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發力了?一個男四,憑啥出圈?

2023-09-19     橘子娛樂

原標題:他開始發力了?一個男四,憑啥出圈?

一句話概括2023年的娛樂圈:

主角靠邊站,配角上桌吃飯。

年初的反黑刑偵劇《狂飆》,最先打響這一槍。

張譯的演技不用多說,飾演的警察安欣成了黑道角色心中的「白月光」。

但真正爆紅的,卻是從買魚小販成長為黑幫大佬的高啟強,以及演員張頌文。

十年演戲無人識,一朝「強哥」天下知。

「配角出圈」這股風,一刮就沒停下來。

從《狂飆》中的霸氣大嫂陳書婷,到《長月燼明》的「腹黑白蓮」葉冰裳。

從《偷偷藏不住》的搞笑妹控桑延,到《我的人間煙火》深情霸總孟宴臣。

從《長相思》隱忍溫柔的相柳,到《雲之羽》高冷狠厲的宮尚角。

一般來說,主角比配角的妝造更講究、戲份更多,劇組宣發時也會有所側重。

主演的咖位、知名度,包括粉絲體量一般也遠超配角演員。

怎麼配角反而成了觀眾眼裡的「香餑餑」呢?

其一,跟角色本身的魅力有關。

過去那些影視劇中的配角之所以常被忽略,就是因為他們大多被當做襯托男女主的工具人。

「惡毒女二X深情男二」基本成了標配,人物扁平、人設簡單,跟背景板沒啥區別。

一個角色要成功必須足夠立體,人物須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慾,能彰顯人性複雜。

《狂飆》中的高啟強雖然是個黑老大,但觀眾卻對這個反面角色討厭不起來。

根本原因就是:張頌文精彩的演繹,讓觀眾對高啟強產生了深刻共情。

親情線的刻畫:

13歲父母雙亡,他一個人拉扯弟弟妹妹長大,個中艱難不言而喻。

家境貧寒,為了省錢只能買一碗「豬腳面」,妹妹吃豬腳,弟弟吃面,自己喝湯。

友情線的刻畫:

除夕夜被打的鼻青臉腫送進公安局,安欣遞來的一盒餃子,讓他第一次感受到尊重和溫暖。

儘管黑白兩道善惡殊途、「相愛相殺」,卻還是銘記你的恩情、護你平安,想和你一起吃飯。

成長線的刻畫:

想做個老實巴交的小魚販,靠雙手謀生活,卻因為身處底層飽受欺凌壓榨、侮辱傾軋。

高啟強的「黑化」之路,摻雜了小人物的無奈和悲涼,多了些「不得已」的味道。

觀眾在他身上產生情感投射,所以對他有同情、有憐憫。

國產劇的男主大體分成兩類:成長型或者Bking。

很多編劇塑造配角還行,一旦要刻畫男主的成長線,就開始暴露真實水平。

對於BKing男主的塑造,又很容易滑向「油膩」、「輕浮」。

男配可以承載更多種可能性,戲份雖少但張力更足,自然更出彩。

網劇《漫長的季節》中走紅的「小啞巴」傅衛軍,在劇中是一個殺人分屍的狠人。

陰狠乖戾的「混混」,面對喜歡的女孩直率又純情,面對姐姐懂事乖巧又溫順。

角色的反差魅力,加上無台詞表演對演技的考驗,讓演員蔣奇明收割了一大波女粉。

歐陽娜娜和李一桐在綜藝里狂贊他帥氣,Angelababy甚至花錢買他的自拍。

電影《孤獨一擲》中飾演阿才的孫陽,比主演張藝興討論度更高,也是同一套邏輯。

他是詐騙窩點的混混,是殘忍狠辣的打手。

但他會冒著生命危險放安娜一條生路,會為了兄弟情義甘願犧牲自己。

《長月燼明》中的女配葉冰裳為什麼能紅?

因為這些年觀眾的審美取向,早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起愛情至上的女主,「遠離男人,最愛自己」的女配反而更受歡迎。

清純小白花陳都靈演「菩薩面蛇蠍心」的惡女,這波反差也驚艷了觀眾。

受一些審查制度的影響,主角一般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保持「偉光正」的形象。

這樣的角色美則美矣,然而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一旦配角人設更立體,具備人物弧光,演員演技細膩,就很容易出圈。

其二,跟觀眾心理預期有關。

有些主演一旦創造了某個經典角色,就會陷入一種尷尬處境:

不管後來怎麼演,觀眾都帶著厚重的「角色濾鏡」,把演員和角色綁定成一體。

《甄嬛傳》之後,孫儷接演過《辣媽正傳》、《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劇。

但觀眾看到新劇里的孫儷,腦海里第一反應還是「甄嬛」。

還有一種情況是:

演員在綜藝真人秀、直播短視頻平台上頻繁露臉,喪失了神秘感。導致觀眾難以入戲。

鄧超在上跑男之後,憑著搞笑吸了不少粉,但也在演藝事業上付出了代價。

他再出演嚴肅戲份,觀眾聯想到各種搞笑名場面Cut,很容易出戲。

從演技派走向綜藝咖,這條路走過去容易,走回來卻很難。

電影《封神》導演烏爾善就規避了這一點,全球選拔演員,刻意挑了一批新面孔。

觀眾對新人演員沒有熟悉度,反而更容易入戲,沒有心理預期,也更容易獲得驚喜。

不知名小演員的知名度低,也意味著基本盤小,漲粉空間大。

封神質子團能成功為「內娛老公」補貨,也足以印證這一點。

還有一種就是演員帶給觀眾的心理預期。

魏大勛之前在各種綜藝里都是「搞笑男」的人設,或者被嘲「內娛普男」。

但是在電視劇《我的人間煙火》中,男配孟宴臣「高冷霸總」還真被他成功演出來了!

尤其在男主宋焰人設槽點頗多的對比下,潑天的富貴一下就輪到了魏大勛。

近一周累計關注度48.17億,漲粉88.8萬,遠超主演楊洋。

其三、跟資本方干涉有關。

影視劇為了提高收視率,通常會選擇「知名演員」或「流量藝人」擔任主演。

這些主演如果加入的是編導一體的劇作團隊,就得有為他人做嫁衣的心理準備。

主演再好那也是別人家的,為了捧自家孩子,在劇本的戲份創作上就必須下點功夫。

最近熱播的《雲之羽》,導演和編劇是同一個人——顧曉聲。

熱知識:顧曉聲=GXS=郭小四=郭敬明。

可能是被觀眾罵怕了,郭敬明這次換了個新馬甲署名。

男女主定了虞書欣和張凌赫,男配全用自家公司最世文化旗下的藝人:

男三金繁(孫晨竣飾)、男四宮遠征(田嘉瑞飾)、男五寒鴉肆(歐米德飾)。

郭敬明曾經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偏愛的角色一般都會以「G」開頭取姓。

《小時代》中的顧里和宮銘,《雲之羽》里的宮門四子。

演員田嘉瑞在疊加了「自家孩子」和「G姓開頭」兩層buff後,一路開掛。

首先是角色人設,比起「戀愛腦」的男主,「腹黑」的男二,宮遠徽的角色更具備「反差性」。

他在一聲聲「哥哥」中蜜汁自信,又一聲聲「姐姐」中完成奶狗與狼狗的一鍵切換。

傲嬌又狠辣,還有點「茶里茶氣」的單純可愛,人物的複雜性讓宮遠徽這個角色特別吸睛。

劇集播出後,宮遠徽因為角色討喜,也受到了觀眾熱烈討論。

其次是戲份安排,宮遠徽雖然是男四,但是他的故事線卻是全劇最虐的。

郭敬明擁有多年編劇經驗,熟知「美強慘」人設對觀眾的吸引力。

故事線虐,觀眾就容易陷入「意難平」的情緒里,這種情感也會投射到角色和演員身上。

有些觀眾就會化身成粘性很強的忠實粉絲,這一點從田嘉瑞的相關數據就能看出:

超話簽到量超過了男主張凌赫,角色話題抖音播放量超過了女主虞書欣。

另外,《雲之羽》這部劇在OST的製作上也下了很大功夫。

請了張傑、毛不易、希林娜依高、周傳雄、陳楚生這類實力派歌手,也分了兩首給劇中演員。

一首分給了女主虞書欣,另外一首卻給了身為男四的田嘉瑞。

郭敬明甚至親自操刀歌詞創作,生怕別人看不出他疼自家孩子。

(就是這個詞有點難評…)

主角用手寫(or用腳),配角用心(or用腦)寫。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郭敬明之外,典型的還有於正。

《延禧攻略》里,男主雖是聶遠飾演的皇帝,但是人物弧光最驚艷的卻是許凱飾演的男二富恆。

甚至很多人誤以為他才是主角,但其實真正的主角是聶遠飾演的皇帝。

許凱也憑藉角色紅利,實現了一舉成名,躋身當紅小生的行列。

其四、跟團隊後續營銷有關。

還有一些主角演員,雖然公司幫忙對接的資源很好,但是在話題營銷上未必比得過新人演員的團隊。

《雲之羽》開始主打的賣點之一,就是虞書欣X張凌赫在《蒼蘭訣》之後的二搭。

按道理來說,頂著長珩仙君X小蘭花的知名度,「衫羽欲來」CP熱度應該不低。

結果被劇中男配女配的「夜色尚淺」CP狠狠反超。

《雲之羽》上官淺飾演者盧昱曉團隊,通過劇集片段、片場花絮、海報拍攝等內容製造熱搜話題詞。

女二男二的cp營業比男女主還勤快,也導致了磕男配女配的cp粉數量比磕男女主的還多。

還有一些團隊,熱衷營銷女配「艷壓」女主。

《斛珠夫人》播出後,女二陳小紜被部分網友評為「劇中唯一亮點」。

她親自下場回覆:「冪姐是我的偶像,也是非常敬業肯吃苦的藝人

《沉香如屑》開播當天,網上出現了「孟子義艷壓楊紫」的相關熱搜話題。

也引發了網友關於「艷壓」話題的討論。

其實,不管出於以上哪種原因。

在橘看來,「配角上桌吃飯」都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一方面,它或許是觀眾「苦流量明星久矣」後的叛逆。

另一方面,它也向影視劇市場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

過去那套「演員等級制度」該鬆動了,番位和咖位決定一切的時代,也許要過去了。

最後一句

你鍾愛的配角是誰呢?

歡迎和橘聊一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4009aaf95cf2bbb93f6a300985f15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