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努力跟漲工資沒啥關係

2023-09-14     筆記俠

原標題:醒醒吧,努力跟漲工資沒啥關係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金木研

第 7693 篇深度好文:6352字 | 13 分鐘閱讀

內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責編| 金木研

第 7693 篇深度好文:6352字 | 13 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這兩天,某帶貨主播翻車了,一番言論「精準」擊中了我們的痛點。消費者覺得東西貴,這位主播反而讓她「找找自己原因,這麼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如此說話,真讓人反感。說你東西貴,你怪我工作不努力?怪我沒漲工資?工資高的人買東西就不看價格嗎?這都什麼邏輯?

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買個東西還得被「教育」。太難了。不過話說回來,「漲工資」確實是我們很關心的事。那麼,工資是什麼?該如何去漲呢?

一直以來,漲工資都是職場的熱門話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越來越高,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並且,當下的年輕人壓力真的很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這位主播一樣,年收入18億。照顧父母、房貸車貸、育兒養老……疊加未來預期的不明顯,我們太需要錢了。

但問題來了,努力跟漲工資有關係嗎?

先說結論:沒有,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這時候,有人可能會說:「對啊,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好,再努力可能也不會漲工資。」

不好意思,真相是:即使拋開經濟下行、環境不好、行業下滑等等所有客觀因素,努力跟漲工資還是沒有一丁點關係。為什麼?

因為你的工資,不是發給「你」的。同樣,漲工資也不是漲給你本人的。

一、工資是給職位的,不是給你的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現象?

同一批進公司的,有人1年就能升職加薪,有人3年依然原地不動。這是為什麼?

很多人會猜測,那個人喜歡拍老闆馬屁,那個人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那個人是領導的「狗腿子」。等等。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他就是靠「不正當手段」上去的。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不行,就只好把別人的成就歸因於「不正當手段」,這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安慰:我能力強,工作成績好,只是因為人品正直,不屑於使用手段。

你看,這些話會讓人的心裡很舒服,既貶低了別人,又吹捧了自己。就這樣,放下現實世界的心理負擔,為自己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夢」,沉浸在裡面。

但很遺憾,錯了。

在一家公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資。但很多人卻是月月領薪卻不懂薪,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是這麼些錢?

天天大喊漲工資,都不知道漲在哪裡。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如何實現目標呢?

工資,是什麼?

按照發放時間段不同,工資通常分為年薪、月薪、周薪、日薪。最為常見的是月薪,在每個月的固定某一天打到了你的銀行卡上。

我們通常認為,工資是給自己的定價,衡量這個人值多少錢。但很抱歉,這是錯誤的想法。

工資是發給「事」的。一位名牌大學畢業生和一位普通本科畢業生,同時入職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崗位,工資正常都是一樣的,就算多給一些,也只可能叫「補貼」,而不是工資。做著同樣的事,憑什麼你的工資比我高?

工資是發給職位的定價,由職位的重要性決定。比如銷售副總裁的工資,幾乎一定要比前台高。這跟是否名校畢業,年齡大小,資歷深淺,都沒關係。

因為更高的職位,承擔著更大的責任。承擔責任越大,交付的價值才越高,工資才越高。

二、漲工資,是一種追認

你想想看,老闆為什麼要給你漲工資?

一定是因為他認為你做的事值這個價錢。

舉個例子。你的同事小王去找老闆提漲工資的需求,他先是細數了自己平時干工作多麼認真,加了多少次班,熬了多少個夜。然後又列舉自己現在多麼需要錢,比如車貸房貸、老婆孩子、雙方父母等等。

現在給你一個上帝視角,你認為老闆會給小王漲工資嗎?

大機率不會吧。因為漲工資是小王的需求,不是老闆的需求。老闆憑什麼一定要滿足他的需求?

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漲工資這件事,跟老闆的需求聯結在一起。

換句話說,誰手握決定權,誰的需求就是最重要的。那一般來說,老闆對小王會有哪些需求?

比如,執行更大的項目,承擔更大更重要的工作量,年底個人業績大幅度增長等。

但是老闆怎麼知道這些需求能不能得到滿足呢?

一定是小王在過去的工作過程中,有過成功的先例,證明了自己可以完成更大的任務。

你也發現了吧。漲工資,其實是一種追認。先做出了更高一級工資對應的成果,給了公司確定性,才滿足了漲工資的基本條件。

歸根結底,還是看結果,看價值。你拿到的結果有多好,對公司的價值有多大,你就能拿到多高的工資。

那麼,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提供更大的價值嗎?不一定。

有的人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可能每天都在打遊戲,但給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價值,他對應的工資就高。

有的人技能稀缺,平時都不來公司,但關鍵時刻就得靠他,業務沒他不行。他的工資也會很高。

有的人勤勤懇懇加班加點,但受限於個人能力水平,一直拿不出過硬的成果。公司也無法給他漲工資,因為說服不了其他人。

所以,漲工資跟價值有關係,跟努力沒有關係。努力有可能提升價值,但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

而價值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是後定的。結果先出來了,才能評判價值。供大於需,價值就低。供小於需,價值就高。

價值的外在表現,就是你的崗位價格,就是工資。

三、漲工資,3層含義

從老闆角度看,漲工資有3層意思。價值兌現,價值交換,作為管理抓手。

1.價值兌現

所謂價值兌現,就是過去超額的那一部分價值,以漲工資的方式兌現給你。

舉個例子。你在某公司待了有兩年時間了,這兩年你成長很快,工作能力越來越強,甚至承擔了一些超出崗位本身職責的工作,也拿到了比較好的成果。

甚至可以說,以你現在的工作狀態、能力、成績,完全能頂得上這個崗位上正常的兩個人。

但你過去一段時間,干工作全憑自驅力,並不是「拿一分錢干一分事」,干出了很多超出本身「崗位價格」的事。

這些成果,你的老闆看在眼裡,在年終表彰大會上,提出給你漲20%的工資。

這就是價值兌現。把你本來應得,卻還沒有得到的價格,給到你。

對於公司來說,是否做到價值兌現,直接影響著人員流動率。

正常的人員流動率在10%-15%。公司需要淘汰一部分人,比如能力不行、價值觀不合、協作意識差等等,也會不斷引入新鮮血液。

但能留下來的,都是與本公司各方面比較契合,也能拿出成果的人。這一部分人中,總會有一些人在原有價格之上,拿到了更高價值的成果。也就是,好員工,優秀員工。

好員工努力創造超額價值,本身可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但如果老闆把這看作「為愛發電」,不去價值兌現,那就很容易讓人寒心。

價值兌現,是一家公司穩定團隊人心、激發員工潛力、不斷創造佳績的好辦法。

2.價值交換

所謂價值交換,就是你提供高工資應有的價值給公司,公司給你匹配相應的工資水平。

舉個例子。你在某家公司乾了好幾年,工作成績較好,成長也不慢。今年行業突然爆發,你這個崗位是關鍵崗位,水漲船高,本崗位在人才市場上的薪資水平翻了一番。

老闆為了留住你,把你的工資漲到了正常人才市場上的工資水平。

這就是價值交換。用你這個職位價值應有的價格,去匹配你。

3.作為管理抓手

把漲工資作為管理抓手,如何理解?

舉個例子。在年終表彰大會上,老闆宣布給你漲工資,但這不是他想要表達的重點。

他一定會先告訴所有人,在過去一年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對公司產生了很大的價值。而後還會鼓勵在場所有人努力工作、拿出成果,「公司不會虧待任何人」。

對老闆來說,給你漲工資不一定是他最重要的目的。

如果能夠以這樣一種方式,激發了團隊的奮鬥精神,那就比給你一個人做價值兌現的效果要好得多。畢竟,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

也就是說,漲工資也是管理手段之一。

價值兌現、價值交換、作為管理抓手,三者的核心都是價值。

四、你創造的每一分價值,

都是一個軍功章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不是在為公司工作,是在為自己工作。努力幹活,干出成績,對你成長有好處。

你一聽,可能就會想:這人真壞,又來PUA我,剝削我。

很多人認為,創業才是給自己干,打工都是給別人干。

這種說法不能說全錯,但起碼也不是對的。因為人的時間成本,是最高的成本。

時間,是每個人最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再過5年,你就是要漲上5歲,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在這5年中,你渾水摸魚也好,你兢兢業業也好,都是個人選擇。但你想過沒有,比起收穫滿滿的5年,虛度年華的5年一定是更讓人後悔難過的吧?

無論你身處一家怎樣的公司,時間都是你在這家公司身上最昂貴的投資。

如果你只是簡單拿錢辦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時間依然會過去,但你的勞動價值並不會增多。

如果你能把每份工作做到最好,做出成績,做出案例,時間雖然過去了,但你的勞動價值會快速增加。

因為你解決的所有問題,積累的所有案例,都會變成你履歷上的亮點,是你未來能做很多事情的證明。

你創造的每一分價值,都是一個軍功章。

1.承擔責任

責任,不是領導交代一個你去完成一個。這叫有執行力,不叫擔責任。

真正的責任,是對那些「沒有想到的事情」負責。

比如,領導安排你一項任務,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你沒有一一向領導彙報要解決辦法,而是積極主動把這些問題解決了。甚至,通過一些計劃之外的路徑,取得了超出預期的結果。

這就是負責任的體現。不再是簡單執行,而是圍繞著終極目標,主動想辦法達成更好的結果。

能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2.不要抱怨

很多人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喜歡抱怨。但公司請你來,不是為了抱怨現狀的,是來解決問題的。一個總是抱怨的人,別人憑什麼會認為他有價值?

抱怨,不僅容易引起上級和同事對你的反感,也會降低你的思考力、執行力,會腐蝕你的價值。

3.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幹活,真的,這不是壓榨。大部分情況下,職場的壁壘就是經驗壁壘,經驗越多,你的價值越高,可替代性就越小。

乾得越多,接觸的人越多,經驗就越豐富,掌握的資源就越多,在公司里作用就越大,價值就越大,地位就越穩固。

少干點,看似舒服了一會兒,月工資也沒有少拿。但存在感漸漸就變弱了。

存在感越強,你就越重要。沒什麼存在感的人,別說漲工資了,往往都是裁員的第一選擇。

4.掌握工作技巧

工作技巧,往往是一些細節的東西,但對你的「價值」有著很深的影響。

接受工作,詢問目標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做不到位,往往不是執行力的問題,而是理解力的問題。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領導需要的是A,但下屬卻做了B的情況。

你的「我以為」,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稱,導致將事情辦砸。因此,當你接受領導的工作時,一定要和領導確認清楚。

比如,詢問領導:「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做?標準是什麼?」再跟領導複述一遍,然後問他:「我理解得對嗎?」

當拉齊認知後,理解清楚了,就能幹得高效,干出成果。

研究工作,制定計劃

在接受到一個工作目標後,有些人就急不可耐地開始執行,生怕晚點就錯失了機遇。積極的態度值得肯定,但這種工作方法卻有些衝動和盲目。

磨刀不誤砍柴工,做任何工作都應該先計劃。事前進行籌劃、可行性論證和目標步驟拆解分析,看需要溝通、協調、配合的部門人員有哪些……

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有條不紊。好的規劃,永遠是成功執行任務的第一步。

做好計劃後,你還可以找領導確認。因為領導的資源和見識,能讓你的計劃更完善更順利地執行。而且,在領導眼中,你是一個做事有規劃和全局觀的人。

畢竟,沒有規劃的工作叫拼圖,有規劃的工作才叫藍圖。

請示工作,帶上方案

很多人請示工作時,總是這麼說:「領導,這個問題我不會處理,你看看怎麼辦。」

這句話的背後,還藏著大量的潛台詞:我不會做件事,我也不願做這件事,更不可能為做到這件事找方法。

如果是這樣,等於是你把責任丟給了領導,讓他去找解決方案。在領導那裡,這不僅不加分,還會減分。

所以在請示之前,你一定要站在實際角度認真思考一下這些難題,通過大量的數據來找到問題背後的本質,並且得出結論,形成決策意見,並給出一到兩種解決方案供領導參考。

你不是領導者,沒有決策權,但你是執行者,具有強大的建議權。會做工作的人,懂得給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做問答題。

當然,如果你自己實在解決不了,你也可以向自己的領導表現自己的思考過程,領導最喜歡的就是會思考的下屬。

執行工作,全力以赴

所謂的能力問題,80%都是態度問題。很多時候,一個人的能力往往是由態度決定的。你如何看待這份工作,也決定了你能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

領導最討厭的,就是只承諾,但無法執行到位的「偽靠譜」的人。

所以,一旦承諾,就要想辦法兌現,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去完成它。

當你全力以赴,為達到目標不停想方法,大機率能拿到結果。

你非常努力地去做了,即使最後把事情辦砸了,領導也不會怪你。因為你已經做到了能力範圍內的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這時候,你的領導會釋懷結果。

彙報工作,突出重點

很多人不會彙報,領導聽了半天,依舊雲里霧裡,也就不願意聽了。

彙報時,首先要說結果。一切沒有結果的工作彙報,都是浪費時間。

其次,注重彙報的方式,應該採取進度條彙報方式。比如是否完成了目標進度,如果完成了目標,那麼是做了哪些動作。

如果沒有完成,原因是什麼。在接下來,有沒有調整方向的計劃,是否需要他人給予你幫助。

另外,如果是很小的事情,你將事情完成後,再進行彙報,直接說結果就好了。

很多人總是事無巨細的彙報,看似凸顯出了你的細心,其實還透露給別人另一個信息:你分不清主次。

分享工作,細說流程

如果某項工作你做得很漂亮,成了團隊榜樣,領導安排你給別人做分享,推廣經驗。這個時候,你就得重點談工作流程了。

工作結果輕描淡寫即可,只要稍微談得多一點,立馬就會給人吹噓賣弄的感覺。要知道,別人花專門的時間來聽你講,目的是要學習取經,而不是聽你大談成績。

你的工作結果他們一點都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你究竟做了哪些流程控制,最終才會把工作完成得這麼出色。

在分享工作時,要多談細節。不但要說清楚做得好的方面,也要說清楚做得不好的方面,既有成功也有失誤,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這樣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分享。

復盤工作,注重過程

復盤工作,一定要說過程。為什麼?

因為之所以要你復盤,本質上是為了沉澱經驗,避免漫無目的、機械的練習,擺脫低水平重複。

當你做得好的時候,復盤不僅有助於自己成長,也有助於提煉出自己的經驗,賦能給團隊,幫助大家成長。

因此,一定要細緻說過程。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地方做得好?是因為做了什麼,才拿到這樣的好結果?

詳細說過程,說關鍵的動作,才有助於提煉。

還要談談感受和心得,比如是如何搞定客戶的,是如何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如何鍥而不捨,當時有著怎樣的心態。

乾得不好的時候,也要細說過程。本質上是為了吸取教訓,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沒有拿到結果?過程中出了哪些差錯?具體有哪些原因?

通過復盤,認識到哪做得不好的地方,從而糾正它,消除變量,提高下次成功的機率。

總之,就是7個步驟:接受工作,詢問目標;研究工作,制定計劃;請示工作,帶上方案;執行工作,全力以赴;彙報工作,突出重點;分享工作,細說流程;復盤工作,注重過程。

做好這些事,就能讓自己的工作形成閉環、體系,更能表現和提升你的價值。

五、價值是前提,策略是路徑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交易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但價值與價格不一定對等,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

你想得到哪個層次的價格,就要先提供那個層次的價值。

職場人想要漲工資,得提供更大的價值。創業者想要成事,何嘗不是如此?

價值是前提,策略是路徑。

首先,是你自己要有價值。

沒有價值的人,學再多溝通方法都沒用。

當你有價值時,你再帶著自己的價值走到別人面前,說:「這是我能提供給你的。請問,我可以和你換到這個嗎?」

對方就能對你產生興趣,有了跟你坐下來聊的可能。

其次,是掌握策略。

策略,包括營銷策略、談判策略、溝通策略等等。這是一種框架,能高效傳達自己的意願,引誘對方接受你的想法。

但說服別人的最好技巧,是讓他獲益。

想讓老闆漲工資,就要讓他覺得,你提供的價值超過了原本的工資。想讓用戶接受你的產品,就要讓他覺得,東西這麼好,花這點錢太值了。

當你想要獲得什麼東西的時候,先問自己:我能不能提供對應的價值?

提供價值,是一切交易的起點。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3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053d394a7053c09fff003ddae4dc2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