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美麗煙台的「生態密碼」

2023-08-28     大小新聞

原標題:綠「動」煙台·聚焦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美麗煙台的「生態密碼」

核心提示

煙台已對部、省交辦的7大類15小類共5275個排污口開展溯源排查整治,並於2022年10月全部完成核查銷號。

煙台加強入海河流水質的管控,開展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專項行動,完成重點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編制,推廣「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模式,加強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

加快城鎮污水基礎設施建設,4個區市率先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累計建成配套管網672公里。

21個直排海污染源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連年保持90%以上。

全面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關停燃煤機組47.65萬千瓦、關閉落後化工企業406家。

煙台成為國內首個承辦《蒙特婁議定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政策協調組會的地市。首個履約周期,全市24家重點排放單位按時、足量完成配額清繳履約,履約量達9074.9萬噸。

近2年內已有29家企業購買綠電約18700萬度,全市單位GDP能耗較「十三五」末下降11.07%,全省領先。

出台《煙台市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為重點,對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屬於落後產能的企業,依法依規堅決關停退出,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45%以上。

煙台在強化制度執行和問題整改上狠下功夫,建立落實「1+3」督導整改機制,清單化、責任化推進問題整改。

綠色,代表著蓬勃向上,盎然生機。

當下,人們對「綠色」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是在青山與綠水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最直觀體現,是一座城市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代名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放眼煙台,碧海藍天、空氣清新是煙台的標配;青山常綠、魚翔淺底是煙台的標籤。

將「生態保護」作首,以「綠色發展」為本,是實現城市價值最大化的必由路徑。煙台搶抓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機遇,先後捧回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空氣品質連續五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22年綜合指數改善居全省第一位。印發全省首部美麗建設規劃,出台全國首部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節能減排全省領先,是全省唯一連續17年完成節能目標的城市……

一路播種,一路收穫。「美麗煙台」背後,蘊藏著這座城市獨特的生態「密碼」,更折射出煙台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城市、美麗煙台」為導向,推動美麗煙台建設走深走實的鏗鏘步伐。

全國「獨一份」

煙台「打樣」海陸聯通閘口

俯瞰萊州灣,依舊是蝦蟹養殖連綿成片的場景,曾因養殖尾水氮、磷含量高而產生的富營養化問題不見了,海水如明亮的藍寶石,擁有著讓濾鏡都黯然失色的「果凍海」。

海水緣何這般清澈?以萊州青鱗鋪養殖區為例,合併原有的26個分散入海排污口,歸類為3個主幹排污口,再通過可種植吸附氮磷等營養鹽的耐鹽鹼挺水植物和膜生物反應技術,使尾水達到相關水質要求後再排放入海。

再將目光轉至同樣擁有美麗海灣的山東自貿試驗區煙台片區,據統計, 煙台片區臨海企業超3000家,但主幹排污口卻也只有3個。

26個變為3個,3000個對應3個。這背後,是全國首部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煙台市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帶來的直觀成效。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確定煙台作為全國入海排污口整治試點城市,要求煙台竭盡全力探索,儘快形成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2022年3月1日,辦法出台實施,成效顯著,全國推廣。

總結出可推廣的經驗,是示範創建的意義;創建工作形成的思路在實踐中轉化為經濟效益,也就實現了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煙台已對部、省交辦的7大類15小類共5275個排污口開展溯源排查整治,並於2022年10月全部完成核查銷號。「智」會加碼,建成全省首個入海排污口智慧管控平台,實現入海排污口整治「線上線下」雙控。

溯源而上,入海排污口的「煥新」,還離不開河流的「治理」。對此,煙台加強入海河流水質的管控,開展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專項行動,完成重點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編制,推廣「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模式,加強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同時,加快城鎮污水基礎設施建設,4個區市率先實現雨污合流管網清零,累計建成配套管網672公里。

從河流到海洋,從海灣「綠」到沙灘「白」,煙台美麗海灣建設的初見成效,不僅需要管理的「規範」,還需一灣一策「治海」理念的「到位」。煙台先是從點上突破,以萊州灣、丁字灣等海域為重點,深化三級灣長和網格化海洋生態環境管理機制,再從線上推進,建立煙台市灣長制信息管理平台,實現海灣巡查「雲監管」。

眼下,全市入海河流水質持續改善,21個直排海污染源實現穩定達標排放,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連年保持90%以上,煙台正以更加和諧的姿態擁抱綠色,融入自然。

還城市「清新」

刷屏的「煙台藍」成常態

一個城市環境好不好,「藍天白雲」與空氣品質是最直觀的體現。

這個夏天,煙台的碧海藍天、落日美景、紅瓦綠樹在各大網際網路平台上「圈粉」無數。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煙台市區環境空氣品質連續五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任務目標。

看得見的,是耀眼的「煙台藍」;看不見的,是於「最痛處」亮劍,向「最難處」攻堅。為還城市「清新」,煙台採取強有力措施防治大氣污染,每「微克」必爭。

緊盯「碳中和」目標,煙台從頂層入手,成立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印發《煙台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持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機制。煙台成為國內首個承辦《蒙特婁議定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政策協調組會的地市。首個履約周期,全市符合要求的重點排放單位全部按時、足量完成配額清繳履約,履約量達9074.9萬噸。修訂《煙台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建立揚塵污染聯合懲戒機制,對66家重點行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問題進行整治,對300餘家重點行業企業VOCs綜合治理。

推動大氣污染整治落地,市場手段的作用被愈加重視,資金是最直接的「催化劑」。煙台積極申請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助力煙台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20年以來,煙台市爭取上級專項資金12.5億元,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大氣環境治理,仍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今後,煙台將建立重大項目碳排放指標保障機制,定期更新碳排放指標替代源庫,並督促企業完成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填報,依法做好信息公開、數據質量控制計劃更新等碳數據管理工作,完成全國第二個履約周期的碳配額清繳履約工作。

向「綠」升級

企業「飯量」變小了

走進煙台興昊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廠區燒成車間,第四代篦冷機正在運行。作為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先進的第四代設備,可在較短時間內促使高溫熟料與冷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每噸熟料將比之前節約7.5千克標準煤。」公司負責人表示,在此之前,公司已對預熱器系統降阻改造,改造後綜合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2.8萬噸、綜合能源消耗年節省5200噸標準煤。

水泥、石灰、煤電三個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存量耗煤企業碳減排已成必然趨勢。作為工業強市,處於綠色轉型升級重要關口的煙台,重中之重是從製造業入手,減少企業「飯量」。

對此,煙台率先推行新建「兩高」項目能耗、碳排放、產能、煤炭、污染物五個減量或等量替代,全面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關停燃煤機組47.65萬千瓦、關閉落後化工企業406家。同時,強化對103家重點用能企業監督管理。據統計,近2年內已有29家企業購買綠電約18700萬度,全市單位GDP能耗較「十三五」末下降11.07%,全省領先。

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全過程,在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方面,煙台毫不猶豫。持續實施「四減四增」「四上四壓」,出台《煙台市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為重點,對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屬於落後產能的企業,依法依規堅決關停退出,化工企業入園率達到45%以上。

生態優先織錦繡,綠色轉型向未來。綠水青山不僅是煙台的「城市名片」,還是煙台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實踐證明,走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煙台可以做到,更可以做好。

規劃引領

下好生態「一盤棋」

「綠水青山」要向「金山銀山」轉化,只有看得到發展,才能記得住鄉愁。因此,有必要充分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初衷,感受壓力、激發動力,進而創建出以綠色生態為「根基」的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高質量創建,離不開高起點規劃。自2020年起,煙台先行先試,高標準打造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煙台樣板」,在全省首個城市層面印發《美麗煙台建設戰略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規劃綱要》秉承「綠色、現代、美麗、世界、活力」的戰略取向,提出全域「綠+」「青+」「藍+」「紫+」「金+」的「五色」戰略,也立足各區市資源優勢,為其提供了方向性指導。

當然,任何規劃都是系統性、長期性工程,需要在探索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依託《規劃綱要》,煙台又印發《美麗煙台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5年)》。《行動方案》對《規劃綱要》的核心目標任務進行了分解細化,並與「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划進行充分銜接。同時,為保障《規劃綱要》《行動方案》真正落地生效,煙台在強化制度執行和問題整改上狠下功夫,建立落實「1+3」督導整改機制,清單化、責任化推進問題整改。縱深推進市區兩級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實體化建設,鞏固協同共治的生態環保大格局建設,全面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當前,煙台正全力推進美麗煙台建設,積極爭創各類試點示範。今年,不僅八角灣、長島廟島諸灣入選國家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在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進展評估工作中也取得了全國第三的優異成績,正全力打造綠色生態城市、著力建設現代公園城市、加快構築美麗藍色海灣、持續打造世界食旅之都、加速形成活力安裕之城……

如今,煙台不僅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發布實施美麗城市建設戰略規劃的城市,也是全省唯一連續17年完成節能目標的城市。

山海一城,只此青綠,良好的生態是煙台最大的資源。護好一泓清水,守好一抹靚藍,處處可入畫的煙台正以更加嶄新的姿態,厚植新時代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綠色本底」。

YMG全媒體記者 童佳怡 通訊員 謝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642aedb548262c166fda31085c548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