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北宋宰相走一步算一步,誤國誤民,人人喊打

2023-11-16     車解讀

原標題:靖康之恥,北宋宰相走一步算一步,誤國誤民,人人喊打

如果說皇帝英明、宰相能幹,那是太平盛世、最佳搭配;

如果說皇帝英明、宰相弄權,或者皇帝昏庸,宰相忠心,那國家還有一絲希望;

如果說皇帝昏庸、宰相羸弱,那這個國家就是無可救藥了。

北宋末世,就是這副模樣。

書畫皇帝

金兵打來的時候,宋徽宗匆忙將皇位傳給太子趙桓(

宋欽宗雖登大寶,但內憂外困,只有先把敵人打發了再說。所以金兵第一次奔襲汴梁,只用6萬人就逼得北宋割地求和。

金兵退去後,宋欽宗開始著手整頓內務,先後將北宋六賊趕盡殺絕,並啟用一大批新的官員。

但一個政權短期內這樣大面積的換血,肯定會對政局造成極大的波動,而且新換上來的人,執政經驗不足,也不一定能夠馬上就接好班子。更何況是在有戰事的情況下,這就更考驗他們的執政能力了。

北宋的最後2任宰相之一——

唐恪一上來就出了一大昏招,在

這會還用開嗎?不開也知道結局,皇帝讓你上來就是要替他解決問題的,你卻當了一個「和事佬」。

就算議和吧,你得把自己保護好,才有議和的資本。可是這個唐恪卻應金人的要求將所有勤王之兵解散,相當於將自己的雙手反綁,毫無反抗,以示對議和的誠意。

我只知道當年

果然,宋軍繳械投降後,金軍依然不依不饒,沒有任何收手的意思,一直打到汴京城下。

這時,唐恪又出招了。他建議宋欽宗趕緊逃跑,保住性命,以圖後計,就像當年

這一招也不能說是昏招,畢竟對於當時的宋欽宗來說也算是一種選擇,但對於國家大計來說卻昏得不能再昏。這就如同小孩子下象棋,走一步算一步,管它結局是怎樣?

人在做,天在看,唐恪的一舉一動汴京城的老百姓都看著呢!當金軍將汴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四處勤王之兵又裹足不前的時候,人們的憤怒達到了頂點。

在一次巡城的過程中,唐恪被憤怒的人群圍攻,差點兒被堵住,最後在策馬狂奔之下,才脫出險境。從此,唐恪嚇得門都不敢出,向宋欽宗請辭。

後來,宋欽宗被俘,金人慾立

不知是出於羞愧還是咋地,唐恪自知無臉見人,後來服毒自盡,也算還有一點兒勇氣。

(明天繼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3be42ab9edc638561a86646e2c890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