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中任教經歷,所帶學生有省狀元和清北,孤勇者老張又遇新煩惱

2022-07-18     峽谷爆笑團

原標題:名高中任教經歷,所帶學生有省狀元和清北,孤勇者老張又遇新煩惱

昨天下午接到老張的電話,他從老家來省城辦事,想約我見一面。我趕到老張住的賓館,接上老張,我倆在周邊找了一個小餐館坐了下來,老朋友三年未見,吃什么喝什麼倒無所謂,主要是聊聊家常。

老張看起來比三年前老了不少,頭髮也白了不少,神情看起來有點沮喪。

01.不負重託,省城打下一片新天地

老張是一名教書匠,其實年齡不大,今年才38歲。因為從小家境不好,父親去世早,母親身體又不好,小時候受苦,人長得早熟一點,再加上書教得好,在學校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所以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一直都叫他老張。老張天資聰穎,讀書的時候就是個學神級的人物,小學只用了四年,16歲的時候參加高考,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23歲碩士研究生畢業,被省城一所重點高中直接招過去了。

老校長慧眼識珠,看他是個人才,不排資論輩,力排眾議,直接委以重任,最好的班交給他,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就是各校的強基班,而且一上來就是當班主任。從高一帶到高三,從2007年到2019年,周而復始,老張連續帶了四屆,老張也沒有辜負老校長的期望,自己的弟子出過兩個省狀元,一大批考上清華北大的,至於C9和985到底有多少,老張也記不清楚了。老張成了省城的名師,每年寒暑假,有老闆托關係找到老張,讓他為孩子補補課,價錢隨便要,但都被他謝絕了。

那12年是老張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榮譽拿到手發軟,鮮花和掌聲一直伴隨不斷,被很多學校邀請過去給新任職老師授課。在所有的報告中,老張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02.急流勇退,他做出了最艱難的抉擇

2019年的5月,老張決定離開省城。促使他離開的原因,主要還是家庭的因素,年邁的老母和妻子孩子還遠在兩百多公里的老家。妻子小王比老張還要大兩歲,兩人是初中同學,高中畢業後兩人確立了戀愛關係。妻子從大學本科畢業後,直接回到老家任教。老張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也一直都是小王照顧。老張和小王兩人2014年結的婚,孩子已經四歲了。前一階段,老母親突然摔跤,摔斷兩根骨頭,妻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顧老的,還要照顧小的,苦不堪言。也曾經想過動用關係,把老婆調到省城,但是雙方的老人都不願意過來。正好老家的一所民辦高中,聽說老張的情況後,學校老總親自跑到省城,邀請老張去他們學校任教,並許以重金。

2019年6月,送完最後一屆畢業班,老張正式向校長提出辭職報告。儘管老校長去年已經退休兩年了,但知道情況後,老校長依然給他打電話,希望他留下來,新校長也是再三挽留他。但想到年邁的老母親、辛苦的妻子、幼小的孩子,老張離開了這個自己奮鬥了12年的學校。離別的時候,老張流淚了。老張後來說,那一刻的他心裡頗有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和蒼涼。

03.敗走麥城,名師遭遇到了「水土不服」

2019年8月底,老張去了老家某民辦高中任職。學校的老總對其不錯,給他安排了一套住房,他把老娘、老婆和孩子都接過來一起共同居住。這個學校在當地只能算三流高中,所招的基本在普高線左右或者借讀的學生,生源質量總體比較差。老張也是從高一帶起,也是帶學校最好的班。聽說是省城來的名師,培養的學生有高考狀元、清華和北大,學校里很多學生家長托關係找人把孩子送到他的班上,似乎到了他班上就能考取清華北大。

開學第一天班會課,這些學生們就給老張一個下馬威,看著下面坐著東倒西歪的孩子,一個個打著哈欠,老張強打著精神,旁徵博引給他們高談闊論了四十多分鐘。講完後,老張發現學生的眼神依舊是迷茫和冷淡,沒有出現他意料中的驚喜和興奮,他仿佛一拳打在棉花上。開學第一課,給了這個來自省城重點高中的名師當頭一棒。

「萬哥,你知道嗎,這三年來,我80%的精力就放在管理上,教學只花了20%。」老張無奈地搖搖頭。維持課堂紀律,督促學生不要抄作業、按時交作業,每晚怕孩子溜出去,深更半夜去查鋪,成了老張的日常工作重點。以前在省城重點高中帶重點班時,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上完課就走人,學生作業寫不寫,寫得怎麼樣,他基本上很少關注過。至於課外的管理,更不用其操心了,那些學霸的家長們真是事無巨細,考慮得面面俱到。

三年中,他多次去網吧逮過逃課的學生,拆散過6對「鴛鴦」,收過27部手機交給家長,有的家長轉眼又給了孩子;去派出所領過打架受傷的孩子……

3年下來,老張心力交瘁,頭髮白了不少。今年高考,他帶的班40個人參加高考,1個達到一本線,11個達到二本線。據說,這是他們建校以來唯一的一個應屆一本生,老總拍拍他的肩膀,豎起大拇指,夸其不愧是省城來的名師。聽了老總的話,老張臊紅了臉。

談起回家三年來的感受,老張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現實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以前別人說我是名師,我自己也感覺自己確實是名師。說什麼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現在發現大錯特錯。學校之間的差距,根本還在於生源。政策傾斜早就了名校,優質生源也成就了名師。」

看著曾經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老張,如今變得如此無奈和心酸,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其實就老張而言,他不是失敗者,他是個孤勇者,畢竟他已經夠努力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5769d32cc316d83e2c31f6e49ce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