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散春來、經濟復甦,餐飲業迎來了久違的煙火氣,大量餐廳亟待人才補位。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成都某酒店的廚師長王先生則透露,2月份後廚放出的招聘崗位比去年同期要多出近30%。
今年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在目前的餐飲市場中,用人單位更欣賞什麼樣的廚師?如何順利找到工作、進入更好的平台?為此,紅廚網對話了多位業內的大廚及管理者。
節後餐飲業廚師崗位招聘需求大增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餐飲行業的「春招」正式拉開了序幕。
由於去年底許多廚師提前辭職回家,再加上春節期間餐飲生意火爆,餐飲業用人崗位的需求量激增。據智聯招聘大數據顯示,春節後開工的第一周, 酒店/餐飲行業的招聘崗位數量便快速反彈,同比增長40%,在所有行業中排名首位。
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在西安洲際酒店工作的肖大廚分析,春節期間餐飲生意的大幅度回升,讓多數老闆對於今年的經濟形勢充滿信心,開始在就業市場瘋狂搶人。
在這種火熱氣氛中,許多大廚也摩拳擦掌,年前辭職的炒鍋師傅小吳剛從老家回到南昌,便順利找到了新工作,薪資從原本的5000升至7000,漲幅高達40%!
一個好的平台,不僅可以給廚師提供優厚的薪資,還能給予他們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質量更高的晉升機制。那麼,廚師可以通過哪些渠道找到新工作呢?
廚師跳槽人脈和履歷同樣重要
很多廚師準備跳槽時,會優先考慮在最佳東方、58同城等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但其實想要進入大平台工作,還有一些更為高效、穩妥的方式。
首先,行業內80%的人找工作靠「內推」,因此廚師一定要廣交朋友、擴展人脈。通過『轉介紹』方式入職,一般對餐廳規模、薪資水平、工作內容等方面都有大致的了解,相對穩定性較高,所以企業也更歡迎這類廚師入職。
肖大廚也表示,一座城市的餐飲圈子並不大,廚師在平時有意識地向上社交,可以讓同行變成自己的貴人,只要在圈裡有不錯的口碑,就能從「你找工作」變成「工作找你」。
其次,要想方設法進入規模成熟的餐飲公司工作,以積攢在「名企」的工作履歷。
青島喬記漁莊出品總監許子強則告訴紅廚網,招聘時一定會注意廚師的過往履歷,倘若有在連鎖餐企、星級酒店的工作經驗,通常意味著受過更系統的技術訓練,對烹飪也有著更深入的認知。
「初出茅廬的年輕廚師尤其要注意一點——想讓未來的就業道路愈加寬廣,寧願在大酒店中做砧板、打荷這類基礎崗位,也不要去一些街邊小店當主管。很多廚師因為有些老闆多給一點工資,就放棄了去往更大平台的機會,其實很不利於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最後,廚師找工作,實際上是一個向餐企「推銷自己」的過程,因此就要尋求更多的展示機會,增加自己在市場的「曝光量」,比如多參加一些行業展會、比賽,多加幾個廚師交流群,盡力去破解招聘求職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貴陽萬麗酒店行政總廚黃晰則建議,廚師可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做的菜品拍成短視頻,發布在抖音、快手等社交APP上,這樣不僅能讓更多管理者有機會關注自己,在面試時也可作為「作品集」,向用人單位更全面、立體地展示自己的烹飪技術。
今年廚師做到這五點更容易得到餐飲老闆的青睞
什麼樣的廚師更容易打動老闆,獲得晉升機會?餐飲行業復甦後,對於廚師有哪些新的要求?
紅廚網就這一問題與餐企管理者對話時,發現相對於刀功、火功等專業技術,他們更希望廚師擁有以下幾項「軟實力」。
一、有較強的執行力——管理者們不約而同地將這一點放在首位,可見它是一切的基礎。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紅餐網採訪時表示:「以前我們招聘,必須要讓廚師試幾道菜,以此來考核他的基本功扎不紮實;但現在我認為做菜的技術以及最終呈現的味道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他態度端正、執行力強,我們團隊就有能力手把手地教會他。」
如今,很多餐企都擁有獨立的研發工作室,菜品操作流程的標準化和培訓制度也日趨完善,甚至在有些分工明確的後廚中,每位員工只需掌握3~5道菜品的做法即可,因此廚師技術水平的高低已不再成為餐廳考核的首要因素,只要有將出品完整復刻出來的執行力,就能達到企業所期望的用人要求。
二、有獨當一面的勇氣和能力,是廚師從技術走向管理的必備素質。
據肖大廚回憶,他之前給一家酒店做技術顧問時,中餐廳的一位副廚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過節時,這位副廚主動堅守崗位,將假期讓給其他員工;當酒店有重要接待或會議前,副廚總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並在出品、人員上做好充足的準備;當後廚與樓面產生矛盾時,這位副廚站出來居中調解,為團隊清除了負能量……他既有魄力、又有擔當,並能主動幫上級分擔工作,在肖大廚與那家酒店結束合作之前,這位副廚已經順利通過考核,成為了一名廚師長。
三、有極強的抗壓能力。
一些餐廳為了提升廚師的工作積極性,會將績效工資的多少與菜品銷量掛鉤,之前三年由於疫情原因,多數餐企入不敷出,甚至有很多店選擇「躺平」,只要別賠太多就行。
而現在,餐飲行業幾乎已經「滿血復活」,各位老闆也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因此便給廚師制定了銷量要求、給廚師長制定了銷售額任務,為了完成目標,通常需要幾個部門一起策劃營銷方法、完善出品質量,並齊心協力將方案執行落地,這就需要廚師有極強的抗壓能力。
四、有控制成本、節約物料的意識。
疫情期間食材的捉襟見肘,讓許多管理者開始以提升出菜率、利用邊角料等方法降低食材損耗,因此廚師最好能具備這方面的意識,來達到節約成本、提升毛利的目的。
青島喬記漁莊出品總監許子強給紅廚網講了一段真實的經歷:「去年的一天,後廚在驗收原料時,有幾塊蔥姜掉在了地上,但由於當時員工們太過忙碌,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只有一個廚師看到並將其撿了起來,沖洗乾淨後又放回筐內,我非常欣賞像他這種愛惜食材、節約成本的員工,相信他一定可以很快升職,果然在不久後,他便在廚師長的推薦下做了熱菜主管。」
五、對營養學、養生等概念有一定認知的廚師,更受餐飲市場歡迎。
疫情後隨著消費者對自身健康關注度的提升,許多食客在外出就餐時也有了養生、保健方面的需求,例如食材要用綠色原生態的、調味強調少油少鹽、烹飪需以蒸煮燉燒代替煎炒烹炸……因而在一些中高端餐飲店內,亟需對營養學有一定研究,並擅長製作養生菜品的廚師。
結語
不同於以前老闆招大廚時要求「技術至上」,如今的管理者們更加傾向於擁有會執行、能抗壓、懂養生的優秀人才,因而在今春餐飲行業逐步復甦後,廚師們可重點提升這幾方面的實力,利用「內推」、提升「市場曝光量」等方法進入優質平台,以謀求更大的發展。
(作者:紅廚網李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