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
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是哪座城市?
中國第49處世界遺產是哪個?
作為是中國通往東協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廣西崇左堪稱是廣西邊境線陸路最長的地級市,設有國家一類口岸5個、二類口岸2個、邊民互市點14個,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是中越兩廊一圈和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
這是一個物資豐饒、風光秀麗的城市,擁有中國最大的甘蔗種植、蔗糖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的糖都和錳都。
同時,氣勢磅礴的跨國大瀑布德天瀑布、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岩畫、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等也均在其境內。
2016年9月,崇左市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在這座美麗的森林城市中,神秘古老的花山岩畫至今令我難忘,這是我國的第49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第一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岩畫類遺產。
比起岩石鑿刻,繪畫顯得更為原始、古老,是在文字記載出現之前最為珍貴的「歷史文獻」。岩畫涉及原始人類的經濟、社會、宗教等多方面,同時也是一幅幅極富美感的藝術作品。
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花山岩畫繪製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為壯族祖先駱越人所畫,是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單體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岩畫。
這些岩畫集中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兩岸的崖壁上, 面積多達6621公頃的遺產區,分別分布在寧明縣(第一遺產區),龍州縣(第二遺產區),江州區和扶綏縣(第三遺產區)。
由於岩畫是繪製在江河流域的岩壁之上,遊客需先坐船,才能登岸參觀(可拍照、無人機禁飛)。
岩畫繪製內容有人物、動物、環首刀、銅鼓以及各類圓形、器物形象,整體畫風抽象,富有想像力。
有的人物造型十分奇特,且反覆出現,雙腳下蹲,呈八字張開,雙手向上托舉,腰間配有環首刀,線條粗獷有力,形象古樸。
不少遊客在看到這樣的人物時,不禁好奇他們究竟是在托舉什麼?在幹什麼?造型看著像蛙泳。
經文物專家研究,這些繪畫是壯族先民駱越人群體祭祀遺留下來的遺蹟,展現出他們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
同時,繪畫中的銅鼓形象及相關元素可見證了壯族銅鼓文化的深厚與燦爛,銅鼓是中國南方特有的一種青銅器,崇左作為駱越文化的發源地,銅鼓的歷史源遠流長,象徵著權力和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重器。
岩畫中的銅鼓形象出現了300多個,其數量僅次於人物,造型有無紋飾、有日體、無芒、無暈圈等。這些不同形象的銅鼓遞給了後世一個重要的信息,則是壯族祖先駱越人對太陽的崇拜。
此處延伸一下內容(突然想起遊覽德天瀑布時,在當地遇見許多青蛙、太陽、原始人物等圖騰,當時對「青蛙」百思不解),在實物銅鼓之上會有青蛙的鑄造形象,這源於壯族人對青蛙的崇拜。
一是壯族神話中,青蛙是人與雷神之間的媒介。人們通過銅鼓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農業豐收。
二是青蛙的生殖能力極強,產子多,壯族祖先認為崇拜青蛙(作為生殖和圖騰崇拜的標誌),會給部族帶來人丁興旺。
因此,有學者認為岩畫上的「蛙泳」人物與青蛙形式頗為相似,具體含義已無法得知,但青蛙的特殊地位在壯族的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價值。
這些神秘、古老的繪畫圖騰就像一本沒有被破解的天書,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遊客,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都嘆為觀止,也困惑不已。
除了不知道岩畫內容的具體表現,也不知道古人為何冒險在這陡峭岩壁上繪畫、不知道這繪畫顏料的來源是什麼等諸如此類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
許多遊客一邊聽導演講解,一邊發揮想像,紛紛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
面對眾說紛紜,沉默了2000多年的花山岩畫依舊以它沉穩的氣勢散發著迷人的氣息,它與依存的山體、河流、台地共同了構成了壯麗的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崇左旅遊(強烈推薦自駕游,整個崇左風光太美了,一路如畫),千萬不要錯過花山岩畫。它的壯觀、神秘、古老、藝術、文化……一定會令你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