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婆媳間就容易發生難以調和的矛盾,尤其來到現代社會,由婆婆幫忙帶娃的家庭越來越多,婆媳間鬧得不可開交的家庭,更是比比皆是。
其實,關於老人幫子女帶娃這件事,如果婆媳間可以提前「約法三章」,那麼能夠避免不少矛盾。
在這方面,我表妹與她婆婆的做法,就很有借鑑意義。
表妹的婆婆今年65歲,退休前是名小學語文教師,兢兢業業幾十年,稱得上是桃李滿天下,退休後的生活很清閒。
表妹生完寶寶後,帶娃一直是親力親為,但眼看孩子越來越大,她琢磨著重回職場,請婆婆來幫幫忙。
誰成想,婆婆聽說表妹的請求後,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在思考了一番之後,鄭重地向表妹提出了3個條件。
剛開始時,表妹還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對婆婆這麼「上綱上線」有點反感,但聽完婆婆的3個條件後,表妹卻不由得稱讚連連,稱婆婆為「人間清醒」。
婆婆對表妹表示,幫忙帶娃沒問題,但是自己只會在白天幫忙,晚上要讓孩子陪著媽媽一起睡。
婆婆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條件,她主要是有兩點考量。
首先,婆婆今年已經是65歲的老人了,雖說身子骨還算可以,但真要24小時連續帶娃,實在吃不消,畢竟照顧孩子說到底是個「體力活」。
尤其她本身還有神經衰弱的毛病,晚上容易失眠,如果孩子半夜裡折騰,很可能會整宿睡不著覺,到時候孩子照顧不好,沒準還把自己「搭進去」。
其次,婆婆對於育兒有過專門的研究,她知道3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與家長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
《親密育兒》一書中曾提到:「媽媽的作用無人能替,從遠古到現在,從動物到人類。」
如果表妹白天出去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本就少了許多,所以晚上這段時間至關重要。
而且寶寶在3歲前,對媽媽的依賴是很強的,婆婆認為,就算辛苦些,表妹也應該陪娃一起睡,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這對孩子健康成長更有好處。
婆婆認為,婆媳間的絕大多數矛盾,都是由於隔代養育觀念不同導致的,如果提前約定好的話,就能很好地避免。
就像有些老人憑經驗帶娃,年輕人卻是「看書」帶娃,崇尚科學育兒,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二者難免產生小的摩擦。
久而久之,問題越積越多,婆媳間也越來越互相看不慣,針尖對麥芒,免不了矛盾爆發,彼此間的關係也會出現裂痕。
而婆婆本身當了一輩子小學老師,在教書育人方面是絕對的「權威」,養育自家孫子,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婆婆要求,在白天自己帶娃的過程中,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意見,如果表妹發現問題的話,可以互相探討,但不能隨意地批評指責,而且對婆婆採取的教育方式,不能隨意干涉。
對於婆婆的看法,表妹也是深以為然,婆婆帶孩子又確實經驗豐富,所以表妹欣然答應了下來。
婆婆覺得,雖然都是一家人,但彼此間的生活習慣有很多不同,如果自己對家務插手太多的話,也容易引發矛盾。
比如不小心觸碰到兒媳的隱私物品,做的飯菜不合兒媳胃口,房間收拾得不合心意等等。
所以為了防止被「挑刺」,婆婆乾脆不負責家務,只幫忙帶娃。
當然,婆婆還表示,幫忙帶娃本來對身體的負擔就不小,再幫忙做家務,害怕身體吃不消,如果有空閒時間,兒媳又不嫌棄的話,自己也會力所能及幫幫忙,只是不願意把做家務當成一項理所應當的硬性要求。
婆婆辛苦工作幾十年,如今好不容易退休,表妹本就不希望老人太過勞累,所以對於老人不做家務的要求,也答應了下來,還大方地表示以後不用老人刷一個碗、拖一回地,婆婆只要把孩子帶好就足夠了。
結語:
「約法三章」之後,婆婆很快開始幫表妹帶娃,而且由於婆婆的「先見之明」,婆媳間相處很是融洽。
事實上,很多時候婆媳間的矛盾,都是長年累月越積越多的,如果能像表妹和婆婆一樣,提前把問題說清楚,往往可以避免很多摩擦。
最後,大家在邀請老人帶娃時,不妨也試試表妹與婆婆的這種做法,可能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因為帶娃導致婆媳矛盾的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