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高考命題方向出爐!地理真的是玄學嗎?如何搞定高考地理?

2023-02-04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重磅!2023高考命題方向出爐!地理真的是玄學嗎?如何搞定高考地理?

// 小編 說

近日,2023 年度高考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2023)》出版, 對 2023 年高考趨勢作出了幾點判斷。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下詳情吧!

#1

XUEKUIBANG

2023年高考四大趨勢

落實立德樹人,鮮明體現時代主題

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融入高考試題命制中,是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的鮮明特徵和堅定方向,這在過去幾年的高考命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將是 2023 年高考命題的核心要旨。

新高考試題歷經多年積累,試題不再迴避熱點,而是直接面對熱點,在引導課堂教學與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現實熱點和生產生活實踐。

高考命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學生,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成就激勵學生,助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022 年語文全國乙卷作文圍繞 「北京:雙奧之城」 組織信息,集中體現新時代我國在體育、科技、交通、經濟等方面的卓越與跨越,引導學生體會奧運會成功舉辦背後的國家力量和制度優勢,將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從 2022 年高考命題立意來看,2023 年命題將延續這一風格,聚焦時代重大現實問題、關鍵歷史事件、社會熱點話題、科技前沿進步、偉大建設成就等,著重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奮鬥精神、責任擔當與理想信念,以及美育、體育、勞動等領域的道德品質。

高考由「考知識」向「考能力」轉變

高考評價體系科學服務選才,實現高考由 「考知識」 向 「考能力」 的轉變。

突出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探索 「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 的綜合考查模式,不斷增強試題的靈活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創新性,試題命制考查的重點集中在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思維過程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多角度主動思考、深入探究,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降低 「死記硬背」 和 「機械刷題」 的收益

2022 年高考命題聚焦關鍵能力考查,加強試題情境化設計,加大學以致用和活學活用的結合力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科學研究中廣泛選材創設情境,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實現從 「解題」 到 「解決問題」 的轉變。高考試題考查的關鍵能力包括但不限於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語言組織與表達等。

聚焦「關鍵能力」和「思維品質」的考查

高考評價體系聚焦 「關鍵能力」 和 「思維品質」 的考查,有助於將學生從傳統的對知識的簡單占有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強化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培育。

在 「考思維」 「考能力」 的引導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方法、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模式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實現從教師傳授知識向學生主動學習的轉變,課堂教學將實現從 「授人以魚」 到 「授人以漁」 的轉變。隨著高考內容和命題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教學將逐步實現從 「以知識傳授為中心」 到 「以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培養為中心」 的轉變。

高考由「以綱定考」到「考教銜接」轉變

高考評價體系有效引導教學,實現高考由 「以綱定考」 到 「考教銜接」 的轉變。充分發揮高考指揮棒的正向指揮作用,積極引導高中教育教學,形成 「招-考-教-學」 良性互動,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回歸課堂。

高考命題嚴格依據高中課程標準,確保 「內容不超範圍、深度不超要求」。考查內容限定在課程標準範圍之內,既注重考查內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幹和重點內容的考查,引導中學依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高考命題遵循教育規律,注重考查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導學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問有所悟,以考促教,服務教學提質增效。

#2

XUEKUIBANG

高考評價體內在的三條邏輯線

高考評價體系的內在邏輯和總體特徵可以從 「核心價值金線」、「能力素養銀線」 和 「情境載體串聯線」 三條線索進行理解和把握。

其中 「核心價值金線」 貫穿高考命題和評價的始終,「能力素養銀線」 成為高考命題和考查的重心,情境作為考查載體,是 「金線」 和 「銀線」 的串聯線。高考評價體系指導下的高考命題,呈現出 「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的典型特徵。

核心價值金線

「核心價值金線」 是指圍繞立德樹人來考查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思維觀念、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道德品質

高考試題命制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強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鬥精神、綜合素質等內容在考試中的要求,引導學生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無價值,不入題」 已成為近年來高考內容改革的一個鮮明特徵。

能力素養銀線

「能力素養銀線」 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掌握、實踐探索以及思維方法等方面的能力。高考評價體系綜合統籌知識、能力、素養的關係,將高考考查內容凝練為 「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 四個層面,在必備知識的基礎上,加大力度考查學生的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

結合學科特點,著重考查學生信息獲取與加工能力,邏輯推理與論證能力,實驗設計、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能力,證據識別與證據質量評估能力,獨立思考、挖掘隱含前提與開放論證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能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等。

為實現 「服務選才、引導教學」 的核心功能,有效降低 「機械刷題」 和 「題海戰術」 的收益,服務 「雙減」 目標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創新人才培養在教育改革事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進一步加大了對學生思維品質與思維過程的考查力度,包括但不限於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歸納思維能力、演繹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辯證思維能力等。

將學科素養、關鍵能力以及思維品質貫徹到高考命題中進行考查,是高考評價體系指導下高考命題的重要特徵,中國高考命題正式進入了 「無思維,不命題」 的新時期。

情境載體串聯線

「情境載體串聯線」 是指通過設計生活實踐情境和學習探索情境,將其作為任務創設和基本知識能力運用考查的載體,實現對學生學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維方法的考查和選拔。

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原理和思維發現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創設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發現新問題、進行新解釋、找到新規律、得出新結論。

高考評價體系中的 「四層」 考查內容和 「四翼」 考查要求,是通過 「生活實踐情境」 與 「學習探索情境」 兩類載體來實現的,即通過選取適宜的素材,再現學科理論產生的場景或是呈現現實中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背景下發揮核心價值的引領作用,運用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全面綜合展現學科素養水平。

高考評價體系指導下的高考命題材料豐富,情境多元,情境的新穎性、靈活性、探究性和開放性得到進一步加強。高考命題呈現出 「無情境,不成題」 的特徵。

綜合來講,高考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當前以及未來高考內容和命題改革的核心指南,為高考命題提供了基本遵循。2022 年高考命題會著重考查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過程和關鍵能力,進一步深化試題的情境創設和呈現方式,加大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積極引導學生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地理有多難

最近幾年,很多高中生都說,高考地理是越學越難,像玄學一樣。如果能重來,自己肯定不會再選地理。

但是作為一線教師,喬老師認為:目前這樣「靈活新穎」的命題實際上是符合新課標、新教材的理念的,也體現了選考的目的:越是優秀的大學,越需要能力強而不是只會死學的學生。

那麼地理的難度,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1.最玄學的科目,懂了好像又沒懂,會了好像又不會

可能有人感覺歷史和政治也很難,但至少這兩科有自己能夠解決困難的辦法。地理不一樣,很多時候,努力在它面前都可能變成徒勞,地理的「痛」對一些學生而言是刻骨銘心的。

  • 「為什麼感覺自己明明什麼都會,但總是做錯?」

  • 在我的認知里,這道題就應該是這麼做!

  • 「地理怎麼這麼多爛七八糟的知識點?這些東西要怎麼記啊?」

  • 「地理實在是太碎,為什麼我的地理知識沒有辦法形成系統?」

  • 「這道題是在說些什麼!我怎麼連題都沒有看懂!」

「為什麼感覺自己明明什麼都會,但總是做錯?」

在我的認知里,這道題就應該是這麼做!

「地理怎麼這麼多爛七八糟的知識點?這些東西要怎麼記啊?」

「地理實在是太碎,為什麼我的地理知識沒有辦法形成系統?」

「這道題是在說些什麼!我怎麼連題都沒有看懂!」

2.不講天理的就是地理,地理答案的腦洞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3.偏科重災區,其它選科成績很好,地理卻不及格

政治、歷史很好,地理卻不會;

物理、化學很好,地理分數提不上去;

物理、生物很好,地理卻不會;

………………

地理似乎與其它科目的學習沒什麼太大關係,別的科目學得好,即使是大家認為同屬於文科的政治和歷史科目學得好,基本上也不能給地理科目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

地理有多重要

1.高考獲取高分的可能性大,性價比高

新高考選科選地理在等級賦分的時候,是非常占優勢的。相比於物理、化學學科的高難度、強競爭,地理相對一些找到竅門的考生來說而言學習難度不大,以其高性價比受到了很多考生的選擇。

根據選科調查結果來看,無論是在第一批選科的浙江、上海兩個省市還是第二批選科的山東、海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地理基本上都是學生選擇較多的學科之一,成為選科的「香餑餑」。

2.大學階段有一些專業要求選考地理學科

雖然並不多,但是還有一些專業要求選考地理學科,因此對有意願報考這些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地理十分必要。

這一類專業通常以地理為基礎,與數學、物理有交叉,主要集中在地理科學類、地質學類和地礦類專業、建築類、測繪類

許多專業如地理科學、地質勘探類、地球化學、城鄉規劃、建築學等,都要求考生選考地理,所以如果有考生想要報考這些專業,那麼地理學科也是必備之選。

3.文理兼容,找對方法,成績提高快

地理是個「神奇」的學科——物理、生物和化學到了大學屬於理學學科門類,歷史、政治都屬於人文社科大類,這與高中基本沒什麼變化。

唯獨地理,高中被認為是文科,到了大學卻變成了理學。這種獨特的學科特性就決定了地理的特點是半文半理:兼具文科的閱讀量、答題邏輯、記憶力以及理科的分析、推理、計算的特點,綜合性較強。

總的來說,自然地理部分更需要推理與計算,而人文地理更考驗考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自然地理部分對於理性思維好的考生來說很有優勢 ,其中的計算部分更是加分項。同時地理不像政治和歷史學科,沒有龐大瑣碎的知識點,需要記背的知識點也不會過於繁複,適合不喜歡記憶背誦的偏文類考生。

4.實用性強,未來自有答案

學習地理能夠增長見識,豐富見聞,達到 足不出戶而知天下,這會構成我們認識世界的知識體系,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而且,地理中有很多關於自然界事物的介紹,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存在、自然災害時發生如何躲避危險等等,有些地理知識也許能夠讓我們在危機時獲得求生之道。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另一方面,地理其實與生物、航空、地質學、天體學等聯繫是十分緊密的,這些都是認識世界乃至宇宙的基本方式,學習地理後,就知道進一步了解溫室效應、低碳經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實施登月計劃,宇宙中有什麼等等。

地理怎麼學

那麼如何學好高中地理呢,喬老師認為應該至少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供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鑑:

1.四個不要

不要盲目刷題,領會解題思路,比做對一道題更重要。題目要深入解讀和理解,而不是泛泛而過。

不要死記硬背,很多簡答題都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的,要熟悉理論知識,再根據理論知識、生活常識、材料分析進行分條作答。

不要迷信學霸們的經驗 ,與物化不同,每個人學習地理的方式都可能是不同的,要多反思,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不要過度閱讀網絡上繁雜的信息 很多內容是譁眾取丑的,如果無法甄別關鍵信息,相信了非專業的說法,投入再多也只是浪費時間。

2.四個一定要

一定要堅定信心 :一道好的地理試題一定可以用高中涉及或拓展的知識、原理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因此做地理試題時,不要因為畏難試圖東拉西扯,胡編亂造,要搞清題意、梳理思路進行作答。

一定要掌握答題技巧:選擇題剩下二選一怎麼選?綜合題如何在現有知識水平下儘可能靠關鍵詞得分?這都是值得總結的答題技巧。

一定要把握出題人意圖:拆分題干,對應到教材和平時所學知識,搞懂出題人意圖,見題拆題,才能逐漸提分。

一定要擴充生活常識。與物理化學等科目不同,地理學科對生活常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見多識廣的學生在地理學科可以很輕鬆的拿到高分的原因。

4

考前必備心態

知地明理重邏輯 思維靈活應萬變

1.克服「學的不考、考的沒學」「付出沒有回報」的思想。高考試題一定是考查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根本的提升在於將主幹必備知識(基本概念、原理、規律)融會貫通並靈活地激活,再遷移運用到較複雜的真實情境。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2.地理問題的答案都必須有依據有邏輯。這些依據可以是:課本知識(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材料提供的信息;符合邏輯地推理;生產和生活的經驗。切忌答題時只想著去套知識點或答題模板而不關聯知識和情境進行思考和分析。

3.做好時間管理。考前每天進行適量高考真題的練習,保持解題活力;考試時適當放慢選擇題做題速度(保證25~30分鐘)能顯著提高正答率;把選擇題、綜合題想像成兩場考試。

4.永遠保持自信平和、從容淡定、適度緊張的良好心態。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就是最大的成功!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