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的集體誤判!大舉擴張後的秋後算帳

2022-06-04     道君說財

原標題:紡織服裝業的集體誤判!大舉擴張後的秋後算帳

紡織服裝業的集體誤判!大舉擴張後的秋後算帳

一紙歐盟對俄「禁油令」,又讓油價漲上了天!國際油價創了近14年新高、滌綸長絲已漲了近2000!高通脹之下,紡織行業正在遭遇巨大的成本壓力,而接下來可能導致賣得越多賺得越少,甚至虧得越多。

市場對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過於「悲觀」

導致了一系列誤判

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已經多次警告,美國服裝業價格戰即將重燃。

伴隨著財報季接近尾聲,美國服裝業一片哀嚎,其主要原因無外乎一點,市場對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過於「悲觀」,導致了一系列誤判。

首先是整個服裝業被供應鏈危機嚇倒,大量的美國服裝集團在一季度加大採購,甚至不惜以高成本的空運接收訂單,加上通脹因素,導致一季度庫存持續高企。

此次,供應鏈目前確實存在巨大的延誤,這引發第一點,但是伴隨年初全球各地陸續解封,美國消費者對現實世界的擁抱遠超過零售業想像,這導致一季度到貨訂單仍然是按照零售商的「疫情思路」採購——運動、家居、內衣為主,而實際上,一季度的消費者更熱衷於場合穿著,這加劇了滯銷庫存。

最後,通脹的打擊尤其對低收入群體影響極大,令大眾服裝市場的AUCs出現明顯下滑,這也直接導致多數服裝企業儘管AURs增加推動銷售增長,但盈利表現大幅倒退。

儘管服裝業可以快速調整訂單,但目前的庫存以及部分在途訂單仍是「疫情思路」,這種滯後的調整需要時間來消化,必然導致價格戰重燃,甚至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激烈價格戰之一,畢竟巨大的通脹仍陰影不散。

大舉擴張後的秋後算帳

價格戰卻已在紡織市場悄然打響

誤判的情況在2021年的中國服裝市場也曾「類似」出現。2021年初中國服裝業被從疫情中恢復的消費熱情刺激,大舉擴張,但隨後市場因產能過剩到現在都未緩過來。而價格戰卻已在紡織市場悄然打響!

據市場爆料,尼絲紡率先加入到價格戰的漩渦中,近日一客戶反映,100萬米尼絲紡起訂2.3元/米,500萬米起2.1元/米!曾經五塊多每米的巔峰價格現在直接打對摺出售,對紡織市場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

而從長絲織造協會近期對企業當前庫存情況的調查來看,受訪企業中,庫存小於1個月的企業比重為20%,62%的企業表示目前庫存在1~3個月,14%的企業處於3個月以上的庫存高位,4%的受訪企業庫存已超5個月,其生產產品涵蓋仿真絲面料、功能性面料。

而如今疫情恢復之下,賣得越多,並非是消費者在非必選消費品方面的需求增加,而是因為通脹,導致企業必須提價,將成本部分轉嫁給下游,但這一舉措則削弱了消費需求,儘管銷售額增加,但基本到終端是以犧牲銷量為代價的。

同樣長絲織造協會對企業對當前主營產品價格的滿意度調查顯示整體不高,60%的受訪企業認為價格偏低,基本無盈利空間;18%的企業認為現在價格正常;22%的企業表示當前主營產品價格略有盈餘。

加上勞動力短缺和通脹推高的用工成本,供應鏈因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成本大增,貨運市場仍受阻於大流行造成擁堵短缺,過高的成本增長遠大於銷售增長,因此儘管銷售有所增長,但利潤卻大幅下滑。賣得越多賺得越少,甚至虧得越多,紡織人正在陷入這樣的怪圈之中。

來源:無時尚中文網、長絲織造協會、化纖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8e4940d49fcc72b20d0c0cf461efb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