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鳥焉,銜木石入海,名曰:精衛!

2022-04-23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山海經》中有鳥焉,銜木石入海,名曰:精衛!

坐懷不亂柳下惠,閉門不納魯男子。大家好,我是魯書書。填海我如精衛,當車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補,一身萬段何妨?這一篇,就來說說《山海經》中的精衛。

《山海經*北山經》曰:發鳩之山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 精衛本是炎帝的小女兒女娃,一次出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每日銜木填海。這就是精衛填海的傳說。

這個典故影響了無數詩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有名詩篇。唐代韓愈寫下,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宋代王安石寫下,帝子銜冤久未平,區區微意欲何成?情知木石無雲補,待見桑田幾變更。明清顧炎武寫下,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對於精衛填海這個典故的正確性,儘管很多人給予了高度肯定,但有一個道理始終告誡我們,未成年人不要擅自入水游泳。第二就是切勿將所有事故緣由歸咎於對方。精衛填海的起因有兩種說法,我則更傾向於第二種。

女娃是上古時期的一個部落,由於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結果女娃部落遭到滅頂之災,於是女娃變成了精衛,為部落復仇。這個起因也告訴我們一個信號,要重視全球變暖問題,不然,精衛會越來越多。

當然,精衛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明朝戚繼光將軍的一句詩,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好了,本期就說到這裡,歡迎留言評論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e2aaa9dfe0bcdeae85d727ad6b2a0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