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成為科技公司的軍備競賽,誰能率先實現商用誰就能走到最後

2023-05-16     睿財經

原標題:GPT成為科技公司的軍備競賽,誰能率先實現商用誰就能走到最後

睿財經訊(文/王蕾)ChatGPT第一次亮相是在2022年11月30日,但早在2015年ChatGPT的原始版本被提出。這個版本是一個基於神經網絡的自然語言生成模型,它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在接下來的幾年中,ChatGPT經歷了多次改進和升級,不斷增強其生成文本的質量和流暢度。同時,研究人員也開始探索將ChatGPT應用於其他領域,如對話系統、知識圖譜等。

2020年,ChatGPT發布了其最新的版本,該版本引入了更多的預訓練技術和優化算法,使得生成文本的質量和多樣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此外,隨著大規模預訓練數據的可用性不斷提高,ChatGPT也可以更好地處理長文本和多任務場景。

經過ChatGPT不斷進化,現在已經迎來ChatGPT4。ChatGPT 4能夠實現智能客服、語言翻譯、信息提取、自然語言理解、ChatGPT 4可以用於構建智能客服系統,回答用戶的問題,提供幫助和支持、文本生成等多種應用場景。ChatGPT 4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在多個領域為人們提供智能化的服務。

ChatGPT集中上線

目前,除了OpenAI之外,已經有很多公司推出了類似的產品。Microsoft Azure Cognitive Services推出人工智慧服務平台,提供了類似於ChatGPT的自然語言處理API和工具。Google Cloud AI利用谷歌雲平台提供的人工智慧服務,也包括了自然語言處理API和工具。

Amazon Comprehend提供的自然語言處理服務,可以用於文本分類、實體識別、情感分析等任務。國外公司不斷推出同類產品的同時,國內的科技公司產品也在不斷上線。

崑崙萬維正式發布千億級大語言模型「天工」,即日起啟動邀請測試

據財聯社 4 月 17 日報道,崑崙萬維今日正式發布千億級大語言模型「天工」,同時宣布即日起啟動邀請測試。從「天工」目前發布版本來看,最高已能支持 1 萬字以上文本對話,實現 20 輪次以上用戶交互。

毫末智行發布首個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毫末 DriveGPT

據財聯社 4 月 11 日報道,致力於自動駕駛的人工智慧技術公司毫末智行今日發布業內首個自動駕駛生成式大模型毫末 DriveGPT 雪湖・海若,該技術目前已經完成了 40000 萬公里的量產車駕駛數據訓練,參數規模達到 1200 億。

科大訊飛:將於 5 月 6 日發布會上發布訊飛預訓練大模型的詳細信息

據證券時報 4 月 11 日報道,科大訊飛(002230)在互動平台表示,訊飛依託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科技部首批 20 家標杆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的長期積累,於 2022 年 12 月份啟動生成式預訓練大模型「1+N」任務攻關,其中「1」是通用認知智能大模型算法研發及高效訓練底座平台,「N」是應用於教育、醫療、人機互動、辦公、翻譯、工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專用大模型版本。關於訊飛預訓練大模型的詳細信息將於 2023 年 5 月 6 日產品發布會上進行發布。

知乎和面壁科技合作發布中文大模型「知海圖 AI」,今日開始內測

據貝殼財經報道,4 月 13 日,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宣布,知乎和面壁科技合作的中文大模型「知海圖 AI」正式開啟內測。同時,基於人工智慧的「熱榜摘要」開啟內測,對知乎熱榜上的問題回答進行抓取、整理和聚合,並把回答梗概展現給用戶。

商湯科技推出「商湯日日新大模型」

據同花順財經報道,4 月 10 日,商湯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徐立宣布推出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包括自然語言生成、文生圖、感知模型標註以及模型研發功能。此外,商湯科技還宣布推出了商湯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台「商量」。公司 AI 模型名為 SenseNova,將向合作夥伴開放模型。他還表示,巨大的計算能力是 AI 模型的關鍵。

阿里雲將開放通義千問,為每家企業打造專屬大模型

據《科創板日報》4 月 11 日報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阿里雲智能集團 CEO 張勇表示,阿里雲未來核心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讓算力更普惠,推動自研技術和規模化經營的正循環,持續釋放技術紅利;第二,讓 AI 更普及,讓每家企業的產品都能接入大模型升級改造,並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專屬大模型。據悉,阿里所有產品未來將接入通義千問進行全面改造,釘釘、天貓精靈率先接入測試,將在評估認證後正式發布新功能。

360 類 ChatGPT 大模型產品面向企業用戶開放內測

據介面新聞 4 月 10 日報道,三六零官方正式宣布,基於 360 GPT 大模型開發的人工智慧產品矩陣「360 智腦」率先落地搜索場景,將面向企業用戶開放內測。據了解,企業用戶在 PC 端 360 搜索首頁申請並獲得測試資格後,可通過企業安全雲體驗使用。

這些公司的自然語言處理產品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競爭關係,但它們在技術和功能上可能有所不同。

ChatGPT未來發展

ChatGPT是目前最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之一,它的發展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 模型優化和訓練算法的改進:隨著數據規模的不斷增大和計算能力的提升,ChatGPT可以通過進一步優化模型結構、使用更高效的訓練算法等方式來提高性能和效果。

2. 應用場景的拓展:ChatGPT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如問答系統、機器翻譯、文本摘要等。未來,它可以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更多的功能和價值。

3. 可解釋性和透明度:在實際應用中,用戶需要對ChatGPT的輸出結果進行解釋和理解。因此,未來ChatGPT可以探索如何提高模型的可解釋性和透明度,讓用戶更加信任和依賴於模型。

4. 多模態和跨語言交互:ChatGPT可以與其他模態的信息結合使用,如圖像、視頻、語音等。此外,它還可以實現跨語言交互,為不同語言的用戶提供服務。

5. 隱私保護和安全:在實際應用中,用戶的隱私和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未來ChatGPT可以探索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和安全,防止數據泄露和其他安全問題。

我們要小心ChatGPT

作為一個AI語言模型,理論上是沒有情感和擔憂,隨著ChatGPT的不斷學習是否會出現自主意識成為大家討論的重點。當下ChatGPT會出現一下問題:

1. 偏見和歧視:由於訓練數據集的限制,GPT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偏見或歧視。這可能導致不公正的結果或不良影響。

2. 隱私問題:使用GPT需要提供大量的輸入文本,這可能會導致用戶的隱私泄露。此外,如果GPT被用於惡意目的,它也可以用來竊取用戶信息。

3. 安全問題:GPT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模型,因此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進行訓練和運行。這可能會使它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

4. 可靠性問題:雖然GPT已經顯示出了驚人的能力,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錯誤。這些錯誤可能導致不準確的結果或不良影響。

總之,儘管GPT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使用它,以確保其不會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cc901b7315bfba27a3aadae69a7dd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