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2030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可達1.2萬億元。
馬雲殺入預製菜賽道
11月24日,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股99.9%的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旗下,新增了一家主營為預製菜的公司。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11月22日,杭州馬家廚房食品有限公司(簡稱「馬家廚房」)成立,法定代表人為PAU JASON JOHN,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含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貨物進出口、食用農產品批發、日用品批發、酒店管理、技術服務等。馬家廚房由杭州大井頭貳拾貳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簡稱「大井頭」)全資持股。
受上述消息影響,A股預製菜概念板塊應聲一路走高。截至今日收盤,預製菜指數放量大漲,漲幅1.73%,創近三個月來新高。其中,惠發食品、大東方、中央商場漲停。
上市公司紛紛押寶「預製菜」
近年來,政策對預製菜發展也給到相應的支持。《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及,要「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挖掘預製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製菜基地建設」。
我國預製菜市場發展迅速,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顯示,國內預製菜滲透率已達10%至15%,預計2030年將增至15%至20%,市場規模可達1.2萬億元。
信達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約4196億元,約80%來自B端,隨著C端消費習慣變革,預製菜市場容量廣闊。而從世界範圍看,2021年預製菜在日、美兩國滲透率超過60%,而中國只有10%-15%。整體來看,中國預製菜市場增長潛力較大。其中,面米、蔬菜類將占據近五成分額,而肉禽類和水產類增速更高。
2023年,A股大消費上市公司中押寶「預製菜」新賽道的情況——
涪陵榨菜:公司將堅守主業,向「榨菜+」、榨菜親緣品類、川式復合調料和川渝預製菜四個方向發展,目前川渝預製菜方向處於研發調試與市場調研階段,未來將緊跟市場情況及戰略推進進度布局規劃。
三全食品:公司基於原有的冷鏈物流渠道優勢、生產工藝設備優勢,結合對預製菜產業的認知,最終確定了預製食材的發展方向。新布局的預製菜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占比不斷提升。
龍大美食:以預製菜為核心的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兩翼支撐,並明確重點發展預製菜業務。
國聯水產:公司以預製品有精深加工類、初加工類、全球海產精選類。是行業內較早進入預製菜品產業領域的生產企業之一。
大湖股份:公司大力發展冰鮮冷凍水產,研發多種便捷速食預製菜品,目前公司預製菜品銷售收入呈上升態勢,預製菜品主要包括調味小龍蝦、麻辣蝦球、滋味魚頭/魚片、剁椒魚頭、酸菜魚頭、鮮湯魚頭、紅燒甲魚等。
這些概念股滾動市盈率不足20倍
數據寶統計,截至11月24日收盤,A股預製菜概念股有65隻。
從業績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超過110億元的有6股,分別是格力電器、通威股份、雙匯發展、金龍魚、居然之家、安井食品;其中,格力電器以200.92億元,居首。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超100%的有12股,獐子島以833.03%的漲幅位列首位,之後是匯嘉時代、佳禾食品等。
從估值指標來看,截至今日收盤,滾動市盈率不足20倍的有11隻,通威股份5.83倍位於前列,其次是格力電器、廣弘控股、四方科技、雙匯發展等。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周莎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