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麵包的種類越來越多
誘人的香氣和鬆軟的口感
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愛
不少人會把它當做早餐
方便又美味
不過你是否留意過麵包配料表
裡面有沒有這種添加劑
——脫氫乙酸鈉
該食品添加劑明年起
將不再被允許添加到烘焙食品中
一起來看
新舊版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脫氫乙酸鈉適用範圍變化。
由此可見
它並不是不能使用
而是為了減少風險
所以調整了使用範圍和特定食品的劑量
脫氫乙酸鈉是什麼?
脫氫乙酸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從添加劑種類具體來說,脫氫乙酸鈉是低毒高效的廣譜性防腐劑, 它能較好地抑制細菌、黴菌和酵母菌,避免霉變。相較於苯甲酸鈉、丙酸鈣和山梨酸鉀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環境下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防腐劑,脫氫乙酸鈉適用範圍寬泛得多,pH值在4至8的範圍內都比較強。
脫氫乙酸鈉因為價格低廉
被廣泛運用在食品領域
有著高含水量、質地鬆軟屬性的
麵包、糕點等烘焙食品
是細菌理想的「溫床」
商家為了 延長產品保質期
通常會添加脫氫乙酸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脫氫乙酸鈉存在潛在危害」的聲音漸起
「別再吃含有脫氫乙酸鈉的麵包了」
「脫氫乙酸鈉今後將嚴禁添加到月餅中」
等詞條引起關注
「防腐明星」陷入爭議
東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文章表示,儘管脫氫乙酸是一種安全性較高的防腐劑,但是隨著對其危害性的研究增多,人們發現長期攝入脫氫乙酸可能引起肝、腎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表現為肝腎功能性減弱,驚厥、顫抖等,還可能會引起體重的減少和慢性肺水腫。
根據《中國食品衛生雜誌》文章,2017年寧夏發生過一起兒童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多名4歲以下兒童陸續出現呼吸急促、走路不穩等症狀。當地疾控中心調查後確認該事件原因是孩子們飲用了違規添加脫氫乙酸鈉的牛奶。需要說明的是,現行《食品添加劑食用標準》中不允許牛奶中添加脫氫乙酸鈉,而孩子們喝的牛奶中脫氫乙酸鈉含量卻高達1.71g/kg。
《中國食品衛生雜誌》文章截圖
脫氫乙酸鈉的使用爭議也曾出現在辣條行業。2018年8月,原湖北省食藥監局公布21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1批次辣條也因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而「上榜」。
為什麼對脫氫乙酸鈉的
使用標準進行調整?
東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的文章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一種食品添加劑進行重新評估 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在安全性上有新的證據發現,需要重新評估;二是食品消費結構發生變化,當一種食物的消費量由少變多時,要考慮其中某種食品添加劑累積之後會不會超過安全限值。
這些年來,我國烘焙食品的消費量穩步提升。有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有九成以上的消費者,每周都會購買烘焙食品。所以,為了規避風險,新標準在烘焙類食品里,禁用脫氫乙酸鈉也算是情理之中。
為什麼還允許在腌漬蔬菜中用脫氫乙酸鈉?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占比不太大,在規定標準里使用肯定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脫氫乙酸鈉的防腐效果確實也不容小覷,尤其是肉製品、豆製品裡面,抑菌能力比常用的山梨酸鉀好得多。
為什麼要往食物里加添加劑?
在日常認知中,不少人談添加劑而色變。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表示,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初衷首先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另外還有提升食品色香味,也有的是為了防腐的需要,有保鮮的需要,還有加工工藝的需要。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將其分為23類,有2000多種,具體可分為防腐劑、著色劑(色素)、甜味劑、膨化劑、抗氧化劑、增味劑、酸度調節劑、增稠劑等大類。
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不能混為一談。在孫寶國院士看來,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並不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過去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或染色饅頭,是因為違規使用「非法添加物」或濫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我們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並非只有現代才有,古代滷水點豆腐使用的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鎂,也屬於一種添加劑。」
該標準要到 2025年2月8日才施行
當前在售的麵包中
依舊普遍添加了脫氫乙酸鈉
大家在購買時可以查看配料表
儘量少去吃或者不吃
含這種添加劑的麵包
如果是新鮮烘焙
沒有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怎麼辦?
推薦首選無餡的原味品種
例如鹼水結、貝果等
想要口感更豐富
試試加奶酪或水果乾的品種
奶酪中天然的油脂和蛋白質
水果乾濕軟香甜的口感
烘焙後都可以讓麵包吃起來更有層次
並且相對更健康
青年大學習
紅領巾愛學習
編輯: 何麗園
校對:張錢艷
責編:余 萍
審核:楊 典
來源: 重慶市場監管、第1眼新聞、 國家衛健委、中科院物理所、成都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