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女子從中暑到去世,不足10小時!這7類人,尤其要注意防暑

2022-07-06     健康160

原標題:警惕!女子從中暑到去世,不足10小時!這7類人,尤其要注意防暑

夏至已過,眼看著氣溫開始不斷上升,大家又到了靠空調「續命」時候,多少人每天早上打開天氣預報,一看溫度30+℃,頓時覺得心情崩潰,不想出門!

尤其是中午時出門,仿佛開啟「炙烤模式」,但凡給自己撒把孜然,烤肉的味道就有了~

正因天氣如此之熱,「中暑」一詞又開始頻頻活躍在我們身邊。

當然,小編在心疼戶外工作的朋友們生活不易的同時,更想帶大家搞明白,哪些信號說明自己中暑了?中暑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麼?酷暑之下,一旦中暑該如何及時處理?又該如何提前預防中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聊聊中暑的那些事兒~

一、

中暑這件事,還真不簡單

1

為什麼有的人很容易中暑?

說到中暑,大家再熟悉不過,很多人把都會把「罪行」歸於天氣太熱。難道真是天氣太熱,人才容易中暑嗎?

簡單來說,我們中暑可以賴天氣熱,但不能全賴天氣熱。我們之所以容易中暑,跟天氣的溫度、空氣的濕度、自身的體質及「所作所為」都脫不了干係。

只不過我們若長時間在「太陽公公」底下活動,體內的熱量積蓄和散熱速度會逐漸失去平衡,皮膚和肌肉中的血管會過度擴張,使身體大部分血液「聚集」在皮膚和肌肉中,從而影響心臟供血功能,導致皮膚乾燥發燙、頭暈嘔吐、血壓降低、心慌無力等症狀。

關於這類熱出來的中暑,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陽性中暑」,就是因天氣太熱或暴曬而導致的中暑。

咋感覺越說越熱

或許不少人還會有疑問,若是在家不出門,就不會中暑了?

當然不是,若是你在密閉性太強,通風不良,沒有安裝空調或風扇去散熱的環境下,也同樣會誘發中暑。

而且,就算你長時間待在空調里,也有中暑的風險。很多空調房環境濕冷、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身體熱量低、毛孔緊閉,影響排汗功能和散熱功能,這時你一旦外出,突然遇到強烈對比的溫差,就可能出現身體不適、頭暈腦脹、腹脹腹瀉等中暑現象。而這種不是熱出來、曬出來的中暑,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陰性中暑」~

此外,現在正處於炎熱的夏季,外加疫情未退,很多人出門需要長時間佩戴口罩,而密閉性較強的口罩,在高溫情況下也會影響人的呼吸機體和散熱功能,從而引發「口罩中暑症」。

2

人有人種,中暑也有「暑種」

一般來說,中暑也可根據症狀輕重進行分類,可簡單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像輕症中暑,多半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唇乾口渴、大量出汗、四肢無力等,此時需要迅速脫離溫度過高或過低的環境,及時進行補水,通常症狀可自行消除。

而重症中暑就沒這麼簡單了,還會熱出這三種「毛病」來~

熱衰竭:體溫高於38攝氏度,且出現全身不適、頭暈目眩、血壓低、呼吸困難等,人看起來可能會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摸起來皮膚發涼。

熱射病:體溫高於39.5攝氏度,身體除了感到頭暈目眩、口渴發熱之外,還可能出現意識不清、噁心嘔吐、全身無力、呼吸不暢、心跳和脈搏速度不穩定。

熱痙攣:熱痙攣一般多出與熱射病一起出現,主要表現為四肢肌肉群遊走性痙攣、肌肉痙攣時發生劇烈疼痛 。

簡而言之,人一旦中暑,輕則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忽然昏倒,重則全身多器官功能損傷或直接致死,其背後之危害,不容小覷~

熱死人,並不是句玩笑話!

二、

方法沒用對,身體更「遭罪」!

面對中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看醫生,而是用自己的「妙招」去緩解中暑症狀,殊不知,很多常見做法,反而可能會讓中暑更嚴重。

1

別亂喝「藿香正氣水」

說到藿香正氣水,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就是一種中暑神藥,夏季必備。

然而,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仔細觀察藿香正氣水的說明書,你就會發現裡邊主要用於外感風寒,理氣中和頭痛昏重等症狀。

再仔細看,你會發現藿香正氣水中除了含有十幾味中藥材,還含有40%~50%的乙醇。這個乙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精。

根據梅奧醫學中心在其熱射病指南中強調,中暑患者不能夠飲酒或者用酒精擦拭身體,因為酒精會干擾人體的體溫正常調節功能。不僅服用後不能駕駛車、船等,還可能讓中暑者體溫更高、熱量更散不出去、造成身體脫水、加重中暑情況。

所以,像因太熱太曬、高溫等原因的中暑,建議不要喝藿香正氣水哦~

但它對於暑濕氣類中暑症狀,還是能起到一定解表化濕、理氣中和的作用,像長期坐辦公室吹空調的室內工作者,由於在空調房待久了,一旦外出片刻就會感到室內外溫差大,容易暑濕中暑,可以備一些~

2

人中不能隨便掐!

掐人中是電視劇中常有的橋段,只要人中一掐,立馬就醒過來了。但是大家注意了,那是電視劇!

被掐的我是疼醒的!

現實中你如果對中暑較嚴重的人,使用掐人中的方法,不但不能將人救活,還可能耽誤急救時間。

因為掐人中可能會關閉氣道,讓本身就意識不清的患者感到呼吸不暢,從而導致呼吸困難、大腦缺氧,威脅生命安全。也就是說,並非什麼昏迷情況都能掐人中啊~

3

喝水也要「適量而至」

人在中暑後,不要急著大量補水,這是因為「單純」的水沒有電解質,人在中暑的情況下,體內的水分和鹽分處於大量流失狀態,突然性的大量喝水,很容易引起反射排汗亢進或造成人體內部電解質的失衡,還可能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使得中暑的病症加重,嚴重者還會引發熱痙攣。

此外,雖然中暑後不能大量飲水,但是可以喝點電解質水,進行快速補充~

4

一熱一冷,更要不得

中暑之後用冰水擦身、空調開最大、喝冰飲料等這種「一熱一冷」的做法,也是不對的!

因為人在太熱的時候,毛孔為了散熱為處於張開狀態,可一旦太快進入「冷環境」,會使得毛細孔快速收縮,進而影響排汗和散熱的功能,還會加重中暑症狀,甚至出現畏冷、發抖、感冒等情況。

再熱也別一回家就脫衣服

5

中暑後,應該這麼做

面對輕度中暑的情況,首先要迅速離開高溫環境,找到一個陰涼且通風的地方休息,也可適當適量補充些水分必要時,可以脫去部分衣物,有利於皮膚血液流動和散熱。

其次,面對重度中暑,對方已經意識不清時,在撤離高溫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對其進行局部降溫,可以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吹風扇、肌肉按摩等方式,加速身體散熱和血液流動,緩解中暑症狀。

最重要的是,當中暑患者情況較為嚴重,出現高燒、嚴重昏迷、抽搐等情況時,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在等待救援的期間,可以將其平臥,頭偏向一側,平穩的搬移到陰涼通風處。

總之,中暑事不小,處理不好,危害來找~

三、

夏日炎炎,如何避免中暑?

1

酷暑之下,容易「烤」倒這類人

沒有人想中暑,但總有那麼一些人,常常在夏季被中暑盯上~

此外,像中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也容易中暑,大家在夏天需要格外注意~

2

做對這幾件事,可預防中暑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如何預防中暑?答案其實很簡單。

首要的一步,就是日常做好防曬。外出時,選擇穿寬鬆舒適的衣服,戴上遮陽帽或使用太陽傘,也可隨身攜帶便捷式小風扇,咱就是說,儘量讓自己涼快,不要在高溫的陽光下被直射,不然曬黑曬傷是你,中暑的也是你。

其次就是要注意空調房的溫度要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換氣。當你從炎熱室外進入空調房,應提前將汗擦乾。切忌出汗後立即洗澡,更不能用冷水沖澡。

當然了,還得做好補水工作,人在高溫的天氣下,身體水分流失速度是很快的,要適當增加水分的攝入,不要非等到口渴才想起喝水。

最好是喝白開水、礦泉水、鹽水等這種簡單的水飲,而不是各種奶茶、冰淇淋、碳酸飲料。

此外,飲食也得注意,儘量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高脂的食物,夏季飲食可以清淡點,吃些清涼解暑的食物。別一邊火鍋燒烤,一邊空調冷飲,這一冷一熱的習慣,傷腸胃不說,對健康是真不好~

最後的最後,小編想說:最近高溫天氣如此「磨人」,出門真是即刻「融化」,大家快趕緊收下這份良心的「防暑秘籍」,愉快度夏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6f817ec219990c43d024f078370eb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