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遊戲板塊因為一則謠言暴跌!專業人士:明明是大利好

2022-02-22     蘿蔔投研

原標題:剛剛,遊戲板塊因為一則謠言暴跌!專業人士:明明是大利好

昨天,網上突然流傳出一張截圖,一名叫「瘋狂的熊貓233」的用戶在雪球里發帖聲稱自己認識在騰訊工作的人,得知騰訊即將被「重錘」的消息。

消息經過發酵後,立刻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恒生科技指數一路下跌。截至收盤,港股快手跌7.29%,嗶哩嗶哩跌9.59%,美團、百度跌4%,「當事人」騰訊同樣大跌5.23%,市值蒸發了大約2029億人民幣。

就在大家都以為消息(騰訊被錘)屬實的時候,事情又一次迎來了反轉,起初在雪球發文的那名網友「瘋狂的熊貓233」自己銷號了。。。

隨後,騰訊集團公關總經理張軍在朋友圈發文稱「喊重錘的人,自己銷號了」,並且自己在下面評論稱「如果想了解信息可以直接問他」,應該是在對這個事件做出回應。

雖然,騰訊公關經理親自發生闢謠,但第二天騰訊的股價並沒有反彈,說明市場中有一部分資金確實比較敏感多疑。對此也有遊戲行業人員表示:2022年有可能不批准任何一個遊戲版號。同時又有N張截圖流了出來,都是監管層要加大對遊戲產業監管的信息。

類似的信息錯綜複雜,真真假假,有的是還沒落地的整改建議,有的則已經被闢謠是假消息。對於「2022年是否一個遊戲版號都不發」,有記者專門就此消息採訪了音數協遊戲工委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沒有這樣的消息」。

如此看來,仍沒有針對騰訊或者遊戲產業的「實錘」,有人專門去找了那位「銷號哥」過往的發言記錄,大多是一些發泄情緒的言論,似乎只是一場口嗨引起的烏龍鬧劇。

但也有人堅持認為「沒有空穴來風」「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根據市場表現來看,肯定有人得到了利空信息選擇了賣出,只是這個真實的信息還沒有對外界曝光。。。

有讀者來問蘿蔔君的看法,蘿蔔君和這些讀者說,如果是問對遊戲產業的相關限制性政策是不是真的?那蘿蔔君自己只相信官方證實的信息,我並不是一個熱衷追求小道消息和陰謀論的人,而且恰恰相反,蘿蔔君很了解流言是如何產生的。

就拿這次的事件來舉例,其實不是先有"騰訊要挨錘"的謠言,然後引發了市場的下跌。而是騰訊等文化產業先出現了下跌行情,然後才出現了相關謠言,進一步增加了市場的恐慌。

哪個領域都有謠言,但金融市場的謠言往往發酵速度更快,數量更多。原因就在於金融市場的課本定義是跨期做資產配置實現套利,但本質上就是個吃信息差的投機市場。許多信息誰先知道誰就可以提前操作,狙擊後知道消息的人。

所以一但市場上出現大量的買方和賣方,就會出現猶豫要不要跟風的人,這個時候市場上所有人都在猜測那個信息是什麼,但官方又沒有出來澄清的時候。謠言的誕生就是必然的,因為人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一個可以接受的解釋。就像這次的事件一樣,市場裡有一批人對網際網路政策前景看不清楚方向,總覺的阿里被錘了,騰訊也「一定」會被錘,所以一但騰訊股價出現什麼問題,就會想當然的以為「上面」已經決定好要「收拾」騰訊了。

蘿蔔君不建議大家過於通過依靠信息面去進行投資,除非你真有什麼內部渠道,不然你就算24小時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刷信息也刷不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而且那樣也太累了,會毀掉你的生活,這是蘿蔔君非常不贊成的生活方式。

最後,其實蘿蔔君也配置了一些中丐互聯和傳媒板塊,蘿蔔君雖然第一時間看到了相關謠言,但並沒有選擇賣出,我分享一下我對遊戲版號這個事的理解,其實很簡單,我自己也請教過業內的專業人士。

對龍頭平台的所有重錘,從長期角度來看都是在利好頭部公司壟斷市場。

邏輯是這樣的:在高速發展階段,腰部公司往往會得到更高估值,因為它們會被市場賦予更高的期待,可以通過不對稱競爭彎道超車占據更大的市場,這個時期中證500的表現也要比滬深300更好。

但當市場已經進入飽和,也就是常說的藍海產業,這個時候江湖格局大多已經確定,落後的公司翻身的可能性更小了,無論怎麼折騰只會加劇這個行業的內卷程度而已。

但往往也是這個時候,監管層也會適時進來扼制此前各公司野蠻生長的趨勢,一方面嚴格要求公司保障消費者權利,另一方面也是制止各家公司進行不必要的惡性競爭。

在遊戲產業里也是一樣的,之前還在野蠻生長期,對版號要求也睜隻眼閉隻眼。這個時期里雖然騰訊「一家獨大」,但也有米哈游等新銳公司另闢蹊徑殺出一條血路。但如果從今以後真的不再通過新版號了,那還會有新原神的出現麼?沒有新遊戲,大家只能繼續玩王者榮耀了,到底算誰的利好利空?

所以蘿蔔君的看法是即使一個行業進入市場飽和期,雖然成長性沒那麼高了,但只要商業模式沒問題,在估值合理的階段永遠具有投資價值。希望每一個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格力和可口可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c24554eea7cf519562a1e6687b8e6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