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銷量盤點:比亞迪無懸念「加冕」,上汽大眾成功「穩盤」

2023-07-14     車動力

輕舟已「過半」,何處「風光」好?……

近日,乘聯會正式發布了今年1-6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之銷量統計數據。進入2023年,國內各大車企終於可以擺脫疫情的羈絆,再次「全速」向前。

表面上看,中國品牌這邊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合資品牌那邊則是「各有各的難處」。

如果再進一步細察,你就會發現:中國品牌中,比亞迪這位「現象級」選手的驚人增速自然早已無需贅言;合資品牌中,也有著諸如上汽大眾這樣的江湖「老一輩高手」,不僅穩住了「基盤」,更已擺好隨時開啟「穩守反擊」之架勢。

當然,即使是暫時仍未能躋身上半年《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Top10的品牌,其中也有絕對不能忽視者——比如,1-6月累計銷量超13.9萬輛、同比暴增超130%的理想汽車。

如果單論增速,這個到目前為止一共只有三款車的品牌表現之「生猛」程度,甚至還超過了比亞迪(80.8%)甚多。

那麼,縱觀2023年上半年的國內車市,到底有哪些品牌在「高歌猛進」?……又有哪些車企正「舉步維艱」?……接下來,就請《車動力》的各位「大嘴」們為您細細盤點一番——

合資車企迎來「巨變」時代

——車動力|劉傑

據乘聯會近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1-6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為952.4萬輛,同比增長2.7%。

細看今年上半年各大廠商的《零售銷量排行榜》不難發現,為這來之不易的「+2.7%」做出最大貢獻者當屬一眾中國品牌。至於曾經「堅挺」的合資品牌,除極少數保持了小幅增長之外,大部分品牌(特別是日系)均有所下滑。

與日系品牌相比,身為德系雙雄的「南北大眾」日子似乎要好過一些。

特別是上汽大眾,由於途岳、ID系列等產品均有新車改款上市,仍保持了較高的市場熱度,其1-6月累計零售銷量僅有0.1%的微幅下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同時,一汽-大眾在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零售銷量也僅同比下滑2.8%,且仍位列《零售銷量排行榜》次席。

反觀日系品牌,則僅有一汽豐田一家車企進入了今年上半年的《批發銷量排行榜》,雖然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仍在同期的《零售銷量排行榜》Top10之列,但減少的批發量似乎預示著:相關車企的生產計劃正在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

一個更為明顯的信號則是:批發量的走低,幾乎就意味著「廠方對未來的期望值在降低」。

再看美系品牌,排行榜中也只有上汽通用與特斯拉兩家。其中,前者當下正處於「油電轉換」的關鍵時期,雖然其總體銷量亦有一定下滑,但別克E5在中大型純電SUV細分領域的不錯表現仍然讓上汽通用在合資品牌純電產品的市場競爭中多了一份底氣。

至於法系和韓系品牌,不提也罷。

整體來看,各大合資品牌在2023上半年的表現顯然不如中國品牌搶眼。然而,「大船轉舵」的速度雖慢,但其未來勢頭也不可小覷——可以說,競爭仍將長期存在,「內功」才是不變的主旋律。

中國車企的「狂歡」?

——車動力|鄧瑞鵬

隨著不斷有合資品牌車型下調售價,大家或許已經能明顯感受到中國品牌帶給它們的壓力。近日,乘聯會正式公布了今年1-6月的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統計數據,從各大廠商的《零售銷量排行榜》來看,中國品牌在上半年的表現確實堪稱「揚眉吐氣」。

首先,已經身為「帶頭大哥」的比亞迪以115.4萬輛之逆天成績無懸念摘得桂冠。從去年宣布停產燃油車後,它就進入了「開掛模式」,其銷量也一路持續猛增。

進入2023年,該品牌旗下多款本就熱銷的車型陸續進階為「冠軍版」後,其競爭力再次提升——無論「王朝」系列、還是「海洋」系列,都成為了各自細分市場中的「香餑餑」。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幅高達80.8%——看上去,比亞迪的這股「颶風」還將持續吹上很久。

再看長安汽車,其表現同樣搶眼,並以63.1萬輛的成績位列《零售銷量排行榜》第3,同比漲幅達13%。該品牌旗下的CS家族與新能源產品在今年上半年都有較好發揮。展望未來,隨著深藍品牌持續發力,也將助力長安繼續向上提升。

此外,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零售銷量亦接近57.3萬輛,同比增幅為8.9%——雖然不如比亞迪和長安那般強勢,但保持了正增長趨勢也已然值得稱道。

為何這樣說?……如果細看《零售銷量排行榜》Top10,除了排名第8的一汽豐田仍處於增長態勢外,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所有合資車企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之銷量同比下滑。其中,東風日產的跌幅更是達到了24.9%。

由此可見,曾經的「合資」光環正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逐漸褪去。

至於中國品牌在當下的強勢,除了借勢「新能源」這股東風之外,同樣也與旗下產品的核心技術、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有很大關係。

除了在國內車市的「話語權」日漸強勢,不少中國品牌也正在積極「出海」:諸如比亞迪、奇瑞和長安等優秀的中國車企,都在為提升海外市場之份額而努力。

面對這樣的大背景,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華系車」終將成為中國「智造」業的又一塊響亮招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aecc8bae333ab456e6e9637c6fe9f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