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為何會劃入武漢市? 城市後花園的底氣令人讚嘆,風光無限

2022-04-28     蘇丹卿

原標題:黃陂為何會劃入武漢市? 城市後花園的底氣令人讚嘆,風光無限

關於武漢,有這麼一句話深入人心:大江大湖大武漢

但下一句話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楚山楚水楚文化。也有人說,好山好水好黃陂。「山、水、文化」之楚,並不難理解,與「大江大湖大武漢」也有契合之意。

但「好山好水好黃陂」是怎麼回事呢?黃陂是什麼地方? 為何有「武漢後花園」的說法?帶著這樣的疑問,多次前往黃陂,不得不讚嘆,黃陂的山水確實好。

作為武漢市最大的新城區,黃陂面積占了全市面積的四分之一,且人口超過百萬。經濟也落後,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是全市唯一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的新城區。

對於這樣一塊土地廣闊,有經濟實力的新城區,黃陂與武漢之間的還有一段「歷史徘徊」,並與另一個地方緊密相關:「孝感專區」。

今天的「木蘭故里、孝信之城」的武漢黃陂區就曾為孝感專區管轄。

1949年,設置孝感專區,駐孝感縣,轄孝感、黃陂、黃安、禮山、應山、隨縣、安陸、應城、雲夢等縣。

1960年,撤孝感專區,黃陂等縣劃歸武漢市。

1961年,孝感專區恢復。

1970年,孝感專區改稱孝感地區。

1983年,撤銷孝感縣,設置縣級孝感市,同時將黃陂縣劃歸武漢市。

1993年6月撤銷孝感地區,設立地級孝感市。

1998年,黃陂撤縣並設立武漢市黃陂區。

自此以後,黃陂不僅是武漢面積最大的新城區,也成為武漢生態環境最好的新城區。

黃陂境內北部屬大別山南麓西段,中部處在山麓堆積地帶,南部屬江漢平原長江北岸東段,構成了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獨特的地理環境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也造就了黃陂的風光多樣。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其中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不僅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城市生態旅遊景區群,也是華中地區及高鐵游線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有「中部最美的生態文化休閒之都」之美譽。

當文化與自然融合,人們的休閒度假就有了更多層次的豐富感受。「大美黃陂·木蘭故里」的文旅宣傳也愈發成功。

木蘭的故事深入人心,木蘭也在每個人心中樹立起一種形象。隨著木蘭文化、木蘭精神的傳承與宣揚,「木蘭故里」的熱度愈發高漲。在國內的好幾個號稱「木蘭故里」的地方,黃陂的打造無疑是成功的。

然而,黃陂不僅擁有眾多「木蘭系列」的景區(木蘭草原、木蘭山、木蘭雲霧山、木蘭花鄉、木蘭花谷、木蘭天池、木蘭湖、木蘭清涼寨等),其他好山好水也令人難忘,包括掩藏於山林之間的民宿、度假區也做得相當精細,頗有「桃源」的避世意境。

比如坐落在夫子山腳下的裕和·夫子山居就是一個不錯的民宿度假區,充分的山水田園、茂林茶園的構造使其成為家庭游、親子游的首選地。

裕和自然處,隱隱夫子山。夫子山原名青石山,隋唐改名「夫子山」,相傳與「孔子之楚遇項橐」的故事有關。清同治《黃陂縣誌》也有記載孔子在此居住的故事。

整個民宿度假區圍繞著山林碧水,擁有果林花海、千畝花田、夏雨荷塘、垂釣樂園、兒童農場、村落民居、古寨茶園等,還包括炒茶、釀酒、古琴、刺繡、研學等國潮文化體驗。

最不能錯過的還是對悠久文明、古老歷史的探索。如盤龍城遺址、魯台山古墓葬群、龍王尖遺址等。

其中,因盤龍城遺址的發現和科學發掘,黃陂更以「武漢城市文明的源頭」(盤龍城遺址有「武漢城市之根」的說法)出圈(由於曾經的管轄問題,部分武漢人並不認可這一說法)。

作為長江流域發現的商時期規模較大、出土遺存較為豐富的城邑遺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早期楚文化和聚落文化等,出土的黃金製品、青銅器、玉器等文物也說明了黃陂區也是楚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

大概正是有如此之多的資源資源,黃陂才有「武漢後花園」的說法吧。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裡是最受歡迎的城郊自駕游目的地。

民宿:裕和·夫子山居

地址:位於黃陂區長軒嶺街道馮家沖1號

車程距離:距離黃陂區中心車程30分鐘,距離武漢市中心車程60分鐘

娛樂:採茶、垂釣、露營、泛舟、採摘等。

其他:農家樂、咖啡館(建設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e61d0ec04080544e967ff9d6ec4e6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