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藥物治療!《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發布

2024-10-18     川渝本地消息

近年來,我國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作為慢性疾病中的獨立病種及多種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

為進一步提高肥胖症診療規範化水平

保障醫療質量安全

維護患者健康權益

10月17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

《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

對肥胖症的病因學、流行病學、定義、診斷

評估、治療方式以及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

進行了系統性闡述

這是國內首部肥胖多學科診療指南

指南提出四項肥胖症的診斷標準,包括基於體質指數的診斷標準、基於體型特徵的診斷標準、基於體脂比的診斷標準、兒童青少年肥胖症的診斷標準。其中, 基於體質指數的診斷標準指出,在我國成年人群中,BMI(體質指數)達到或超過28kg/㎡(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為肥胖症。為指導臨床診療,指南建議對肥胖症的程度進一步分級:建議BMI達到28.0kg/㎡且低於32.5kg/㎡為輕度肥胖症、達到32.5kg/㎡且低於37.5 kg/㎡為中度肥胖症、達到37.5kg/㎡且低於50kg/㎡為重度肥胖症、達到或超過50kg/㎡為極重度肥胖症。

指南明確

肥胖症治療有多種手段,主要包括:行為心理干預、運動干預、臨床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外科手術治療以及中醫藥治療等。

藥物治療方面,指南強調,目前在我國共有五種藥物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批准用於成年原發性肥胖症患者減重治療,包括 奧利司他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我國目前尚未批准用於治療遺傳性肥胖症的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應用藥物治療肥胖症應該嚴格把握適應證、規範使用,需要在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及有無禁忌證後方可起始應用,同時在使用藥物減重的過程中也需要定期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規律隨訪,監測藥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據情況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同時 明確減重藥物適應,當超重且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合併症,如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心血管疾病等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 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減重藥物治療。肥胖症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可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減重藥物治療。 指南對批准用於成年原發性肥胖症患者減重治療藥物的具體應用減重藥物反彈風險進行了說明。

指南強調,近年來數字健康工具,如可穿戴設備、移動健康應用程式、遠程監測設備等在肥胖症管理中得到研究和應用。在制定減重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患者心理預期,通過醫患共同決策,綜合使用不同手段,以期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查看指南原文

國家醫保局規範醫保藥品外配處方管理!「紙質處方使用量大」等5種情形必查

444個醫療器械產品獲批註冊!重慶有

涉案金額20餘萬元!重慶打掉一處回收「醫保藥」黑窩點

文章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文章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點點贊

點分享

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f5af99ef43e072fb645b4ee69129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