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環保+綠色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新焦點

2023-08-16     普華有策

原標題:「低碳環保+綠色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新焦點

「低碳環保+綠色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新焦點

1、智慧城市的行業概況

隨著城鎮化的穩步發展,城鎮人口激增的過程中積累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看病難、應急緩慢等一系列「大城市病」,城市發展與人口、環境、資源的矛盾不斷突出。如何解決城市發展的突出矛盾,實現有限資源的合理分配,並不斷深化城市功能以提高利用效率成為城市管理者面臨的重大難題。智慧城市源於IBM公司2008年11月提出的「智慧地球」,後在全球範圍內逐漸傳播、擴充和演變。一般來說,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各行各業,基於知識社會下一代創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級形態,實現信息化、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度融合,有助於緩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鎮化質量,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並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2、智慧城市發展歷程

(1)全球智慧城市發展階段

20世紀末期以來,全球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規模的擴張加大了政府城市規劃以及管理的難度。在此背景下,不同國家或地區先後開始規劃了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在全球經歷了三個階段。

(2)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階段

從2008年開始,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探索經歷了智慧城市探索期、智慧城市調整期、智慧城市突破期、智慧城市融合期等幾個階段。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非常廣泛,但核心主線是利用「新IT」提升城市服務質量。

3、行業競爭格局

智慧城市信息系統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細分市場眾多,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容量龐大,但行業需求層次分明。智慧城市建設充分利用了原有城市信息化建設成果,並與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等進行融合,涉及到大量的系統集成,因此智慧城市建設給系統集成產業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巨大市場。目前信息系統集成定製化、智能化程度要求高,要求企業為客戶提供智慧城市行業綜合解決方案,因此參與者均為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信息系統集成廠商,這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各個細分領域發揮自身優勢,具有不同的特點,均不具備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隨著行業整合要求以及區域化合作發展,行業內部分公司已逐漸向綜合型公司發展,行業內各家公司均在保持原有核心競爭優勢基礎上,積極拓展在智慧城市相關領域布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面對當下不斷增長的行業規模及不斷深化的行業需求,行業大額訂單比例正在不斷增加,而行業中的頭部公司依靠較強的綜合服務能力在獲取訂單方面優勢明顯,將充分受益;行業內的頭部公司多為上市公司,能夠藉助資本市場通過併購擴大市場份額及豐富自身產品線,因此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突破創新走差異化競爭路線,搶占市場份額,樹立行業地位。

4、行業發展趨勢

(1)低碳概念成為發展的新方向

低碳智慧城市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智慧城市的延伸概念,著重突出數字化和綠色化「數綠協同」,全方位賦能城市生產、生活、治理,實現智慧城市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雙碳戰略促使城市生產生活空間綠色發展,低碳智慧城市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方向,產業發展空間廣闊。一方面,利用「綠色動力+數字動力」提升城市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綠色化、數字化水平,主要包括等綠色出行、綠色製造、智慧環保、智慧能源等方面;另一方面,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綠色化升級,同時建設城市綠色能源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綠色建築、綠色數據中心、充電樁、綠色電網等基礎設施。

2020年9月,我國首次向世界宣布了中國的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2021年9月,《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先後印發,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進一步明確我國實現達峰總體目標的重大舉措及實施路徑,城市是「雙碳」目標實現的最大應用場景,加快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低碳智慧城市,促進城市生產生活空間綠色發展已然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方向。

(2)新興技術與智慧城市不斷融合

智慧城市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解決、響應城市運行中的各類問題,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智慧城市是一個在不斷發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信息技術、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持續完善。未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新興技術手段將得到廣泛運用並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普及與深化。2018年首次提出新型基礎設施,2020年進一步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投資規模巨大,隨著新型基礎設施的普及,有利於全面釋放數據紅利,將助推智慧城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3)從「建設智慧城市」到「運營智慧城市」

經過多年的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建設過程中也暴露出了「重硬體輕軟體、重建設輕運營」的問題。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未來智慧城市項目將更加強調項目的持續性運營能力,智慧城市的各子系統產生的大量與政府、企業、居民息息相關的數據資源,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運營的重點。智慧城市作為複雜的系統工程,運營管理將以「政府監督、企業主導、生態參與」為運營理念,借鑑網際網路運營思路,以技術為工具,完成綜合需求與專業供給的有效對接,提升用戶體驗和價值實現。

(4)定製化程度日益提高

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城市發展理念已經從技術為先向「以人為本」逐漸轉變。在現有體系化、固定化的服務模式下,伴隨智慧城市建設搜集整合數據資源、服務資源能力轉化為實體的服務,各領域服務之間延伸發展出互相結合的新服務,例如定製航班服務、遠程教育服務等。從個人定製服務的技術支撐環境與市場環境來看,目前可穿戴設備已經從智能腕錶延伸到醫療、娛樂、安全、財務等眾多領域,以數據為支撐的「私人定製服務」時代將全面開啟。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智慧城市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fc9a2a52546c175bded2005ebd992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