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世界上最穩定的圖形
在我們身體上
也存在多個三角形
這些三角區,
是臟器、血管、神經、穴位等的集合地
也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區
尤其是接下來提到的這4個三角區
看懂了他們的變化
關鍵時候能救命
頸部三角區有腫塊
可能發生癌種或腫瘤轉移
頸部三角區包括 脖子和鎖骨上沿凹陷區域,一旦摸到 硬塊、腫塊,就意味著這個區域可能發生了癌腫,或是其它腫瘤出現了轉移。
在頸部三角區的不同位置發現 腫塊,可能預示這4種癌症的發生。
1
右鎖骨上窩凹陷處:肺癌轉移或炎症
根據臨床數據顯示, 肺癌發生轉移以右側鎖骨上窩多見。
因為,肺癌在發展的過程中,癌細胞會沿著淋巴管到達頸部淋巴結,引起右側鎖骨上窩及右側頸部淋巴腫大。
主要表現是 摸到較硬、無痛、不宜推動的腫塊。
2
左鎖骨上窩凹陷處:腹腔內部、消化道癌變
這個區域摸到腫塊,可能預示 食管癌或胃癌,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建議去醫院做胃鏡排查風險。
3
雙側頸部:甲狀腺腫瘤
頸部腫塊,既可能是雙側腫大,也可能是單側腫大。一般來說,哪一側有腫塊,就可能提示哪一側有甲狀腺病變。
甲狀腺腫瘤 高發於女性群體,但其種類較多,包括:如甲狀腺腺瘤(良性)、甲狀腺癌(惡性)、結節性甲狀腺腫。
如果發現脖子腫大時,建議去醫院做一個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彩超。
4
頸前區發現腫塊:可能預示淋巴癌
淋巴癌難察覺,發病率快,十分兇險。淋巴遍布全身,任何存在淋巴的地都有癌變的可能。
而頸部又是淋巴非常豐富的區域,所以頸部是淋巴腫塊突出表現的部位。如果腫塊離喉嚨比較近,或是長得比較大,就容易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的症狀。
人體頸部淋巴示意圖
面部三角區
不要擠,怕感染
鼻子兩邊和口腔組成的三角形,被稱為「面部三角區」,這個區域因為 缺少靜脈瓣的原因 ,所以血液可以在這裡雙向流通,甚至 產生回流現象。
如果擠這個區域的痘痘,發生細菌流向大腦,就可能產生腦部感染,如大腦炎、大腦膿腫、腦膜炎等,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擠痘痘以外,還有這幾個動作也非常危險,要注意:
1
劇烈擤鼻涕
鼻涕裡面有很多細菌,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劇烈擤鼻涕的時候,鼻腔內壓力增加,容易導致鼻腔內膜破裂,金色葡萄球菌就可能進入傷口,引發危害。
擤鼻涕的時候,用氣體帶出異物,輕輕擦拭即可。
2
挖鼻孔
挖鼻孔這個動作也很有可能摳破鼻腔黏膜,加之手上的細菌很多,也有可能帶到血管里引發感染。
3
舔嘴角的皰疹、水泡
1毫升唾液大概有10的7次方個細菌(所以說唾液能消毒壓根就是歪理啊),舔皰疹和水泡的時候,細菌很容易通過破口進入體內。
腹部三角區
警惕腹壓高發生器官位移
腹部三角區:是位於肋骨下沿、胃上方的三角形區域。
這個區域內如果腹壓過高,容易發生器官位移,多發於 40-50歲、70歲及以上腹部脂肪過多人群。
腹壓過高的3個表現
1、血壓增高:進餐後血液會集中在消化系統,此時,心臟以為大血管供血不足,從而會增加血管的壓力,來保證組織器官的血氧供應,導致血壓增高,也會造成腹壓過高。
2、反酸燒心:腹壓過高會造成胃上移出現反酸燒心的症狀。
3、心慌胸悶:如果持續心慌胸悶超過6小時,就可能預示腹壓過高,胃上移。
日常可以 多吃粗糧,促進腸道蠕動以降低血管壓力,緩解腹壓過高、氣管移位的症狀。
膀胱三角區:怕憋尿
在膀胱內面,有一個呈三角形的區域,位於 左、右輸尿管口和尿道內口之間。
膀胱三角處的黏膜只是一層極薄的組織,而黏膜下組織又缺少豐富的血管。因此, 血液供應不夠充分,自保能力也比較差,很多病變也發生在此,如:膀胱炎、膀胱結核、膀胱癌等。
而最容易直接刺激膀胱、引起疾病的就是「尿液」。如果習慣憋尿,尿液長時間儲存在膀胱內,其中所含的多種代謝有害物就容易對黏膜造成刺激, 形成炎症甚至一步步發展成腫瘤。
建議大家平時多喝水, 每天至少喝1000~2000毫升,並注意規律性地排空膀胱,避免細菌增生。
編輯 | 慢慢
來源 | 綜合我是大醫生官微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騰訊視頻截圖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