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越來越佩服這屆網友們的腦洞了。
你說這是和奧運會相關的話題,說出去誰信啊?
結果一看,這倆熱搜分別講的是中國代表團巴黎奧運首金盛李豪,和土耳其十米氣手槍選手優素福·迪凱奇( Yusuf Dike ç)。
這兩個選手是怎麼喜提熱搜的呢?
盛李豪靠的是網名,在被人扒出「光靠乾飯就」的 ID 後,盛李豪就在網友的口中成了「乾飯哥」 。
他還在採訪里表示,從小就愛吃家裡做的紅燒肉,進一步坐實了這個名號。
而關於盛李豪的爽文男主故事,就不得不提他的運動生涯了。
什麼 13 歲才接觸射擊運動,一路直升機, 1 年進市隊、 3 年進省隊,同一年再進國家隊,用了短短 3 年時間,完成了從一個普通中學生變成了國家隊選手。
人家乾飯就行,我小時候天天干成長快樂也做不到啊......
而盛李豪的劇本還沒結束, 16 歲參加東京奧運會,順利在比賽里斬獲銀牌。
短短 3 年後, 19 歲的盛李豪更是直接在巴黎奧運會上斬獲雙金。
這種成績也難怪網友表示,乾飯哥看男頻爽文也會無感了。
隔壁十米氣手槍比賽也不寂寞,土耳其選手迪凱奇雖然「只是」拿了銀牌。
但他卻收穫了一波熱搜,不過他上熱搜卻是因為一張照片。
該說不說,這照片確實有點帥。
這儼然一副,那年我單手插兜,不知道什麼叫對手。
然後一身隨意的打扮,不要什麼花里胡哨的擋眼板,眼鏡一戴誰也不愛,抬手就是一槍,一打一個不吱聲。
引得網友懷疑,這老哥以前是不是真干這個的。
更搞的是,土耳其大使館發現迪凱奇老哥火了之後,特地髮長文回應,是的,老哥以前就是干這個的。
抬出正兒八經的高級軍士履歷,一下子就徹底坐實了迪凱奇老哥真是個玩槍的高手......
但隨著網友的發酵,故事難免越傳越離譜了。
趁著在這股風,網上也出現了很多更多的追捧。
比如什麼乾飯哥不光成績好,就連比賽裝備都比別人簡單,純粹就是硬實力碾壓。
像是乾飯哥不用戴耳塞,準星上不用加濾光片,反而亞軍選手的準星則用了濾光片讓黑點更清晰。
順便還有踩了一腳其他國家的選手,說是加裝了什麼定位儀,可以幫助輔助瞄準。
類似的,網友也拉出同台的其他奧運選手,拆解彼此的裝備,說什麼鏡頭、防噪音耳罩一堆設備,結果還沒迪凱奇老哥打得准。
本著吃瓜吃透的精神,我們特地聯繫採訪了兩位,表示希望低調些的前世界射擊冠軍張指導和小張指導(張指導和小張指導均為化名),她們給世超好好科普了兩個項目。
首先,要和大家說的就是,網上傳的什麼乾飯哥裝備都比別人簡單、迪凱奇老哥的對手們就是差生文具多,這些說法其實有點誇張了。
因為兩位老師告訴我們,在職業選手特別是到了奧運賽場這種頂級較量中,更考驗運動員的心態和肌肉記憶,瞄準什麼的大家都差不多的,更別提什麼輔助科技加持了。
咱們先說十米氣步槍,可能大家對十米氣步槍靶子沒什麼概念。
張指導告訴我們,十米氣步槍的靶子(注意是整張靶子)大概就比哇哈哈瓶蓋略大些,裡面還分成了 1-10.9 環(沒錯,十米氣步槍和十米氣手槍的滿分環都是 10.9 環)。
而且在參加比賽時,氣步槍並不允許安裝 8 倍鏡,只有些普普通通的瞄準器,如果你從瞄準器看過去,就會發現靶紙上只有一個黑點。
從瞄準器里看過去是這樣的,你說瞄不瞄的意義還大嗎?
所以張指導告訴我們,十米氣步槍不靠瞄準:「基本上靠的是感覺,包括人體穩定性、動作和技術,只要動作一致性越高,那成功率就越高」,說白了就是靠「肌肉記憶」。
而當我們問到網上傳言的什麼海外選手利用濾光片、定位儀來輔助瞄準的時候。
張指導表示這都是個人習慣不同罷了,你平時用什麼配置訓練,比賽時基本就用什麼配置,不存在什麼人家用了科技來投機取巧,就好比你喜歡用機械鍵盤,他喜歡用薄膜鍵盤,沒什麼優劣,單純是個人喜好。
張指導還和我們說,如果硬要說有點奇怪的習慣,其實還得屬給中國代表團奪得第 10金的劉宇坤。
大家都需要用擋光板來遮住一個眼睛,只有他靠的是「擠眉弄眼」,關鍵是還拿了金牌......
雖然可能不像網友說的那麼神奇,但張指導也表示,盛李豪確實是天才選手。
他很小的時候參加比賽,穿的都是很破很破的射擊服,手套啥的裝備也很破舊,結果去參加全國賽,被別人家的教練看得心疼,跑去和盛李豪的教練說:「這小伙是個好苗子,咋穿得這麼破破爛爛的,給人家換點好的呀。
結果盛李豪的教練也有苦說不出,因為不是他不願意給好裝備,而是盛李豪就喜歡這些「老古董」 ,這麼穿很舒服就行了,破不破的壓根無所謂。
所以,盛李豪可能就把之前的不用太多輔助工具的習慣保留了下來。
說完氣步槍,隔壁的氣手槍其實也是類似。
就拿被說的最多的最直觀的射擊姿勢來說吧,迪凱奇老哥的姿勢壓根就不特殊。
咱就舉個老熟人,中國奧運首金得主許海峰當年姿勢,不也是這種手往兜里揣的酷酷造型嗎?
甚至國際射聯的文件里,畫的就是單手插兜射擊姿勢。
小張指導告訴我們,在氣手槍射擊的時候,「左邊的肩膀你要屬於放鬆狀態,右手單臂支撐,如果兩個肩膀同時用力,你會發現你整個落地的過程它就會比較艱難,但是你左手放鬆,右臂反而能輕鬆下來。」
所以運動員們非射擊手基本都是一個放鬆狀態,除了插兜,你想放肚臍眼前、放腰上都可以,「甚至有些國家運動員喜歡在腰上系一根繩子,然後把手放繩子上。」小張知道說,「就是看個人習慣。」
而對於迪凱奇老哥和其他對手對比起來,顯得人家差生文具多。
小張指導告訴我們,這很正常,有的人就是天生兩隻眼對焦能對得很好,可能他就不習慣擋住一隻眼睛,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那些別人專業的耳塞、射擊眼鏡啥的,也都是個人習慣。
比如迪凱奇老哥也還是戴了耳塞的
只有帽子這個事情就有點說法,小張指導說,因為按照比賽要求,站的靶位上會有燈照下來,前面的靶機也有燈,所以很多人就會選擇戴個帽子來遮光。
我們也去看了下迪凱奇老哥比賽,人家雖然沒戴帽子,也沒在眼鏡上做擋光處理,但他用一頭濃密的頭髮做了個造型,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可隔壁的老哥就慘咯,只能想點外力了。
小張指導甚至表示,很多選手弄點劉海擋光也很常見。
相較於隔壁的氣步槍項目,氣手槍相關的要求就少了很多,比如不用穿專門的射擊服,服飾上規定就兩條,鞋子不能超過腳踝、褲子得過膝蓋。
而迪凱奇老哥看起來更酷,可能是他長得就酷吧。
所以吧,總得來說,體育項目想吃吃瓜感覺還不輕鬆嘞。
差點就把其他奧運選手當成差生文具多的典型了,仔細想想,能上那個舞台的,能是普通人嗎?
撰文:八戒
編輯:江江 & 面線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ISSF:7 RIFLE RULES FOR :10m Air Rifle Individual 10m Air Rifle Mixed Team 50m Rifle 300m Rifle 300m Standard Rifle Team Events
ISSF:8 PISTOL RULES FOR 10m :Air Pistol Individual 10m Air Pistol Mixed Team 25m Pistol 25m Rapid-fire Pistol 25m Centre Fire Pistol 25m Standard Pistol 50m Pistol Team Event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差評X.PIN(ID:chaping321),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