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決心》: 當一個五十歲的女人決定不再忍耐

2024-09-19     第一財經

一個普通女人的故事,也值得被拍成電影嗎?日前上映的影片《出走的決心》改編自「50歲阿姨自駕游」主人公蘇敏的真實經歷,成為中秋檔上映新片中,口碑最好的一部作品。

截至9月18日20時,《出走的決心》票房突破4730萬。貓眼專業版預測其內地總票房為9316萬。

四年前,蘇敏以「50歲阿姨自駕游」為名創建了自媒體帳號。同年9月,她開著自己打工買來的汽車從鄭州出發,獨自踏上旅途。她與網友分享遊歷南北的一路見聞,也袒露了自己忍耐半生、最終出走的真實經歷,令無數人為之動容。其中也包括作家、導演尹麗川和編劇阿美。

在《牛郎織女》和《山楂樹之戀》之後,尹麗川與阿美再度攜手,講述了一個普通女性如何拚命尋找、奮力捍衛自我的故事。由詠梅飾演的李紅,與蘇敏一樣,以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付出、隱忍、壓抑了半生,最後終於拋開所有,踏上了屬於自己的路。

有評論認為,近年來湧現出的諸多以女性議題為核心的影視作品中,《出走的決心》是最能反映現實、貼近生活的一部影片。有觀眾說:「早有這樣的電影該有多好,我可以帶著媽媽去看,或許她能為自己活一天,不會這樣辛苦地就走了。」

《出走的決心》將故事的落點放在「決心」上,回應了兩個站在不同立場上提出的截然相反的問題。一個是:被這樣粗暴無情地對待,為什麼忍耐了這麼久?另一個是:別人都能這樣將就一輩子,你為什麼不能?

與許多囿於婚姻家庭中的女人一樣,李紅完成了傳統觀念中作為一個女人的全部責任:洗衣做飯操持家務,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照顧孩子的孩子到上學的年紀。李紅平凡又特殊,她天性愛自由,嚮往雲遊四海,憧憬廣闊世界。最終令她逃離不如意的婚姻生活的,是她的無畏和勇氣。李紅學會了開車,學習獨自前行的本領,年齡、婚姻、金錢、家庭都無法阻擋她「出走」的決心。

忍一忍,一輩子不會過去

對於蘇敏的故事,大多數人了解到的是她經歷過一段漫長、無望的婚姻生活。《出走的決心》用更完整的視角回溯了故事主人公李紅的前半生。登場時,李紅是一個困在逼仄廚房裡的家庭婦女,面容疲倦,丈夫孫大勇一邊心安理得地享受妻子的照顧,一邊不斷對她實施語言暴力,一刻不停地挑刺和貶低。他最擅長的事便是用指關節敲擊廚房玻璃,不耐煩地催促妻子上菜、端醋。

為了照顧待產的女兒,李紅放棄了期待許久的高中同學聚會。鏡頭一轉,三十年前,和她的同學們一樣,李紅也曾是青春洋溢、憧憬新生活的少女。李紅的困境,並不只來自婚姻,還有根深蒂固的觀念。

作為家中的長女,也是唯一的女兒,李紅很早就承擔了家庭的責任,為父母分擔勞務,被迫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彼時的她,無比渴望逃離原生家庭,將全部希望寄托在婚姻上,以為自己從此便能獨立生活,自由地安排時間和金錢。但踏入婚姻之後,她逐漸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從一段隧道進入另一段隧道,曾經憧憬的愛情和婚姻成為囚禁她的牢籠,她大半生受困於此,終日勞作,無法逃離。

影片中,最為驚心的一段情節,是孫大勇再一次對李紅進行羞辱時,爆發了激烈爭吵,李紅用一把刀反覆扎向自己的胸口,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宣洩長久以來的壓抑和苦悶。看到鮮血沾滿衣襟,孫大勇才作罷停止攻擊。但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向妻子道歉。李紅確診了中度抑鬱。更令人心碎的是,這段情節並不是為了增強衝突而進行的戲劇創作,而是來自蘇敏的真實經歷。

在生活沒有盼頭的時刻,蘇敏唯一想到的就是解脫。她說,姜武飾演的孫大勇和自己的丈夫特別像:「不了解,不理解,覺得沒有多大事。」他對蘇敏長期實施語言暴力,經常指責她「腦子有病」。蘇敏曾研究過是從自家樓上跳下來更疼,還是用刀子扎自己更疼,絕望時,蘇敏捅了自己三刀,一心求死。

直到現在,下雨的時候,蘇敏胸口的刀傷還是會發癢。好在,這樣的情景永遠不會重演,蘇敏永遠逃離了那樣的生活。現在,她釋懷了。

鼓勵更多人捍衛自我

顯性的精神傷害來自丈夫,始終站在李紅這一邊、理解她處境的女兒,也無意識地成為剝削她的一環。為了能讓女兒保住來之不易的工作,在小家庭中擁有一份尊嚴,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李紅又一次放棄了自己雲遊四方的夢想,投入了帶孫輩的瑣碎生活。李紅又一次陷入了抑鬱情緒,但無人關心,無人察覺。丈夫、女婿、女兒,享受著她的奉獻,忽視她的付出,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我等不了了!」為家庭付出一切,得不到一句感謝的話語,反而招致更多謾罵和指責時,李紅終於將壓抑了大半生的苦水全部傾倒了出來。這一刻,詠梅將女性長久以來的隱忍和瞬間爆發的決絕詮釋了出來,觀眾知道,在無比漫長的忍耐和等待之後,李紅終於決定逃離,且不再回頭。

或許一些觀眾會期待看到,李紅在短暫品嘗過自由的滋味之後又回歸家庭,重拾作為妻子、母親的責任。在一些人看來,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所謂的「大團圓」。但李紅再也沒有回頭,而是想要去往更遠的遠方,去看更寬廣的世界。她要靠自己的雙手,在廣闊天地間,為自己掙得一片自由。

蘇敏今年六十歲,她仍然在路上。曾經的她也被傳統觀念所困擾,以為女人的忍耐就是美德,而出走之後,她看清了真相:「以前我覺得要先愛別人再愛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愛,有什麼資格去愛別人。」近日,她透露已與丈夫達成協議,支付對方十六萬之後,就可以離婚了。

在與詠梅的一次對談中,蘇敏袒露心聲:「別人能夠擁有的,我為什麼不能?別人能夠自己做主,我為什麼不能?別人能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為什麼不能?每個人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在這幾十年中一定要善待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過好每一天。」

現實生活中,許多女性和蘇敏有著相似的處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她一樣,下定出走的決心。曾有網友給蘇敏留言:「羨慕你還會開車,我們想出去也沒有能力。我們分散在中國的鄉村、城鎮,是別人的妻子、媽媽、女兒,逃離不開,只能繼續忍耐。」這樣的處境,仍在一代代女性的身上重演、延續。正如影片中的女兒,在母親出走之後,開始重複母親曾經的人生。

但是,無論是李紅,還是蘇敏,她們的故事能給許多掙扎在困頓之中的女性帶來希望。蘇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更多人意識到,等待和忍耐,不會讓「一輩子過去」,為自己而活,從來沒有最恰當的時機,任何時候重新出發,都不算太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d727b7ba7f1695d7b5ff00a8f6efc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