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曝鴻蒙最大特點 媒體推測華為策略

2019-07-26     聚金吧

近日,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再次提到華為自研作業系統鴻蒙。外界認為,推出鴻蒙是華為應對國外打壓策略中的關鍵一環。

北京時間7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義大利媒體對任正非的採訪實錄。

任正非於當地時間7月18日表示,「鴻蒙作業系統的最大特點是低時延,它與安卓、iOS是不一樣的作業系統。開發設計的初衷是用於物聯網,比如工業控制、無人駕駛……來支撐使用,我們現在首先使用在手錶、智能8K大屏、車聯網上。在安卓系統上,我們還是等待谷歌獲得美國審批,還是尊重和擁護谷歌的生態和技術的權利。」

網傳鴻蒙開機示意圖


網傳鴻蒙UI介面

網傳鴻蒙UI介面

此外,他預計公司經營業績到2021年會恢復增長。任正非還說,「在這個危機時刻,我最適合繼續擔任CEO,我有能力領導這個公司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即使得不到美國的幫助,公司也會持續良好發展,會獨立生存下去,而且還會生存得很好,處於世界前列。」

任正非透露,中國只有從2020年才能開始5G的獨立組網(SA),華為仍在等待高通的進步。

據悉,華為從2012年開始規劃自有作業系統,備用名為「鴻蒙」。當時,華為公司中央軟體院歐拉實驗室還專門成立華為手機終端作業系統開發部。

最早將鴻蒙推到台前的,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2019年3月,余承東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透露,華為已經開發了自己的作業系統。5月21日,余承東進一步放話稱,鴻蒙系統快則2019年秋天、慢則2020年春天就能問世。

他還表示,該系統已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等產品,併兼容全部的安卓應用和Web應用。且安卓應用在華為鴻蒙系統上重新編譯後,運行性能提升將超過60%。

5月15日,華為被禁止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隨後,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多家企業宣布斷供華為。余承東還稱,「我們願意繼續使用谷歌和微軟,但是被逼上梁山了。」分析稱,余承東發布鴻蒙相關信息的時間點十分微妙。

結合上述情況,陸媒《財經》雜誌得出四個推斷。第一,鴻蒙此時作為「備胎」面目出現,但華為籌謀已久;第二,手機是受影響最直接的業務線,如果沒有非商業因素的變量,華為並不打算此時推出鴻蒙系統,這套系統目前尚未完全準備好;第三,七年間技術和產業生態發生了巨大改變,鴻蒙的定位和技術也一直在疊代進化;第四,雖然更多是自保,但此時順勢推出鴻蒙,時機也不錯。

6月24日,任正非進一步披露了一些細節。他表示,鴻蒙系統的處理延遲小於5毫秒,它將完美地適應物聯網,還能夠應用於自動駕駛。

此外,華為董事長梁華也表示,鴻蒙系統是為物聯網開發的,用於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低時延場景。華為手機還是把開放的安卓系統和生態作為首選,如果美國不允許華為使用安卓,華為是否會把鴻蒙發展為手機系統,還沒有確定。

分析指出,鴻蒙的意義遠遠不止一個作業系統這麼簡單,它代表的是5G時代的萬物互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M2SLWwB8g2yegNDpP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