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開始強勢反攻,《月光騎士》及時幫漫威救場

2022-04-12     8分電影

原標題:DC開始強勢反攻,《月光騎士》及時幫漫威救場

漫威和DC之間的新一輪競爭,比復聯和正聯之間一邊倒的比拼要有趣多了。

DC方面詹姆斯·古恩執導的《X特遣隊》及衍生劇《和平使者》口碑上乘,然後獨立成篇的《新蝙蝠俠》沒有令人失望,全球票房告捷;

又加上順利在中國內地上映,一時間是風生水起,頗有逆襲漫威的勢頭。

漫威這邊呢,2021年中國市場票房為零,不只是丟掉了這塊重要的大蛋糕,更有作品出現了票房口碑雙撲街的情況。

也好在是《蜘蛛俠:英雄無歸》挽回了顏面,才不至於直接走了下坡路。

進入流媒體時代,競爭不再只局限於電影,劇集也是必須維護的部分。

因為東家迪士尼顯然比華納那邊的決策要更快,漫威在劇集上依然對DC保持著絕對的領先優勢。

也就在《新蝙蝠俠》為DC吹起反攻號角的時候,漫威依靠這一部新劇穩住了。

《月光騎士》

豆瓣開分8.9,截止發稿降到8.7分;

IMDb7.7分,比較一般般;

爛番茄新鮮度86%,爆米花指數94%,拉高口碑的重要指標。

如果要把目前的漫威Disney+劇集劃分階段的話。

《旺達幻視》《鷹眼》,是第一階段。

這一階段全都是在前面電影中已經出場過的角色為主,和電影的聯動性較強,其中以奇幻設定製造懸念的《旺達幻視》《洛基》取得口碑爆發,沒有魔法的《獵鷹與冬兵》《鷹眼》則是反響平平,另外一部動畫暫且不談。

《月光騎士》開啟的第二階段,則是以全新角色為主。

看看後面的《驚奇女士》、《鋼鐵之心》,可能都會沒那麼多老角色的戲份;

《女浩克》看起來和《鷹眼》一樣,是老角色輔助新角色,不過片名卻似乎在透露,綠巨人的戲份不會有鷹眼那麼多。

不只是角色側重方面的變化,內容上贏取口碑的方式也不同了。

你以為漫威劇只會用奇幻設定來創造懸念;

緋紅女巫在演電視劇是怎麼回事?

時間管理局是怎麼回事?

一回到按部就班的敘事就平庸了起來。

《月光騎士》這回證明了漫威拍劇的實力。

不只是風格上完全拋棄了以往輕鬆愉悅的作派,整部劇是十分之標準的懸疑驚悚類型,而且劇情上縝密的逐步推進;

完全沒有了老角色和其他作品的聯動,《月光騎士》就只能拼質量;

如果不能過關,那就連漫威迷的基本觀眾群也丟掉了。

所以漫威這次對品質要求是下足了功夫。

第一集採用了留白的方式,特地先略去月光騎士戰鬥的場景,達到一種一睜眼一閉眼,就秒殺全場的震撼感。

即便粉絲向觀眾都知道,這是男主角精神分裂,男主角變身大殺四方了,沒啥懸念,敘事上也十分之驚艷。

這就是新角色的好處了。

獵鷹或者鷹眼就很難玩出這樣的花樣。

第二集正式展開主線劇情,通過「麥高芬」聖甲蟲這一道具,牽扯出埃及月亮之神的主線,男主和反派各自的過去,都是觀眾需要探索的懸念。

奧斯卡·伊薩克和伊桑·霍克兩位實力派真的給《月光騎士》大大加分了。

一身文藝氣質的伊桑·霍克,演起反派來有一種獨特的味道,這麼帥的反派真不捨得他最後掛掉了。

近年來資源爆表,又演《星球大戰》系列又演《沙丘》的奧斯卡·伊薩克,真拿到一個極富表現空間的角色。

其實光一個馬克·斯拜克特的掙扎就不那麼好演了;

還要來一個史蒂文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說話方式;

加上漫威一貫強項的角色塑造,兩集時間就帶出了一個有趣又複雜的人物。

不用考慮他和其他超級英雄有什麼互動,只需要專注於人物本身,這種感覺對於漫威來說,真的久違了。

《月光騎士》只有短短的6集。

如果後面每一集都能保持足夠的信息量,緊湊而穩健的節奏,評分穩在8.5分以上問題不大。

當然作為超級英雄題材,反派別突然犯蠢或者莫名其妙被秒殺,最好還是能避免就避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20fa76d9d5610ca01ac3c0c3326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