患者特徵一致均衡,不會出現「拉偏架」。
對照一般要對照目前的標準療法或者安慰劑,保證藥物療效不是自賣自誇。
在隨機對照研究的基礎上如果再考慮到人種差異,比如有足夠的中國患者數據,那這個證據對中國患者來說就比較靠譜了。
註:為了更進一步地了解「二甲雙胍抗癌究竟行不行?」,肺騰聯繫到了陸軍軍醫特色中心(大坪醫院)的何勇教授,準備就「二甲雙胍」這一藥物對何勇教授進行專訪。
各位病友如有相關問題,可在文章後留言或添加微信:ftzs04留言,肺騰會匯總大家的問題向何勇教授進行集中詢問,幫助大家進行解答。
參考資料:
J H Kim The Addition of Metformin to Systemic Anticancer Therapy.
https://doi.org/10.1093/annonc/mdz244.046
更多精彩請添加:ftzs04獲取哦~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