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被文人醜化的6位牛人,魏忠賢和商紂王都在其中

2022-10-15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盤點歷史上被文人醜化的6位牛人,魏忠賢和商紂王都在其中

歷史,是由人來記載的,而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正,或多或少的會因為社會影響或者個人喜好,或其他因素,導致歷史會有一定的曲解;尤其是這寫史的還是文人。現在這裡就來盤點下,歷史上被文人醜化的六位牛人,來看看都有誰吧:

TOP、6曹操

曹操應該是三國時期被醜化的最嚴重的一位了,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曹操是一個奸詐狡猾的漢賊,對漢室不忠,對父親不孝,而且還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越是醜化曹操,就越是突出了劉備的忠厚仁義,甚至很多人都對曹操兵敗赤壁而叫好。

那曹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首先曹操是有大才,而且胸有偉略,一生致力於國家的大一統;在三國時期,國民幸福指數最高的就是曹魏。而且曹魏還擊敗了烏桓,降服了鮮卑和匈奴,當時的北方邊疆人民,迎來了久違的和平。在基本統一了北方之後,推行有效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穩定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促使中原地區政局穩定、經濟向好,階級壓迫有所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TOP、5呂雉

呂雉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個狠女人,她和蕭何聯手,殘忍的殺死了「軍神」韓信,而後又勸劉邦殺了彭越;在劉邦死後,呂后獨掌朝政,對那些為劉邦侍寢而得寵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實行了慘無人道的刑罰,典型的就是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就連她的兒子劉盈就看不下去了,認為母親如此慘無人道,已經違背常理。

但從大的角度來說,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而且當時匈奴單于從寫信侮辱過呂后,雖然呂后很氣憤,但為了國家,依然忍了下來。雖然從私來說,呂雉很殘忍;但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呂雉是一個好的掌舵者。

TOP、4蘇定方

蘇定方是唐初名帥,曾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而後率軍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但就是這麼一員開疆拓土有赫赫之功的名帥,卻被文人墨客們極盡的侮辱;《隋唐兩朝志傳》、《大唐秦王詞話》、《說唐演義全傳》、《隋唐演義》、《興唐傳》、《說唐後傳》、《說唐三傳》、《興唐傳》等等一系列關於隋唐時期的評書小說中,蘇定方都被刻畫成了奸臣,而且由於這些小說評書流傳度極廣,所以導致蘇定方名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如果古代有名譽權的話,蘇定方的後人肯定會去起訴這些文人作者吧。

TOP、3隋煬帝

隋煬帝是中國歷史上流傳度最廣的暴君之一,在民間傳聞中,這位皇帝兇狠異常,不僅用計奪了太子之位,還陰謀害死了哥哥楊勇及父親楊堅。登基為帝後,驕奢淫逸,各種荒唐的事情都做了個遍,除了大興工程外,還屢屢南遊,並多次對外用兵。由於過度的消耗國力民力,導致人民對他都非常痛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昏君。

那真正的隋煬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極大的消耗了國力和民力這一點沒錯,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極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無論是修建洛陽城,還是溝通京杭大運河,都是弊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功績。而且隋煬帝屢屢興兵出征,雖然損失極大,但效果也很明顯;後來唐朝之所以能如此順利的崛起,與隋煬帝時期的軍事行動不無關係。如果說,隋煬帝最大的過錯,應該就是太急於求成了吧。

TOP、2商紂王

沒錯,商紂王就是歷史上排名還在隋煬帝之上的暴君,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商紂王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並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但商紂王真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暴君嗎?

其實不然,具體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這些典故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但作為一個帝王,這些又算什麼?商紂王在位時期,對內,收攏權力,逐步廢除諸侯,有點向封建制度靠攏的趨勢;對外,開疆拓土,掃除禍患,南征北戰,將商朝的統治範圍擴大了幾乎一倍。而商紂王敗亡,也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商紂王廢諸侯的行為,導致天下諸侯恐慌不已,最後聯合起來反商紂王;而當時,正好商紂王的軍隊在與東夷最後的反抗力量戰鬥,導致朝內空虛,被周武王趁虛而入了。

TOP、1魏忠賢

魏忠賢是一個太監,而且是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按照《明史》的記載,魏忠賢「訛言朋興,群相敵仇,門戶之爭固結而不可解。凶豎乘其沸潰,盜弄太阿,黠桀渠憸,竄身婦寺。淫刑痡毒,快其惡正丑直之私。衣冠填於狴犴,善類殞於刀鋸。迄乎惡貫滿盈,亟伸憲典,刑書所麗,跡穢簡編,而遺孽餘燼,終以覆國。」

這幫文人,將明朝滅亡的過錯全怪罪在了魏忠賢身上,當真是恬不知恥。魏忠賢掌權時期,針對的只是東林黨人士,東林黨人是什麼德性就不多說了,表面上占據道德的制高點,背地裡盡做些些齷蹉事,表面上鐵骨錚錚,真正面對強敵的時候,膝蓋比誰都跪得快。而魏忠賢在位時期,就是不斷搜刮這些東林黨人的財富,重用能臣猛將防衛邊疆,對袁崇煥那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魏忠賢死後不久,崇禎皇帝就撐不住了,在東林黨人的指使下,屢殺能臣,最終導致滅國。

是非黑白一張嘴,周朝不遺餘力的去醜化商紂王,唐朝不遺餘力的醜化隋煬帝,都是為了表明自己是替天行道;而魏忠賢,雖然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千古巨奸,但他的確是一個能臣。也是崇禎皇帝不諳世事,聽信了那些東林黨人的話,殺了魏忠賢;反正明末時期,皇帝是天下最窮的人,而最有錢的,就是那些東林黨人;不過這些財富,最後都便宜了李自成和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