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些二戰相關的數據統計來看,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上陣亡了45.5萬,這使得很多人認為日本在中國戰場上陣亡的人數最多。
只是令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其實只能排到第二,而日軍陣亡人數最多的地方其實是一個小國——菲律賓,那麼你知道日軍在菲律賓陣亡的人數究竟為多少嗎?
第一次菲律賓作戰
據悉日軍在菲律賓作戰的過程共計損失兵力49.8萬,比中國戰場上陣亡的人數還要高出4萬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軍在菲律賓的第一次作戰中,死亡人數非常少。
時值1941年,日軍部隊在本間雅晴的指揮下與麥克阿瑟所帶領的13萬美菲聯軍展開了一場較量,此次作戰中日軍僅僅死傷了1.4萬人。
第二次菲律賓作戰
後來等到1944年的時候,日軍與美軍再度於菲律賓展開決戰。也是在這一次決戰中,日軍的死亡人數高達45萬左右。
當時美軍準備先奪取萊特島,繼而將整個菲律賓把握在自己手中。雙方迅速做好部署之後,雷伊泰灣大海戰爆發。在這場海戰中日軍的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由資料來看,日軍當時損失了4艘航母、3艘戰列艦以及21艘其他類型戰艦,除此以外潛艇和戰鬥機也分別被摧毀了7艘和288架。
雷伊泰灣大海戰結束之後,日軍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完全喪失,這就導致日軍只能龜縮在呂宋北部、克拉克以西和馬尼拉以東的山區中。
為了能夠活下來,日軍在島上瘋狂躲避美軍,雖然他們順利在島上的山林間藏匿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可與此同時也造成了45萬人的死亡。
而日軍之所以會在菲律賓島上出現這麼多傷亡,一來是因為很多日軍死在了運輸途中,二來則是因為日軍的物資補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問題。
補充
最後我們不妨再來補充一點內容。據當時從菲律賓倖存的日軍回憶稱:等到1945年6月的時候,他們的手上僅僅剩下了三八大蓋和極少數的子彈。
且由於後來沒有足夠的糧食,部隊還不允許自殺,這就導致很多士兵最後直接餓死在了菲律賓島上。
而針對在菲律賓的第二次大戰役,日本一位叫藤原彰的歷史學家在《餓死的英靈們》一書中寫道,後來被某爭議性極大的「神社」供奉起來的日軍中:
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菲律賓島上被餓死或病死的。可想而知當時日軍在菲律賓究竟有多慘,不過對此日本也實在不值得我們同情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