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科狀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大拒絕:決不能錄取這種學生

2022-07-20     劉小景

原標題:重慶文科狀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大拒絕:決不能錄取這種學生

重慶文科狀元何川洋,高考659分被北大拒絕:決不能錄取這種學生

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難得不是考上大學。

因為現在大學都在擴招,各個層次的大學都很多。

參加高考的學生,大部分都能考上大學。

真正的困難是考上理想的大學。

隨著大學生的逐漸飽和,大學學位早已被剝奪了優待。

只有頭部大學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優勢明顯。

高中那些學的沒日沒夜工作的同學,也不過是想提高一分,增加上個好大學的可能性。

高考高於600分,在任何一個省份或地區都是優秀的成績。

就算考不上清華北大,也可以去很好的985大學。

然而,有一個學生高考考了659分,卻沒有一所大學願意錄取他。

為什麼?

高考是學生時代最大的坎。

高考成績好的學生有可能走上富裕之路。

高考沒考好的同學,以後要更加努力去追趕。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遠超他人,父母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寒門學子之所以想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改變命運最快的方式,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前幾天的熱搜,本來寒門出貴子就不容易,卻還被別人說是小鎮做題家,讓人寒心!

高考的公平性不容質疑。

一旦發現考生通過各種捷徑影響高考成績,將嚴懲不貸。

很多同學因為成績不理想而復讀,但是659分的高分有必要復讀嗎?

你說659分是在復讀什麼?

去清華北大都沒問題了。

但是有人考了659分,復讀了。

他就是重慶文科狀元何川洋。

這是怎麼回事呢?

何川洋從小成績優異。

他的父母也是高學歷的幹部。

所以何川洋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學習努力,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

老師說何川洋的分數讀一所985名校沒問題。

老師這麼說也是有道理,因為何川洋的分數只能說是上等但是不是拔尖。

父母聽了老師的話也很開心,對何川洋日復一日的努力也很滿意,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到孩子的地方。

2006年何川洋的父親何業大為了讓兒子高考加分,利用職務之便改變了何川洋的民族,將漢族改為少數民族「土家族」,以求高考加分。

但是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父母的事跡很快被曝光。

一時間,他們三個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們的父母也因此被辭退,受到了相應的懲罰。

北大雖然和何川洋簽了擬錄取協議,但還是拒絕了他的錄取。

與此同時,其他幾所名校的招生辦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何川洋瞬間跌下狀元神壇,不得不參加復讀。

父母「畫蛇添足」,最終什麼也得不到。

雖然這些幫助不能為孩子的學習提供太多的幫助,但家長們還是用自己的方式鼓勵孩子。

在合理的情況下,任何鼓勵都是值得提倡的。

但是,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心儀的大學,會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

這樣的方法顯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被發現後,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正常高考,嚴重的甚至可能徹底改變孩子的一生。

面對輿論壓力,何川洋2010再次參加高考,以674分的成績成功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14年畢業,何川洋進入農業銀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很多人驚嘆,而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家長希望考生有更好的成績是很正常的,但是和學生相比,家長要擺正心態。

高考考生為了進入高考考場付出了很多努力。

高考成績,也是他們終於為自己十幾年的努力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如果這時候家長多此一舉,不僅影響考生的錄取,也是對考生努力的不尊重。

高考作為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平台,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已經使用了所有最先進的反作弊手段。

這不僅是為了保障高考的公平,更重要的是為12年努力的同學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

正是因為這種全民的關注和公平,才讓高考沒有了藏污納垢的空間。

與其絞盡腦汁投機取巧,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

在路上,生活不會總是那麼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坎坷。

有的人在跌宕起伏中沉淪,有的人在跌宕起伏中爆發。

顯然,何川洋屬於後者。

他的故事既是對自己的鞭策,也是對世界的警示。

對於每個剛參加工作的人來說,難免會遇到經驗豐富的前輩,他們會過來拍拍你的肩膀說:「小伙子,你還是不懂。」

這個時候,我們要勇敢地對所謂的「老人言」說不,不跟風,不逢迎,不低頭,不放棄原則,不辜負人性。

最後,不要輕易放棄。

即使面臨很大的困難,也不要輕易放棄。

學會堅持,堅持下去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總之,要好好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學生就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輕易被外界擊倒,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85c437537be28ed6e39d8350886b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