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趕緊收藏!

2023-09-14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趕緊收藏!

一、河流與等高線地形圖

1、河流與等高線彎曲的關係:河流在山谷中發育,等高線彎曲處指向高值區。

2、河流與地勢高低的關係:河流總是由高處流向低處。

3、河流與等高線疏密的關係:等高線密集,水流速度快,水能豐富;等高線稀疏,水流速度慢,航運條件較好。

二、河流的水系特徵

河流的水系特徵與河流所在的地形地勢地貌關係十分密切。

河流水系特徵主要有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積支流數量及其形態河網密度水系歸屬河道(河谷的寬窄、河床深度、河流彎曲程度)

1、河流流程的長短主要取決與陸地面積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陸地面積較小(如島嶼)或陸地比較破碎(如歐洲西部)則河流較短;山脈距海岸較近(如美洲西岸)則西岸河流較短,如台灣西岸河流較東岸河流長些;而內流河的長度則受水源限制有些較短。

2、影響河流水系特徵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為地形決定著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積、河道狀況和河流水系形態。

3、河流的流向可以與等高線的遞變、地勢高低互相作為判斷依據,還可用於等潛水位線分布圖中,進行河流流向、潛水流向、地下水與地表水互補關係及洪水期與枯水期的判定。

4、高山峽谷地區,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積小;盆地或窪地地區,河流集水區域廣,支流多,流域面積大。山區,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蝕為主,(可能同時地殼在抬升,下切侵蝕更強)河道比較直、深、形成窄谷。地勢起伏小的地區,河流落差小,以側蝕為主,側蝕的強弱主要考慮河岸組成物質的緻密與疏鬆、凹岸與凸岸、還有地轉偏向力,河道比較彎、淺,寬。

5、常見的河流水系形狀有以下6種:

樹枝狀水系:是支流較多,主、支流以及支流與支流間呈銳角相交,排列如樹枝狀的水系。多見於微斜平原或地殼較穩定,岩性比較均一的緩傾斜岩層分布地區。世界上大多數河流水系形狀是樹枝狀的,如中國的長江、珠江和遼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亞馬孫河等。

向心狀水系:發育在盆地或沉陷區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嶺向盆地或構造沉陷區中心彙集的水系,如非洲剛果河的水系,中國四川盆地的水系。

放射狀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區,從高處順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輻射(散)狀分布,例如亞洲的水系特徵。

平行狀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斷層地區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國橫斷山地區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格子狀水系:河流的主流和支流之間呈直線相交,多發育在斷層地帶。

網狀水系:河流在河漫灘和三角洲上常交錯排列猶如網狀,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網狀水系。

三、河流的水文特徵

河流水文特徵河流水位徑流量大小徑流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汛期有無結冰期水能資源蘊藏量河流航運價值

1、水位、徑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

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節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

例如:熱帶雨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河流徑流量大,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很小;熱帶草原氣候、地中海氣候區的河流水位和徑流量時間變化較大分別形成夏汛和冬汛;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區的河流均為夏汛,汛期長短取決與雨季長短(注意溫帶季風氣候區較高緯度地區的河流除雨水補給外,還有春季積雪融水的河流形成春汛,一年有兩個汛期,河流汛期會較長),但是由於夏季風勢力不穩定,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河流水位和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均較大

冰川融水補給和季節性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變化特點決定。

例如: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斷流,我國東北地區的河流在春季由於氣溫回升導致冬季積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徑流量大小還與流域面積大小以及流域內水系情況有關。

2、汛期及長短

外流河汛期出現的時間和長短,直接由流域內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現的時間和長短決定;

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內流河則主要受氣溫高低的影響,汛期出現在氣溫最高的時候。

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河流都有夏汛,東北的河流除有夏汛外,還有春汛;西北河流有夏汛。另外有些河流有凌汛現象。

流域內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我國南方地區河流的汛期長,北方地區比較短。

3、含沙量大小

植被覆蓋情況土質狀況地形降水特徵人類活動決定。

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地勢起伏大,降水強度大的區域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人類活動主要是通過影響地表植被蓋情況而影響河流含沙量大小。

總之,我國南方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小;黃土高原地區河流含沙量較大;東北(除遼河流域外)河流含沙量都較小。

4、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氣溫高低決定,月均溫在0℃以下河流有結冰期,O℃以上無結冰期。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結冰期;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沒有結冰期。有結冰期的河流才可能有凌汛出現。

5、水能蘊藏量

由流域內的河流落差(地形)水量(氣候和流域面積)決定。地形起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越豐富;降水越多、流域面積越大河流水量越大,水能越豐富,因此,河流中上游一般以開發河水能為主。(注意水能開發的條件)

6、河流航運價值

地形水量決定,地形平坦,水量豐富河流航運價值大,因此,河流中下游一般以開發河流航運為主。(同時需考慮河流有無結冰期,水位季節變化大小能否保證四季通航;天然河網密度大小,有無運河溝通,能否四通八達;內河航運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連接情況——聯運;區域經濟狀況對運輸的需求)

四、河流地貌

1、河流流經山區流水侵蝕作用顯著,一般形成峽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層上硬下軟),坡面破碎、溝壑縱橫;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積作用顯著,一般形成山麓沖積扇;山區水土流失,東南丘陵形成「紅色沙漠化」,雲貴高原形成「石漠化」。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2、河流流經平原地區流水沉積作用顯著,形成寬谷和沖積平原。

3、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發育形成河口三角洲。

五、地形對河流水文的影響

地勢決定河流的流向,由高處向低處流。結合地圖方向可確定河流的具體流向。

山脈往往是相鄰兩大流域之間的分水嶺。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根據山脊線可確定河流流域的範圍。

六、氣候對河流水文的影響

多雨型氣候區: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流量隨雨量的變化而變化。降水季節變化大的地區,河流有明顯的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最多的季節出現汛期,有時易出現洪澇災害。

乾旱型氣候區: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流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氣溫最高的夏季,流量最大,出現汛期。

氣溫較低地區:冬季氣溫低於0℃以下,河流出現結冰期。冬季寒冷而漫長的地區,河流冰期較長。

氣溫較高地區:冬季氣溫高於0℃以上,河流沒有結冰期。