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最新提醒!中國疫情尚在控制階段,不能完全拋棄口罩

16日下午,鍾南山院士攜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副院長李時悅進行視頻直播,首次分享中國從無症狀者篩查、疑似病例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症ICU方案到愈後檢測的「新冠全路徑」經驗,並在線解答抗疫一線醫生的焦點問題。

視頻直播截圖

鍾南山談無症狀感染者:約一半人不發熱


鍾南山表示,中國目前對無症狀感染者有較大的關注。從數據來看,無症狀感染者的潛伏期大部分是3-7天,最高的潛伏期可能是14天。在潛伏期中,很多患者可能是不出現症狀的,或者是症狀非常輕,而患者對此是不清楚的。

鍾南山介紹,從數據來看,大概50%的無症狀感染者無發熱的症狀。因此,發熱並不是無症狀感染者的核心症狀,而乏力、咳嗽更容易成為無症狀感染者出現的首要症狀。


很多輕症患者整個病程未出現肺部CT影像學異常


鍾南山表示,CT的診斷非常必要,這取決於CT設備的應用。他介紹,很小一部分患者在常規CT檢查中無異常,無影像學表現,但是他們病毒檢測呈陽性。


「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有更先進的CT診斷技術,這樣就能夠在早期階段識別確診患者。」鍾南山稱,很多患者在整個病程之中都沒有出現肺部的CT影像學異常,就進入到了恢復期,這也是非常輕症的患者表現。


蓮花清瘟可抑制新冠

更適用於輕症、非重症患者


鍾南山表示,蓮花清瘟對於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臨床研究中有284名患者,治療組的康復率相對對照組是更高的,但從重症轉輕症沒有明顯差異。因此,蓮花清瘟膠囊可能對於輕症和非重症的新冠患者更加適用。


吸入氫氧混合氣體

可緩解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


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鍾南山表示,吸入氫氣和氧氣混合氣體,可緩解患者呼吸困難情況,尤其是危重症患者。關於氫氧混合氣體吸入的研究數據,其團隊將於今後幾周發表。


新冠肺炎對患者

中樞神經傷害不太明顯


針對新冠肺炎是否只會影響感染者肺部健康的問題,鍾南山指出,新冠肺炎一般會導致患者肺部受損,至於是否有其他器官受損,則與患者本身的併發症有關,合併症很多的患者會發現其他器官受損的情況。

鍾南山稱,在屍檢的過程中,他沒有看到明確的基於病毒的其他器官受損。

「目前觀察到患者展現出腎小管的一些問題,如受損、壞死。有其他研究團隊發現,有25%到30%的患者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腎受損。」他表示,除了心臟、腦部、腎臟受損之外,中樞神經的受損不是那麼明顯。


中國疫情尚在控制階段

不能完全拋棄口罩


談及中國的防疫措施是否要持續保持,鍾南山說:「大家頭腦中一定要保持這樣一個認識,中國疫情尚在控制階段,不能完全拋棄口罩,中國和國外的情況不同。


鍾南山表示,他非常希望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疫情儘快進入平台期。在平台期,疫情可能會出現限制或下降的趨勢,這樣才能有更多人復工復產,但這時候的防控非常重要。


上游預防策略

是中國最成功的一個抗疫經驗


談到中國的抗疫經驗,鍾南山表示,中國防控疫情最成功的一個經驗就是,關於上游的預防策略。鍾南山稱,一旦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相關部門就要密切關注其密切接觸者。某人確診後,他需要進行居家隔離,其密切接觸者也將被隔離。「我覺得這是我國最成功的一個經驗,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感染的人數。」


「另一方面,控制社交距離、戴口罩也是中國比較成功的防控經驗方法。」鍾南山表示,即便中國目前防疫已取得一定成效,新增確診患者較少,但大多數人仍繼續遵守這些規則。


美國需再過一周

才有可能進入疫情平台期


針對美國疫情情況,鍾南山表示,雖然全球病例數都趨於平緩或下降,但美國是個例外。美國採取的管控措施還不夠,可能需要再過一周看到疫情變化、才有可能進入疫情平台期,這取決於美國採取什麼行動。


歐洲疫情近期將進入平台期

但不應急於復工


鍾南山提到,他非常希望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疫情儘快進入平台期。在平台期,疫情可能會出現限制或下降的趨勢,這樣才能有更多人復工復產,但這時候的防控非常重要。「輸入性病例值得注意,中俄邊境以及其他地方有輸入性病例,還會繼續傳播給其他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鍾南山稱,近期歐洲一些國家將進入疫情平台期,但一些國家不應該著急地去復工,政府也許要平衡經濟發展和防疫,但健康應該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人的生命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在保障人健康的基礎上,再考慮經濟生產。」鍾南山強調,「希望不久的未來,大家能看到歐洲疫情曲線的拐點並下降。」


來源:新京報、中國網

責任編輯:王迪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