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人在移動影像上打敗過華為和蘋果

2023-03-24     懂懂筆記

原標題:從沒有人在移動影像上打敗過華為和蘋果

「遙遙領先」,這是余承東在華為春季旗艦新品發布會說到的這個詞,這個詞也是一系列新品的真實寫照,從旗艦華為P60系列、到新一代摺疊屏旗艦華為Mate X3系列,從「錶王」華為WATCH Ultimate,到華為FreeBuds Pro 2 +,一共28個行業第一或是最佳。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產品是旗艦華為P60系列。距離P50發布時隔兩年,在受到美國制裁近四年之後,P60系列的回歸代表著華為手機業務回到了正常的節奏上來,並且還在制裁中生生被逼出了各種技術的「遙遙領先」。

在用戶心中,華為與蘋果是不同的技術路線,但這兩個是業界拍照最好的手機,是移動影像的雙塔。這一次P系列加載華為最先進的自研XMAGE系統,將影像的能力現提升一大階,使得華為這一極更加「亮」眼。

01 」

再突破,再引領

作為華為的旗艦,P系列給用戶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標籤:拍照和顏值。拍照最好,設計最美。正如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在發布會上稱:P系列的發展史就是移動影像的發展史,華為P系列持續引領手機工業設計。時隔兩年歸來的王者,P60在兩個標籤上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

從設計上看,一個「不一樣」、一個「不規則」特別搶眼。

P系列在配色上一直引領行業方向,這一次使用業界首創的「凝光貝母工藝」,以手工製作於背殼中加入天然礦物粉,讓機身凝聚光澤,這是全新的洛可可白配色。這一配色的機身如天然珍珠貝母般擁有自然紋理,重要的是每一部手機的紋理都不一樣,所以每一部手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發布之前幾天華為將這個配色做成海報放出,用戶大呼驚艷。沒想到現場看的時候,實物比海報還美。

此次P60增加了一個Art系列,更加追求藝術感。P60 Art採用創新性「海島」鏡頭模組設計,打破常規的設計語言,雖然看上去是不規則,但細節之處盡顯高端藝術感。

這種「不一樣」和「不規則」可以說是手機設計史上的一次大膽嘗試,打破人們對手機的固有印象,這也或許會為手機設計打開新思路。

從影像上看,華為P60系列搭載了全新的超聚光XMAGE影像系統,對移動影像光學系統架構進行全鏈路的升級,為行業帶來了一場「光的革命」。

我們知道,暗光拍攝是極大的挑戰,進光量是關鍵因素。此外,光是影像中的關鍵因素,通過光影,圖片更有質量、更有層次。有「光」才能出大片,以前只有專業的攝影師能夠用好光,但是今天這種情況變了。

近兩年長焦鏡頭開始在手機中普及,但是由於進光量不足,在晚上這個鏡頭無法發揮作用,長焦遠景成是一個行業性難題,更是用戶的一大痛點。同理,用微距拍特寫是用戶很喜歡的場景,但是暗光中拍微距,很難拍清楚。這些痛點被P60很好的解決了。

P60系列打破現有的潛望式長焦架構,搭載超聚光夜視長焦,對光路進行了重新思考和設計,在精巧的長焦攝像頭中顛覆光被彙集的方式——首創聚光鏡群,通過聚光鏡的弧面匯聚更多光線,實現F2.1超大光圈,結合RYYB超感光傳感器,使得整個長焦攝像頭的進光量提升178%,實現了業界最大長焦進光量。

華為P60系列還首發超聚光主攝,配備了F1.4-4.0物理光圈十檔可變,當光圈值為F1.4時,結合大光圈高透光鏡群,大幅提升鏡頭對光線的「採集率」;RYYB超感光傳感器,在像素層面增加40%的進光量,大幅提升攝像頭的感光能力。

可以說,P60最大的突破是「光」,夜景中用戶不再受限,無所謂光線、角度、時間與地點,真正可以隨手拍大片。電影攝影師高偉喆在現場展示了他在北京胡同里拍的一張夜景,胡同里有各種不同光源的燈,但是依然清晰地拍出遠處的白塔。華為P60系列影像大使袁泉宣隨手一拍,可以捕捉夜色里的古建築豐富的色彩,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 02 」

積跬步,成壁壘

拍照更好,這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手機的攝像頭數量、傳感器尺寸、像素數量、鏡頭規格、處理算法等等。手機這麼一個小小的體積內,要將每一項技術不斷創新,並且相互協同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這是對技術極大的挑戰,過去十幾年間華為不斷在影像上創新、疊代、積累,進行體系性的投入。

技術創新體現在產品上,每一代P系列成為行業影像能力升級的標杆:華為P9系列首次在業界採用雙攝系統,推動移動影像開啟雙攝時代,打破鏡頭的局限,也打開了移動影像更廣闊的空間;P10系列的人像鏡頭,以及光學防抖和雙攝變焦技術,堪稱真正的人像攝影大師,手機也能拍出專業單眼相機的質感;P20系列首創AI攝影和超級夜景,實現了從雙攝到三攝的跨越;P30系列引入超感光傳感器和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並首次採用RYYB像素陣列,讓用戶所見更遠、更清晰;P40系列可實現10倍光學變焦,帶來全時段、全焦段的超清畫質拍攝體驗,開啟華為計算影像時代;P50系列採用超級雙影像單元,引入原色引擎,推出「計算光學」,帶來超越物理極限的技術,締造影像系統新傳奇。

你會發現,P系列的逐代進化中,在硬體、軟體、算法等各個維度都在不斷推進,這也是華為影像為什麼可以做得出此出色的本質。首先,華為有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不是簡單拍大片,而是當手機可以隨手拍出大片時,將會對用戶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改變。其次,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系統性地創新,打破各種固有的束縛。然後,經過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創新,慢慢積累出一套獨立的華為XMAGE影像系統。這正是華為在移動影像發展上的底層邏輯:以完善的技術體系、獨立的發展路線和遠大的影像願景作為引領行業的支撐。

這一次P60可以實現前所未有的影像新高度,也是光機電算全鏈路的技術體系的創新。

光的突破前面已經說過,再來看看機的部分。主攝引入了可變光圈結構,通過環形磁場微控馬達,驅動6片18邊的金屬葉片進行精確地開合,實現光圈大小的精準控制;長焦引入了長行程滑軸變焦鏡群,支持超長機械形成的移動對焦,最近對焦距離10cm及以上。一枚鏡頭即可覆蓋遠景、微距等多種場景的拍攝,變焦平滑,充滿細節。電的部分,感光面積進一步升級,使用RYYB濾色陣列,在像素層面大幅提升進光量,增強攝像頭的感光能力。算法上,載了全新的AI質感圖像引擎,這使得手機有更強的感知和更強的圖像處理能力,成像真實性體驗達到全新高度。

向著遠大的目標,系統性地投入,各種技術彼此協同實現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華為影像技術在不斷地積跬步中,建立起自己高高的競爭壁壘,這也是華為影像的底氣所在。

「 03 」

極簡vs極致,雙塔比肩

你隨便問一位用戶:哪個品牌的手機拍照好?得到的絕大多數答案中,只有蘋果與華為。這可以說是移動影像的雙塔。

從成像效果來說,華為與蘋果不太一樣。蘋果手機在圖像處理方面一直以來都表現出色,特別是在色彩還原和圖像細節方面,照片看上去更自然、更真實。華為手機更注重照片的色彩還原、對比度和細節表現,圖片看上去更美,更能激發用戶的愉悅感。

這背後是蘋果與華為不同的影像風格:蘋果一向追求極簡主義,無論是外型設計還是影像功能,拍攝體驗優秀的同時簡潔易用。而華為追求極致,通過技術創新滿足用戶對美的極致追求,並且通過不斷突破,帶來更多的移動影像的可能性。

用戶只會通過表面的成像效果來選擇品牌,而這背後本質上是技術體系的比拼。在移動影像的發展中,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非常爆的噱頭,但這多是短期吸引用戶的營銷方式,是以階段性的影像能力強化謀求出貨量的增長,可能會有一兩個亮點。有時候,你會覺得這個創新是不是跟蘋果、華為很接近了?但是你會發現那是不可持續的。移動影像是個複雜的問題,一招鮮也只能是一時快,沒有體系能力地積累,就不能形成連續創新、連續突破,更不能持續領先。蘋果和華為雖然影像風格不同,但是在技術的系統性建設上是一致的。

為什麼系統性很重要?舉個例子,建一座大廈,首先是需要前期的規劃、勘測、設計,然後要打很深很堅實的地基,我們知道有的大廈光地下室就有8層,下面越穩,大廈才能建得更高。地基採用什麼樣的結構,下挖多深,承重柱(打樁)怎麼打,打幾根,還有牆體構型,以及向上每一層的紮實程度,這些都是大廈能「長」多高的決定因素。

蘋果與華為之所以可以成為雙塔,因為他們是行業內唯二擁有體系自信的移動影像引領者,體系性是蘋果和華為在願景引領下,長期持續投入、積累沉澱下來的優勢,有地基,打了堅實的樁,樓層有清晰、穩定的構架,向上成長會很快並且很穩。雖然其它廠商一直在追趕,但是很難超越。

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各大廠牌在發布新品的時候都願意跟蘋果、華為對比,只有跟行業最強的對比,才能彰顯出自己的能力進步。蘋果和華為長期被掛在友商的每一場發布會上「打「,這也是他們行業地位的真實寫照。

一個叫極簡,一個叫極致,移動影像雙塔,比肩對望,傲視群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d80c75d14a4db2f9baa2618eda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