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肖家喜:越南戰場未殺敵一人,卻獲一等功,回國王震親自慰問

2022-09-23     遙望春風

原標題:戰士肖家喜:越南戰場未殺敵一人,卻獲一等功,回國王震親自慰問

肖家喜

1979年3月31日下午六點,天色已經漸漸暗淡下來。在中越邊境附近的叢林裡突然出現異響,這引起邊防戰士的高度警覺。

其中一個戰士高聲詢問:「誰在哪?」

隨後一個破衣爛衫、渾身是傷的人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嘴裡用細微的聲音回道:「我......我是自己人。」

邊防戰士並未因此而放鬆警惕,雖然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結束了十幾天,但是最近總有越南士兵假扮各種身份來邊境進行騷擾。

於是邊防戰士繼續問:「你是哪個部隊的?」

「我是150師448團肖家喜......」話未說完,此人便暈厥過去。

少年從軍夢,終得實現時

肖家喜1958年出生於四川開縣,一家人以務農為生。因為和開國元帥劉伯承是老鄉,所以肖家喜從小是聽著劉伯承的事跡長大的。

肖家喜一直把劉伯承當作自己的偶像,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參軍保衛祖國。

劉伯承元帥

在肖家喜20歲那年,他應徵入伍,進入50軍150師448團的新兵連,光榮地成為一名軍人。

然而,在新兵訓練完畢之後,肖家喜卻接到了一個並不令他滿意的消息,他被分配到後勤部,在機槍連擔任給養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炊事員。

肖家喜非常沮喪,他的理想是每天和槍炮作伴,而不是與鍋碗瓢盆為舞。

於是他寫信向上級請示,要求把自己調離後勤。上級將他的要求駁回後,告訴他後勤是前線戰爭的重要保障,沒有給養員戰士們都要餓肚子,又怎麼能打勝仗?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肖家喜也想明白了,既來之則安之,無論在哪,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在為國家效力。

後來,他每天蹬著三輪車去買菜,為戰士們搭配營養可口的飯菜。即使最普通的工作,他也做得非常出色。

工作之餘肖家喜最大的興趣就是去訓練場看戰士們訓練,每次他都看得聚精會神,眼睛裡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看到戰士們拿起槍瞄準、射擊,他的心裡就開始發癢。所以每次等戰士們訓練完畢他都會湊上去和他們聊聊天,問一些用槍的知識。

肖家喜曾聽說以前中國對越南提供過很大的幫助,而越南最近卻恩將仇報,挑起事端,簡直卑劣至極。

所以肖家喜想:如果自己有機會上戰場,一定要好好地教訓這幫不知好歹的傢伙。

在部隊期間,只要肖家喜有時間就會進行訓練,這就導致他的身體比後勤部其他戰士們更加結實。

他積極鍛鍊,只希望有一天可以走上戰場,實現殺敵報國的願望。

戰爭爆發,上陣殺敵

1979年,中越關係繼續惡化,越南不斷挑釁中國,在其國內擾亂華僑的正常生活。

越南軍隊還在中越邊境挑起各種事端,打傷中國百姓,強占南沙群島等,致使中國軍民忍無可忍。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明確指出越南的各種惡劣行徑,並宣布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拉開帷幕。

戰爭開始後,中國派部隊直入越南邊境,在部隊完成打擊越南的目的之後,準備撤出越南。

然而越南軍隊並不想善罷甘休,他們利用對當地地勢熟知的優勢對我軍進行大肆阻攔,導致我軍無法順利撤出。

隨後,我國又重新部署了作戰計劃,另派出軍隊掩護先鋒部隊撤離。此次,肖家喜所在的部隊被派往越南做掩護部隊。

肖家喜雖然才入伍幾個月時間,卻懷著滿身的熱血投入到戰鬥中,他心裡的激動之情無法抑制。

但當他真正走上戰場,之前的激動和興奮心情瞬間消失了,戰爭的殘酷深深地衝擊著肖家喜的心。

肖家喜看到戰場上血肉橫飛的場面,目睹了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轉眼便成為一具具冰冷的屍體,這讓他對生命有了更直觀的體悟,也讓他的意志更加堅韌。

肖家喜在戰場上的工作是抬擔架,補給食物和用品。但是他仍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扛槍和敵人來一個正面交鋒。

由於戰況激烈,肖家喜終於等到了親自上陣殺敵的機會。那次,肖家喜所在的機槍連被派去掩護部隊撤退,阻止敵人的進攻。

天還沒亮,戰爭就打響了,此次戰鬥從凌晨4點一直持續到上午10點,肖家喜所在部隊受損嚴重,但是卻為大部隊撤離爭取了時間。

然而,正當他們打算追趕大部隊的時候,卻遭到了越南軍隊的伏擊偷襲。

肖家喜所在部隊在奮力衝出越軍包圍的過程中被衝散,包括他在內的7人脫離的隊伍,被圍困在山中。

在這7人中,除一位指導員外,其餘則是炊事員、文書和新兵,可以說他們的戰鬥經驗非常缺乏。

而他們隨身攜帶的作戰武器也只有兩支槍,幾百發子彈和幾顆手榴彈,這麼少的武器根本無法與敵人相抗衡。

不但如此,就連食物也相當匱乏,他們身上除了一些壓縮餅乾就只剩下半袋食鹽了。

連肚子都無法填飽的生活,又有什麼資格與敵人抗爭。若是此時他們遇到敵人,定是凶多吉少。

但值得慶幸的是,當時7人之中有一人帶著指北針,這足以為他們指明方向。

主力部隊定是往祖國方向撤離,所以他們只要往祖國的方向走,很可能會和主力部隊會合。

但是在地形複雜的異國他鄉,身邊又都是越軍的追趕和威脅,想回去談何容易。

並且越南軍隊異常狡猾,為了與我軍鬥爭他們無所不用。

很多越南士兵會把自己裝扮成當地受傷的百姓,如果我軍施以援手,他們便趁機拿刀片割破我軍戰士的喉嚨。

甚至連越南的老人、小孩也會隨時變成兇狠的敵人,所以落單的肖家喜幾人可謂四面楚歌,對敵人防不勝防。

孤軍奮戰,意外來臨

肖家喜等7人現在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之下,他們不容有一點閃失,於是在商議後他們決定白天隱藏起來,晚上再行走。

因為身上沒有糧食,他們只能挖野菜和野草來吃。渴了連水都不敢隨便喝,因為當時越軍總是在各種河流和山泉水中投毒,以毒害我軍戰士。

所以肖家喜他們只能去稻田裡喝渾濁的泥水,雖然髒了點,但起碼能保證無毒。

在他們行走到第四天時,無意中被越軍察覺,暴露了行蹤。緊急之下,他們躲到附近的一個山洞裡,這才躲過越軍的追蹤。

不知是不是上天的眷顧,肖家喜他們在山洞裡竟然發現了一些大米和臘肉,對於幾天都沒有吃上一頓飽飯的他們來說,這些食物簡直是救命的稻草。

他們在飽餐一頓之後,繼續踏上回國的路。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躲躲藏藏的生活之後,肖家喜幾人決定改變路線。雖然山間小路安全性稍高,但是行動卻異常緩慢。

眼看著離中國部隊撤離回國的時間越來越近,肖家喜幾人也越來越著急。他們要想加緊行程,儘快找到大部隊,就必須得選擇大路行走。

眾所周知,走大路的危險性肯定會更高,然而如果不能跟上大部隊,他們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翻山越嶺,艱難程度也將更大。

最初幾天在大路上行走似乎安然無恙,然而有一天,他們突然在一個轉彎處遇到了越軍的巡邏隊。面對大批的越軍士兵,肖家喜一行人眼看就要暴露在敵人的目光之下。

如果真的被越軍發現,他們幾個人豈不是都得送命?

在萬分緊急之下,肖家喜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對指導員說:「指導員,你帶大家走,我掩護你們。」

說完肖家喜便從藏身地點沖了出去,此次肖家喜成功地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敵人並未發現其他人,目光只聚集在肖家喜一人身上,開始對他進行追蹤跟隨。

肖家喜跑進路旁的水田,邊跑邊躲避,但是臀部還是被子彈擊中,他卻顧不得疼痛,繼續不停地向前奔跑。

後來,肖家喜拖著受傷的身體躲進一個山洞,他為自己做了簡單的包紮。

此時敵人的追蹤並未停止,肖家喜聽到腳步聲不斷地在山洞外徘徊。

幸運的是,敵人並未發現他,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走去了。

雖然肖家喜確定腳步聲已經遠離,卻不敢有絲毫放鬆。肖家喜不敢貿然走出山洞,就這樣,他僅靠著半包鹽巴在山洞裡蜷縮了兩天。

兩天後,肖家喜才走出山洞,現在受傷的他已經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了,只能一瘸一拐地前行。

即使爬行,也要回國

3月的越南,天氣潮濕悶熱,致使肖家喜的傷口不但無法癒合,反而開始感染潰爛,並發出一股股惡臭的味道。

肖家喜每天只能在傷口上撒鹽來消毒。有一天,肖家喜感覺傷口處痛癢難耐,竟發現傷口處竟然長了蛆。

他忍著鑽心地疼痛將蛆蟲一根根挑掉,然後撕下一塊內衣將傷口包紮起來。

此時肖家喜已經無法再正常站立,他只能趴在地上行走。即使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回國的信念,他告訴自己:「哪怕是死,我也要死在中國的土地上!」

其實肖家喜根本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更不知道該從哪條路回到祖國,但他知道自己的國家在北方,所以他就順著北斗星的方向前行。他相信:只要一路向北就沒有錯。

肖家喜的回家之路當然並不順利,在越南的每一刻他都在面臨著生命危險,如果稍有閃失就可能命喪黃泉。

在他爬行到第5天的時候,遇到了幾個放牛的越南人,而肖家喜就躲藏在附近的草叢裡。他眼看著牛離自己越來越近,心裡萬分焦急。

如果被發現,他肯定就沒有活下去的機會了。現在拖著一個受傷的身體,根本沒有一點戰鬥力,即使是幾個農民他也無法抵抗。

於是肖家喜撿起一塊石頭砸向了附近的牛,想不到牛竟然朝相反的方向跑了。看著放牛的人帶著牛越走越遠,肖家喜心裡想:還好躲過一劫。

在堅強的毅力支撐下,肖家喜繼續著自己的回國之路。直到有一天他爬進了一片玉米地,心中立刻激動起來。

因為他聽說越南是不種玉米的,那就證明這片玉米地是中國的了。

肖家喜顧不得身上的傷口和疼痛,竟然一下子站了起來。他抑制不住地興奮起來,他看到希望了。

沒過多久肖家喜又看到一塊「封山育林」的中文標語,肖家喜更加確信:他已經到了祖國的土地上。

肖家喜猜得沒錯,他在獨自爬行8天8夜後,的確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此時,在中越邊境的邊防戰士們聽到草叢裡有窸窸窣窣的聲音,立馬將槍上膛,對準了聲音傳來的方向。

邊防戰士詢問對方是誰,肖家喜雖然用中文表明了身份,但是邊防戰士並未放鬆警惕。

由於太過勞累,肖家喜並未說上幾句話便暈了過去。

邊防戰士趕緊走近查看,發現肖家喜身上滿是傷痕和污垢,還發出一陣陣臭味,他身上的衣服已經爛成了布條,根本看不出顏色。

肖家喜的身上背著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5枚手榴彈和320發子彈,足足有幾十斤重。

一路上肖家喜並未因為拖累而丟棄它們。

一方面,武器是一個士兵的第二次生命,緊急時刻可以防身;另一方面來說,武器更是一個士兵身份的象徵,他一直記得自己是一個戰士,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把槍枝丟掉。

當邊防戰士看到這一切以後,已經確信肖家喜是自己人,遂趕緊向上級報告,並將肖家喜送往部隊醫院救治。

肖家喜在醫院接受兩個月的治療後,終於擺脫了危險。

在缺水少吃的情況下,拖著一個病體能夠存活8天,簡直太不可思議,連醫生都驚訝地稱這是一個「生命史上的奇蹟」。

不但如此,也許是肖家喜堅強的毅力感動了上天,讓他成功躲過了另一個「劫難」。

因為當時越軍不斷對我們邊境進行騷擾,我軍便在邊境路口周圍布置了大量地雷,以保邊境百姓安全。但是地雷是晚上埋下,白天收起。

而肖家喜回來時雖然天色已晚,但還未到布雷的時間,如果他再晚一個小時到達邊境,很可能會被我軍布下的地雷炸死。

得知肖家喜的事跡後,王震將軍曾親自來醫院探望,並對他說:

「你雖然沒有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但你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一片忠誠,在八天八夜的時間裡,沒有丟失自己的武器彈藥,爬著回到了祖國,是名副其實的英雄。」

肖家喜在醫院經過長久的治療和調理後,身體終於恢復。出院後,他被黨組織授予「一等功」,並榮獲「鋼鐵戰士」的稱號。

1980年5月,肖家喜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被選中去昆明陸軍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半的學習。

學成後,又在部隊擔任第13集團軍司令部副參謀長等職,從部隊出來後便在成都市金牛區國稅局工作。

如今,年過花甲的肖家喜已經退休在家,正在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有子孫圍繞身邊,溫馨又幸福。

每當肖家喜提起從越南爬回中國的那段時光,語氣里似乎並沒有辛酸,反而覺得正是那段磨難鍛鍊了他的意志,讓他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更加堅強。

他雖然在戰場上未殺一兵一卒,但是其心繫祖國的精神和鋼鐵般的意志,卻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參考資料

[1]《解放軍報》,《「鋼鐵戰士」肖家喜轉業記》

[2]《兵器知識》,《「草根」英雄肖家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bb4fc691f1cfc66a4aacbbd4b3a5f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