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三氣:說話和氣,做人正氣,心有靜氣

2022-09-13     凌小麥

原標題:人貴三氣:說話和氣,做人正氣,心有靜氣

人貴三氣:說話和氣,做人正氣,心有靜氣

文|凌小麥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01-

處世奇書《圍爐夜話》中說:「和氣迎人,平情應物。」

說話要有分寸,做事要有餘地,用和氣的態度與人交往,讓對方舒服,這是一個人極好的修養。

說話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同樣一句話,有的人愛聽,有的人不愛聽。有時候你的不經意的一句話可以傷害一個人。

托爾斯泰說過:「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讓人快速取得成就,獲得別人的認可,這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

和氣的人上善若水,以柔克剛,放大了格局,也積攢了福氣。一個人對別人和和氣氣,才能福從口入,讓自己交好運。

與人說話的時候要學會心平氣和。即使再大的怒氣也不要大喊大叫, 委婉說話,才和氣,低調做人才智慧。

-02-

蘇東坡在詞中所說: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浩然正氣是一個人的精神「脊樑」,是做人的最大底氣。做人有正氣,心中有底氣!正氣長存自然清風浩蕩,乾坤朗朗。

每個人內心的修養,都會形成獨特的氣場。品格端正的人,很多人願意跟這樣的人合作。

人心太難懂,太需要正氣,太需要真情,人有正氣,一生磊落。做事先做人,品行不好的人,就算你一時風光,也很難長久。 養足你的正氣,面對弱小溫暖有愛。

宋文天祥 《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做人一定要養足你的正氣。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好自己的職責。古往今來,有哪位聖賢君子,不是經過一番艱苦的歷練後,才獲得真正的浩然正氣呢?

-03-

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講:

「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一直覺得安靜的人,舉手投足間總有一種氣質。真正的靜氣,不是遠離喧囂城市,而是在心中為自己修籬種菊。

靜氣,是一種心無旁騖的氣質,一種從容不迫的修養,一種寵辱不驚的境界。心若不靜,我們就難免被他人的情緒裹挾,煩惱也就不請自來。

古語有言:「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胸懷靜氣,能讓一個人深度的思考,思考的全面,思考得長遠。沉得住氣的人,往往笑到最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心靜是一種修行,讓內心保持心如止水的安靜。優秀的人都藏有靜氣的品質。一個人的靜氣,就是最好的運氣。

-04-

作家汪曾祺在《人間草木》里寫道:「世間萬物皆有情,難得最是心從容。」

安靜,是讓你砥礪前行的狀態,是絕處逢生的機會,是人生美麗的一份驚喜。

人生後半場:贏在和氣,毀於脾氣,成在大氣!

老子說:貴氣的人都有六種品質,厚德、善良、守信、謙虛、正直、堅持。

心隨境亂,則萬事皆亂;境亂心安,則一切皆安。

想要成大器,遇事有靜氣是一個很重要的品質。修一顆善良的心,養一張有情的嘴,做事有德,行為有品,就是一個人最好的風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d9788c46c11111f4e71bb535ea22f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