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名聲可以說是非常之大的,畢竟他在我國可以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其忠義勇猛的形象,關羽在後來還被世人奉為了武聖,深受人們的愛戴。而如今基本上在香堂或者家族祠堂中,人們都能夠見到關公的塑像,由此可見他在我國的地位的確非同一般。
不過見到過關公像的人們可能都會有這麼一個發現,那就是幾乎所有的關公塑像,他都是半眯著眼的,呈現出了一副獨有的紅臉丹鳳眼的形象。而對於這種現象,民間還有著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觀音閉眼不救世,關公睜眼必殺人」。這個說法在我國民間流傳已久,那麼為何說「關公不睜眼,睜眼必殺人」呢?紋身界給出真正答案!
以三國演義來說,關羽第一次在人們面前展現出強大的武力,那便是溫酒斬華雄。當時袁紹召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然而在董卓麾下猛將華雄前來挑戰的時候,盟軍的前幾個回合都以慘敗告終,這也是盟軍遭受到的第一次挑戰。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都被袁紹瞧不上的關羽挺身而出,他立下軍令狀便去迎戰華雄。當時曹操為了給他壯威還特意叫來溫酒,但關羽卻予以拒絕,並表示斬殺華雄後再飲。而結果我們也都知道,曹操的壯威酒尤有餘溫的時候,關羽便凱旋而歸,而且他也只有在飲酒的時候才將眼睛睜開,隨後便又半眯著眼站到劉備身後。
也正是從溫酒斬華雄開始,關羽一直都保持著半眯著眼的面態,只有在上陣迎敵的時候,他才會將眼睛全部睜開。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關公才得到了「睜眼必殺人」的說法,而在民間傳說將其神化以後,這便更加成為了他的特別之處了。
而在紋身藝術傳入我國以後,關公作為武聖,一些硬漢也非常喜歡將他紋在身上。而在經過我國的紋身業漫長的發展後,關公文身也演化出了多種版本,不過每一種版本的紋法都非常複雜,所以一般只有很強悍的漢子,才能有足夠的忍耐力全部紋下來。因此對於紋身界的人來說,能夠紋完關公,自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這也映襯了那個關公睜眼必殺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