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余蓉 通訊員 唐亞慧)12月9日7時39分,由湖南科技大學與天儀研究院聯合研製的天儀33衛星搭載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截至目前,衛星狀態良好,已正式進入測試階段。
湖南科技大學9日下午召開衛星發射宣發儀式,正式命名該衛星為「湖科大一號」。
「湖科大一號」衛星運行在距離地球46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星上主載荷包括光學遙感載荷、自主診斷智能載荷,是一顆用於應急災害和地理環境觀測的遙感科學實驗星,主要用於遙感影像實時獲取、星上智能處理等技術在軌測試,衛星數據同時可用於湖南科技大學相關學科開展科學研究使用。
「湖科大一號」衛星平台還將在軌驗證新型熱控技術,為湖南科技大學在熱控材料和器件領域的持續深入研究提供助力,也為後續相關科研成果落地提供在軌實證支撐。同時,衛星還將支撐湖南科技大學開展軟體加密技術在軌驗證,持續測試該項技術的加密性能和可靠性、魯棒性。
「深海、深地、深空都是科技競爭的制高點。繼『海牛』深海探海之後,這是學校瞄準空天信息領域的一次全新探索,是學校邁向深空探測的戰略布局。」學校黨委書記唐亞陽介紹,「湖科大一號」升空,標誌著「湖科大星座」正式全面啟動,預計2025年底,學校將完成「湖科大星座」和空天信息創新中心(地面應用系統)的整個布局並投入使用。
湖南科技大學將在「湖科大星座」基礎之上,打造「衛星測運控—遙感數據處理—空天信息服務—航天科教」為一體的創新平台,面向湖南省國土資源調查和地質災害應急預警等業務應用,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成為驅動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和學校科技創新的增長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1df23265f30969e32da31785e67c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